人物簡介
【生卒】:1134—1222 【介紹】: 宋越州山陰人,字兼善。孝宗隆興二年進士。歷知漳州,罷計口抑配民鹽,罷溪港津度之榷,減經(jīng)總制錢額外苛取者。寧宗嘉定初為提點江淮等路鑄錢公事,歷吏部郎、大理少卿、秘書少監(jiān),終秘閣修撰。有《山林思古錄》、《群經(jīng)感發(fā)》、《垂軒稿》。全宋詩
俞亨宗(一一三四~一二二二),字兼善,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進士。知宜興縣,遷國子監(jiān)主簿。后知漳州。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為江東轉(zhuǎn)運判官,二年,改福建提刑(《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以秘書少監(jiān)致仕。十五年卒,年八十九。有《垂軒稿》二十卷等,已佚。事見《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五。全宋文·卷五七九九
俞亨宗(一一三四——一二二二),字兼善,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登隆興二年進士第。宰常州宜興,秩滿,干辦諸軍審計司,遷國子監(jiān)、軍器監(jiān)主簿。知漳州,秩滿奉祠歸鄉(xiāng)。嘉定初,起為提點江淮等路鑄錢公事,移江東轉(zhuǎn)運。入為吏部郎,歷大理少卿、秘書少監(jiān)。請老,除直顯謨閣,加秘閣修撰。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九。著有《垂軒稿》二十卷、《宏詞習業(yè)》五卷、《山林思古錄》十卷、《群經(jīng)感發(fā)》十卷。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一六、食貨六四之一一○,《宋史翼》卷二一(俞??作余)。宋登科記考
字兼善。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端蔚强朴浛肌钒矗菏菤q知舉官不用臺諫官,不用樞密院官為試官,以重邊事故。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宿州符離人,字文秀。初居金地,逃歸南宋,寓居漣水十五年。精通醫(yī)道,明大小方脈,于小兒痘疹尤造其妙。曾官和安郎判太醫(yī)局,兼翰林良醫(yī)。漣水官民甚重其術(shù),凡群醫(yī)縮手之癥,延之多愈。救治貧病,全活不可枚舉。有《小兒病源方論》、《小兒痘疹方論》。
人物簡介
【生卒】:1135—1201 【介紹】: 宋衢州龍游人,字處恭。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知烏程縣,歲蠲民間丁絹錢六萬緡。以薦為監(jiān)察御史,累進吏部侍郎。光宗立,歷知贛州、建康府,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與趙汝愚等請?zhí)侍蟠购煟吡幾?,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慶元初,代汝愚為右丞相,尋進左丞相,為韓侂胄所制,抑郁不得志,稱疾求退,歷判潭州、慶元府。全宋詩
余端禮(一一三五~一二○一),字處恭,衢州龍游(今浙江衢縣東北)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歷知湖州烏程縣,孝宗召為監(jiān)察御史,遷大理少卿、太常少卿,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輔表》四)。與趙汝愚共贊寧宗即位,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慶元元年(一一九五),拜右丞相,二年,遷左丞相,尋出判隆興府,改判潭州,移慶元,復為潭帥。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事見《誠齋集》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九八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五八一八
余端禮(一一三五——一二○一),字處恭,衢州龍游(今浙江衢州東)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知湖州烏程縣。孝宗時為監(jiān)察御史,遷大理少卿,轉(zhuǎn)太常少卿。權(quán)兵部侍郎兼太子詹事,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時,授集英殿修撰,知贛州,還為吏部侍郎、權(quán)刑部尚書兼侍講,以煥章閣直學士知建康府。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寧宗立,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嘉泰元年六月卒,年六十七,謚忠肅。見楊萬里《左丞相余公墓銘》(《誠齋集》卷一二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九八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嚴州遂安人,字體仁。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嘗問學于呂祖謙、朱熹之門。孝宗淳熙中知信州,遷廣東提刑,又擢廣東轉(zhuǎn)運使。論廣鹽官鬻之弊,孝宗韙之,除吏部侍郎知靜江府。在任六年,官鬻弊革。已而因蜚語謫袁州。光宗即位,許自便,歸卒。全宋文·卷五四一四
詹儀之,字體仁,嚴州遂安(今浙江淳安西南)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乾道中家居,從張栻、呂祖謙問學。淳熙初知信州,時朱熹、呂祖謙在鵝湖,往復問辯無虛日。二年知靜江府,歷帥廣東,入為起居郎。十年除吏部侍郎,再知靜江府,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兼提舉買馬。十六年,以鹽法事謫袁州。光宗即位,許自便,既歸而卒。著有《奏議》二卷、《淳熙經(jīng)筵日進故事》一卷、《淳熙東宮日納故事》一卷。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三二、六二之二四,《景定嚴州續(xù)志》卷三,《宋史》卷二○三、二○八,《宋元學案》卷七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粵西金石略》卷九。
人物簡介
韓彥質(zhì),延安(今屬陜西)人。世忠第三子(《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七)。高宗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直秘閣(同上書卷一四三)。二十八年,行光祿寺丞(同上書卷一七九)。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知秀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一)。六年,權(quán)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同上書禮二四之九六)。七年,知平江府(《吳郡志》卷一一)。九年,除太府少卿、淮西總領(lǐng)。十年,兼知臨安府。以太中大夫致仕,卒謚敏達(同上書禮五八之九○)。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五八二四
韓彥質(zhì),延安府(治今陜西延安)人,世忠次子。歷官右承務郎、直秘閣、右朝奉郎、直顯謨閣、行光祿寺丞。孝宗時知秀州,權(quán)兩浙運判,歷淮西總領(lǐng)、戶部侍郎、兵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權(quán)工部尚書。以徽猷閣直學士、太中大夫致仕,卒,贈光祿大夫,謚敏達。見《宋會要輯稿》禮二九之九六、禮五八之八九、食貨一八之一二、食貨五六之六二、食貨六八之八五、職官六二之二一、儀制八之二二,《宋史》卷三六四《韓世忠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36—1188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與政,號說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為西安主簿。三十年復中博學宏詞科。歷建康府學教授、秘書省正字。上萬言書論時政,孝宗納之,召除著作佐郎,出知信州、臺州。治政理財頗有建樹,為學多與朱熹相左。后為朱熹劾罷。歸而益肆力于學,著述頗豐。有《六經(jīng)解》、《諸史精義》、《帝王經(jīng)世圖譜》、《九經(jīng)發(fā)題》、《陸宣公奏議解》、《天文詳辨》、《地理詳辨》、《愚書》、《說齋文集》等。全宋詩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與政,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調(diào)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詞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時上書論時政,召除秘書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臺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悅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悅齋文鈔》十卷、補一卷等?!?a target='_blank'>宋元學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傳?!√浦儆言?,以民國永康胡氏夢選樓刊《續(xù)金華叢書》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五九《說齋小集》(簡稱名賢集)。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二卷。全宋文·卷五八五六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與政,號悅齋,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堯封子。紹興二十一年登進士第,為衢州西安縣主簿。三十年再中宏詞科,通判建康府。上萬言書論時政,召試,除秘書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移知臺州。擢江西提刑,為朱熹所劾罷,益致力于經(jīng)史學。十五年卒,年五十三。著有《六經(jīng)解》(殘存)、《諸史精義》、《帝王經(jīng)世圖譜》(存)、《孝經(jīng)解》、《九經(jīng)發(fā)題》(存)、《陸宣公奏議解》、《經(jīng)史難答》、《乾道秘府群書新錄》、《天文詳辯》、《地理詳辯》、《魯軍制九問》(存)、《愚書》(存)、《悅齋文集》等。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三六、選舉一一之三二、選舉一二之一四、選舉二○之二一、選舉三一之二二,《宋元學案》卷六○及周學武《唐仲友年譜》(《臺大研究生》第一期)等。
人物簡介
【生卒】:1137—1203 【介紹】: 宋溫州瑞安人,字君舉,號止齋。以文擅當世,師事鄭伯熊、薛季宣,與張栻、呂祖謙友善。孝宗乾道八年進士。累官通判福州累官至吏部員外郎。輪對極言以愛惜民力為本。光宗紹熙四年以起居舍人兼權(quán)中書舍人。寧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終寶謨閣待制。卒謚文節(jié)。為學自三代、秦漢以下靡不研究。有《詩解詁》、《周禮說》、《春秋后傳》、《建隆編》、《止齋集》等。全宋詩
陳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舉,溫州瑞安(今屬浙江)人。早師事鄭伯熊、薛季宣,為永嘉學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授太學錄。歷通判福州、知桂陽軍。光宗禪位,遷提舉湖南常平茶鹽、轉(zhuǎn)運判官,改提點浙西刑獄,過闕,留為吏部員外郎。紹熙三年(一一九二)遷秘書少監(jiān)兼實錄院檢討官,嘉王府贊讀,起居舍人,四年,兼權(quán)中書舍人,因建言調(diào)和兩宮矛盾不應,自免而歸。寧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尋與韓侂胄不合,出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慶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罷宮觀,杜門韜晦,榜所居室為止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節(jié)。有《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見本集附錄宋樓鑰《陳公神道碑》、蔡幼學《陳公行狀》,《宋史》卷四三四有傳?!£惛盗荚?,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齋本為底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六○一七
陳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舉,號止齋,溫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師薛季宣、鄭伯熊,傳永嘉之學。乾道八年登進士甲科,授泰州教授,特除太學錄。添差通判福州,以言者罷。后五年,起知桂陽軍。光宗立,提舉湖南常平茶鹽,授轉(zhuǎn)運判官,改提點浙西刑獄。過闕,留為吏部員外郎。遷秘書少監(jiān),兼實錄院檢討官、嘉王府贊讀。紹熙三年,擢起居舍人;四年,兼權(quán)中書舍人。時光宗以疾不朝重華宮,傅良抗疏不聽,申省自免而歸。寧宗即位,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講、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以言者論罷。嘉泰二年復官,起知泉州,以疾辭,授集英殿修撰、進寶謨閣待制致仕。明年卒于家,年六十七,謚文節(jié)。著有《詩訓義》、《周禮進說》、《春秋后傳》(存)、《左氏章指》、《歷代兵制》(存)、《皇朝大事記》、《永嘉先生八面鋒》(存)、《止齋論祖》(存)、《止齋文集》(存)等。見蔡幼學《宋故寶謨閣待制贈通議大夫陳公行狀》,樓鑰《宋故寶謨閣待制贈通議大夫陳公神道碑》、葉適《宋故通議大夫?qū)氈冮w待制陳公墓志銘》(并見《止齋先生文集》卷五二附錄),《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和州人,字伯子,號篤素居士。張祁從子。孝宗隆興元年進士。官至參知政事。曾勸韓侂胄弛偽學黨禁,一時遭貶斥者,得漸還故職。全宋詩
張孝伯(一一三七~?),字伯子,號篤素居士(《誠齋集》卷九八《張伯子尚書畫像贊》),和州(今安徽和縣)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寶慶四明志》卷九)。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江寧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為監(jiān)察御史(《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六三),四年,權(quán)刑部侍郎兼實錄院同修撰。五年,權(quán)禮部尚書(《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嘉泰元年(一二○一),知隆興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于湖集序》)。次年,改知鎮(zhèn)江府(《嘉定鎮(zhèn)江志》卷一五)。三年,同知樞密院事,四年,擢參知政事(《宋宰輔編年錄》卷二○),尋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八之六一)。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東平人,字渭師。娶歐陽懋女,以懋待制恩補官。孝宗朝以書狀官從范成大使金,擢正言。淳熙中由兩浙轉(zhuǎn)運副使除工部侍郎、知臨安府。坐殿司招兵事而失于彈壓,謫饒州。有《拙庵雜著》及外集。全宋文·卷五四○八
趙磻老,字渭卿(一作渭師),東平(今山東東平)人,居吳江(今江蘇吳江)。以婦翁歐陽懋恩澤補官。紹興三十年任寶應縣主簿。以書狀官隨范成大使金,擢右正言。乾道八年知楚州,九年,由戶部員外郎除直秘閣知廬州。淳熙二年為兩浙轉(zhuǎn)運副使,三年知臨安府,四年除秘閣修撰,權(quán)工部侍郎,五年罷,饒州居住。有《拙庵詞》一卷(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一、選舉三四之二九、食貨六四之三四、方域一六之三四,《咸淳臨安志》卷四八,《姑蘇志》卷五一。
人物簡介
【生卒】:1138—1192 【介紹】: 宋開封祥符人,徙臺州,字清叔,號醒庵,一作醒齋。孝宗乾道五年進士。歷權(quán)中書舍人、直學士院,論事不避權(quán)貴。累官至太府卿,為金國生辰使,行至揚州而卒。性警敏強記,通曉古今事,多才藝。嘗從邵雍后人傳其《易》學。考辨古物、染翰丹青,皆造其妙。全宋詩
王卿月(一一三八~一一九二),字清叔,號星齋,又號星庵,世居開封,曾祖徙居臺州,遂為臺州(今浙江臨海)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調(diào)溫州樂清尉。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起居舍人,權(quán)中書舍人。四年,知廬州,改湖南轉(zhuǎn)運副使。十五年,為利州路提刑。光宗紹熙三年以吏部尚書為金國生辰使,行次揚州病卒,年五十五。事見《攻愧集》卷一○二《太府卿王公墓志銘》、《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全宋文·卷六一一八
王卿月(一一三八——一一九二),字清叔,號醒庵,臺州(治今浙江臨海)人。博學多藝。乾道五年登進士第,調(diào)樂清縣尉。七年召對稱旨,除宗正寺主簿,遷太府丞、秘書郎、起居郎兼權(quán)中書舍人,直學士院。出知廬州,徙荊湖南路轉(zhuǎn)運副使,歷知靜江、襄陽府。淳熙末為利州路提刑,改知瀘州。紹熙三年假吏部尚書,為金國生辰使,擢太府卿。七月行次揚州,病卒,年五十五。有遺稿三十卷,藏于家。見樓鑰《太府卿王公墓志銘》(《攻愧集》卷一○二),《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宿州人,字仲行,一作仲衡。孝宗乾道五年進士。為右正言,劾佞臣張說,聲聞于遐邇。出知廬州,修葺城守,安集流散,兵民賴之。累官吏部尚書,求去,以端明殿學士知紹興府,尋以言者落職。生性剛勁,居官廉潔,罷官后至賃僧舍以居。全宋詩
王希呂,字仲行,宿州(今屬安徽)人。寓居嘉興(今屬浙江)。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六年,授秘書省正字,除右正言。以劾張說,責授宮觀。淳熙四年(一一七七),知廬州(《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一九),加江西轉(zhuǎn)運副使。五年,中書舍人兼修玉牒官,遷侍講、給事中(同上書職官六之七○)。累遷吏部尚書兼侍讀(同上書選舉一之一九)。九年,出知紹興府。十三年,知平江府(《吳郡志》卷一一)。十四年,由知太平州放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四七)。《宋史》卷三八八有傳。今錄詩十三首。全宋文·卷六一八三
王希呂,字仲行,宿州(今安徽宿州)人,南渡后寓居嘉興府。登乾道五年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除右正言。以劾權(quán)臣張說,責遠小監(jiān)當。起知廬州。淳熙二年除吏部員外郎,尋除起居郎兼中書舍人,復知廬州兼安撫使,加江西轉(zhuǎn)運副使。五年,召為中書舍人、給事中,轉(zhuǎn)兵部尚書,改吏部。八年,出知紹興府,以言者罷職奉祠。后以疾卒于家。嘗預修《四朝國史》,成書三百五十卷,淳熙七年進呈。見《直齋書錄解題》卷四,《咸淳臨安志》卷九二,《嘉泰會稽志》卷二,《南宋制撫年表》卷上,《宋史》卷三八八有傳。
人物簡介
閻蒼舒,字才元,蜀州晉原(今四川崇州)人。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以試吏部尚書使金(《宋史》卷三四《孝宗紀》二)。五年,以右司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官。累遷吏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十六年,知江陵(《水心集》卷九《江陵府修城記》)。有《閻蒼舒集》、《興元志》二十卷,皆不傳(《宋史》卷二○四《藝文志》三)。今錄詩五首。全宋文·卷五○一一
閻蒼舒,字才元,原名安中,字惠夫,蜀州晉原(今四川崇州)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第二名,授夔州府學教授。隆興初除校書郎,繼遷監(jiān)察御史。乾道元年為國子司業(yè),遷中書舍人,旋罷現(xiàn)任,汀州居住。四年,起知遂寧府。淳熙中歷刑部員外郎、左司員外郎,除宗正少卿,擢吏部侍郎,出知興元府。紹熙初知江陵府,以言者論放罷。卒,贈少傅,謚恭惠。見《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九四、職官三之四二、職官四之三一、職官七之三一、職官八之四一、職官六二之二六、職官七一之一一、職官七三之四、選舉八之九、選舉二○之一六、選舉三四之二三,《南宋館閣錄》卷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萬邑西南山石刻記》卷上。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字子肅。孝宗乾道二年進士。歷知青田縣,遷大理丞。江東大旱,擢為提舉常平,講行救荒條目,全活甚多。寧宗慶元二年,累官參知政事,五年拜右丞相,封魯國公。時有人上書乞斬朱熹以絕道學,深甫斥為狂妄。以少傅致仕。卒謚惠正。全宋詩
謝深甫(一一三九~一二○四),字子肅,臺州臨海(今屬浙江)人。景之子。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歷嵊縣尉、昆山丞、知青田縣。召對稱旨,除藉田令,提舉江東常平。光宗即位,為賀金國生辰使。紹熙元年(一一九○),除右正言,遷起居郎兼權(quán)給事中;二年,知臨安府;三年,兼詳定敕令官;四年,兼給事中。寧宗即位,知建康府。召為御史中丞兼侍讀。慶元元年(一一九五),為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六年,拜右丞相。嘉泰三年(一二○三),出判建康府(《宋史》卷二一三《宰輔表》)。四年卒,年六十六。事見明謝敏行《東山志》卷一七《謝公墓志銘》。《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九四有傳。全宋文·卷六二六六
謝深甫,字子肅,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乾道二年登進士第。累遷大理丞。江東大旱,擢為提舉常平,全活者甚眾。紹熙改元,除右正言,遷起居郎兼權(quán)給事中。二年知臨安府,三年除工部侍郎,兼吏部侍郎。四年兼給事中。寧宗即位,除煥章閣待制、知建康府,擢御史中丞。慶元元年,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遷參知政事,再遷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六年,拜右丞相,封申國公,進岐國公,改封魯國公,以少傅致仕,卒。后其孫女為理宗后,追封信王,易封衛(wèi)、魯王,謚惠正。編有《嘉泰條法事類》八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九四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處州青田人,字舜舉,號東谷居士。高宗紹興中進士。累官吏部侍郎、徽猷閣待制。有《東谷易翼傳》、《論語意源》、《東谷集》。全宋詩
鄭汝諧,字舜舉,號東谷居士,青田(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進士。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為兩浙轉(zhuǎn)運判官(《嘉泰會稽志》卷二)。累遷吏部侍郎,致仕。有《易翼傳》二卷。事見清康熙《青田縣志》卷九、一○。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五四一○
鄭汝諧,字舜舉,號東谷居士,處州青田(今浙江青田)人。紹興時中教官科,淳熙中歷知盱眙軍、信州,召為考工員外郎。十四年,除浙東安撫使兼知紹興府。光宗朝歷大理少卿、宗正少卿,除右文殿修撰、知池州。官終徽猷閣待制、吏部侍郎。著有《易翼傳》二卷(存)、《論語意源》四卷(存)、《東谷集》。見樓鑰《攻愧集》卷三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宋史》卷四一○《沈煥傳》、卷四三六《陳亮傳》,《宋詩紀事》卷四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