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7—1121 【介紹】: 宋成都雙流人,字子常。鄧綰子。神宗熙寧間進士。哲宗紹圣中,為國史院編修官,撰《神宗史》。徽宗初,力薦蔡京為相。進中書舍人、給事中兼侍講,修《哲宗實錄》。遷吏部侍郎、尚書左丞、中書侍郎。累官知樞密院事。仿陜西弓箭手制,募邊民置刀弩手,鎮(zhèn)撫五溪蠻。后位特進,拜少保,恩典如宰相。
全宋文·卷二七○八
鄧洵武(一○五五——一一一九),字子常,成都雙流(今四川雙流)人,綰子,洵仁弟。第進士,為汝陽簿。紹圣中,累遷至起居舍人?;兆诔?,改秘書少監(jiān),遷起居郎,力主相蔡京,進中書舍人、給事中兼侍講,遷刑部尚書。崇寧三年,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中書侍郎。坐事出知隨州,歷亳州、河南府。政和中知樞密院,封莘國公。宣和元年卒,年六十五,謚文簡。《宋史》卷三二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同州人,字邦憲。舉明經(jīng),習法律。神宗時為大理評事,累遷刑部員外郎、大理少卿。知梓州,轉(zhuǎn)運使欲增折配以取羨余,為其所卻。歷提點梓州路、京畿刑獄,開封府少尹,知同、邢、漢三州。為官廉介不回,一于用法,持論寬平。卒年七十。
全宋詩
王吉甫,字邦憲,同州(今陜西大荔)人。舉明經(jīng)。神宗時為大理評事,累遷大理少卿。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知磁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二七)。徽宗大觀元年(一一○七)知鳳翔府(同上書蕃夷四之一八)。在此前后,又曾知齊州、梓州,提點梓州、京畿刑獄,遷開封府少尹。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出知同州(清乾隆《同州府志》卷四)。改知邢、漢二州。卒年七十。《宋史》卷三三○有傳。
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王吉甫,字邦憲,同州(治今陜西大荔)人。舉明經(jīng),習法律,試斷刑入等,為大理評事。累遷刑部員外郎、大理少卿。出知齊州、梓州。轉(zhuǎn)運使欲增折配以取羨馀,吉甫竟卻之。歷提點梓州路、京畿刑獄、開封少尹,知同、邢、漢三州。以中大夫卒,年七十。見《宋史》卷三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9—1129 【介紹】: 宋濟州巨野人,字以道,一字伯以,自號景迂生。晁端彥子。神宗元豐五年進士。以文章典麗,為蘇軾所薦。哲宗元符三年知無極縣,上書斥王安石及紹述諸臣政事之非。高宗即位,召授徽猷閣待制兼侍讀,以病未赴。晚年信佛。工詩,善畫山水。博通五經(jīng),尤精于《》。有《儒言》、《晁氏客語》、《景迂生集》。
全宋詩
晁說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宋史·晁補之傳》)。因慕司馬光為人,自號景迂生。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士。哲宗元祐初,官兗州司法參軍,紹圣時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縣?;兆诔鐚幎辏ㄒ灰弧鹑?,知定州無極縣。后入黨籍。大觀、政和間臨明州造船場,起通判鄜州。宣和時知成州,未幾致仕。欽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復以議論不合,落職。高宗立,召為侍讀,后提舉杭州洞霄宮。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見《嵩山文集》附錄其孫子健所作文集后記,《晁氏世譜節(jié)錄》,及集中有關(guān)詩文?!£苏f之詩,以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舊鈔本《嵩山文集》(集中“禎”字皆缺,注“今上御名”,當沿宋本之舊)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七九八
晁說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又字伯以,自號景迂生、老法華、天臺教僧,清豐(今河南清豐)人,端彥子。熙寧中,父官杭州,隨侍。元豐五年登進士第。歷任兗州司法參軍,蔡州、宿州教授。元祐中,群公以博極群書、雅有史學科薦,蘇軾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薦。元符三年應(yīng)詔上書,坐入邪籍二十馀年。崇寧中,為承議郎、知磁州武安縣、定州無極縣,監(jiān)陜州集津倉。大觀末監(jiān)明州造船場。宣和中通判鄜州,知成州。靖康元年以著作郎召,除秘書少監(jiān)兼太子諭德。未幾,除中書舍人兼太子詹事。坐請補外落職。金兵南略,避難高郵。高宗繼位,召為徽猷閣待制兼侍讀,提舉萬壽觀,再請,得提舉杭州洞霄宮。建炎三年正月卒于江寧舟中,年七十一。博通六經(jīng),尤長于《》,著述多達三十馀種,今存者僅《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晁氏客語》。見《晁氏世譜節(jié)錄》(《嵩山文集》附),陸游《景迂先生祠堂記》(《渭南文集》卷一八),范祖禹《手記》(《范太史集》卷五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9—1126 【介紹】: 宋洛陽人,字端儒。種世衡孫,種師道弟。歷知環(huán)、濱、鄰州、慶陽府、秦州,累遷奉寧軍承宣使。欽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奉詔率秦鳳兵入援,未至而敵退,乃以二萬人守滑州。金人攻三鎮(zhèn),為河北制置副使,往援中山、河間,迫金退兵,乘勝收復壽陽、榆次,留屯真定。知樞密院許翰責其逗留,遂進軍抵壽陽之石坑,與金兵五戰(zhàn)三勝,復為金軍重圍,力戰(zhàn)而死。謚莊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60—1124 【介紹】: 宋衢州常山人,字彥舟。王漢之弟。神宗元豐二年進士。歷杭州、越州教授。哲宗元祐三年為太學博士。九年請外,通判衛(wèi)州。入朝編《兩朝魯衛(wèi)信錄》?;兆诹?,以薦召對,言“求言非難,聽之難;聽言非難,察而用之難”。拜吏部員外郎,充國史院編修官。擢中書舍人。崇寧元年,進給事中、吏部侍郎。二年以寶文閣待制知廣州,道削職知舒州?;从茵?,賑活萬人。入黨籍罷,旋知廣州,為廣南東路經(jīng)略安撫。在廣三年,頗著聲跡。大觀元年召赴闕,尋出知洪、滁等州。以疾提舉明道宮。恬于仕進,每云“乘車常以顛墜處之,乘舟常以覆溺處之,仕官常以不遇處之,則無事矣”。
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王渙之(一○六○——一一二四),字彥舟,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元豐二年,未冠登進士第,特補武勝軍節(jié)度推官。元祐中為太學博士,通判衛(wèi)州,入編修《兩朝魯衛(wèi)信錄》?;兆诹?,召對,拜吏部員外郎,擢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崇寧初進給事中,除吏部侍郎。入黨籍,解職出知舒、廣、滁、杭、揚諸州。張商英引為給事中、吏部侍郎。復出守,知中山府,以疾提舉明道宮。宣和六年卒,年六十五。著有文集三十卷。見程俱《王漢之墓銘》(《北山集》卷三○),《京口耆舊傳》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傳。
黃輔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字應(yīng)圖。黃轍子。神宗元豐間進士。歷官右正言、右司諫,嘗論惠民之政及學校之法。擢起居舍人,命閱元祐臣僚章疏,欲籍為奸黨,輔國不奉詔,出知袁州?;兆诖笥^初,歷知福、泉二州。召為給事中,未赴卒。
全宋文·卷二七○七
黃輔國,字應(yīng)圖,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登元豐八年進士。歷青州司理、饒州浮梁主簿、南海令,知高郵軍,擢右司諫、起居舍人,出知袁州。大觀初知福州,改泉州。卒年四十七。見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061—約1115 【介紹】: 宋越州新昌人,字國佐,原名公輔。哲宗元祐六年進士。歷任州縣官,善治獄。召為宗正寺主簿,請徽宗納諫?;兆诖笥^二年拜御史中丞,連上章劾蔡京,建議省冗官。進兵部尚書兼侍讀,諫花石綱,請與民休息。出知揚、襄州。蔡京再相,羅織其罪,責為秀州團練副使,臺州安置,逾年,遇赦歸。
全宋詩
石公弼,初名公輔,字國佐,越州新昌(今屬浙江)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士(明萬歷《新昌志》卷一○)?;兆诖笥^中累官御史中丞,劾蔡京,京罷,除兵部尚書兼侍讀。出知揚州,移襄州。京再輔政,羅致其罪,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責授秀州團練副使臺州安置(《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三一)。未幾,以皇太子赦提舉崇道觀,卒,年五十五。《東都事略》卷一○五、《宋史》卷三四八有傳。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三○三七
石公弼,初名公輔,字國佐,越州新昌(今浙江新昌)人。元祐六年登進士第,調(diào)衛(wèi)州司法參軍。知廣德縣,召為宗正寺主簿,擢殿中侍御史,改左司諫,遷侍御史。大觀二年拜御史中丞,劾蔡京罪惡,章數(shù)十上,遂罷京。進兵部尚書兼侍讀。四年,出知揚州,徙襄州。蔡京再相,責秀州團練副使,臺州安置。后遇赦歸,卒年五十五。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三一,《東都事略》卷一○五,《嘉泰會稽志》卷一五,《宋史》卷三四八有傳。
宋登科記考
字國佐。越州新昌縣(今浙江紹興新昌)人。元祐六年(1091年)進士。初名公輔,累遷述古殿大學士、兵部尚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巖老。彭汝礪弟。第進士。以曾布薦,累擢殿中侍御史,由是附布。歷官侍御史?;兆诔酰瑸椴价懒T門下侍郎李清臣,遂得諫議大夫。鞫趙諗反獄,窮其黨與。又參預重興元祐黨案,使司馬光以下復貶。及布失位,罷知泰州,尋謫濮州團練副使。后以顯謨閣待制卒。
全宋文·卷二三五七
彭汝霖,字巖老,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汝礪弟。第進士。以曾布薦,為秘書丞,擢殿中侍御史,由是附布。遷侍御史。及布失位,罷知泰州,又謫濮州團練副使,后以顯謨閣待制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62—1127 【介紹】: 宋應(yīng)天府谷熟人,字擇之。神宗元豐間進士。授永州東安縣令?;兆跁r歷任監(jiān)察御史、尚書右丞等。與童貫議不合,落職知蘄州。久之,以顯謨閣直學士知潁昌府,復為童貫所擠奪職。宣和中除侍讀。曾上《備邊御戎》十策,累官觀文殿大學士。欽宗立,金兵犯京師,儲糧列備以抗金。累拜太宰兼門下侍郎,旋罷。高宗建炎初起為大名尹、北道都總管,卒于任所。
全宋文·卷二八七一
徐處仁(一○六二——一一二七),字擇之,應(yīng)天府谷熟(今河南商丘東南)人。登元豐八年進士甲科,為東安縣令。歷宗正寺丞、監(jiān)察御史、右正言、給事中。大觀初遷尚書右丞,忤童貫落職。宣和中拜侍讀,旋出知揚州。起尹應(yīng)天、大名二府,特升觀文殿大學士。靖康元年拜相,不半年罷為中太一宮使,退居鄉(xiāng)里。次年卒,年六十六。見《三朝北盟會編》卷五一,《宋史》卷三七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處善。曾孝廣弟。歷官起居舍人、殿中監(jiān)、戶部侍郎,坐事累貶至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兆谛投?,復為天章閣待制、知歙州。方臘起兵青溪,孝蘊約敕郡內(nèi),分兵守厄塞。移知杭州,時城已陷,單車至城下。既克復,令軍士勿枉殺。以功加龍圖閣學士。卒年六十五。
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曾孝蘊,字處善,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公亮從子,孝廣弟。紹圣中,累遷起居舍人。崇寧中擢為殿中監(jiān),以集賢殿修撰出知襄州,徙江浙荊淮發(fā)運。召為戶部侍郎。徙工部,以顯謨閣待制知杭州。后貶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政和四年六月,復為集賢殿修撰。宣和二年,復天章閣待制、知歙州。論破方臘功,進顯謨閣直學士,又加龍圖閣學士。卒,年六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二《曾公亮傳》有附傳。又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5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寬夫。蔡承禧子。第進士。累官吏部員外郎?;兆诖笥^初拜右正言,進右諫議大夫。極論東南兵政七弊,請選實學多聞之士充實學官、書局,重制姑息胥吏、吏強官弱之弊。改戶部侍郎,被論在諫省時為宋喬年父子利用,出知秦州,又因事罷職。蔡京再相,起官歷知東平府。有《蔡寬夫詩話》。
全宋詩
蔡居厚,字寬夫,臨安(今屬浙江)人。哲宗紹圣元年(一○九四)進士(《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八)?;兆诖笥^初拜右正言,遷右諫議大夫,改戶部侍郎,出知秦州,坐事罷。蔡京再相,起知滄、陳、齊三州,應(yīng)天、河南二府,后徙汝州。久之,知東平府,又知青州,病不能赴,未幾卒。有《蔡寬夫詩話》?!?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六有傳。
全宋文·卷二九二○
蔡居厚(?——一一二五),字寬夫,原居臨川,徙潤州丹徒(今屬江蘇鎮(zhèn)江)。承禧子。紹圣元年第進士,累官吏部員外郎。大觀初,拜右正言,歷右諫議大夫。三年,改戶部侍郎,尋以集賢殿修撰出知秦州,坐失職,削職罷官。政和二年,蔡京再相,起知滄、陳、齊三州,加徽猷閣待制,為應(yīng)天、河南府尹。初建神霄宮,度地污下,徙汝州。久之,知東平府,復徽猷閣待制。宣和七年十月卒。著有《詩史》二卷。見蘇頌《蔡公(承禧)墓志銘》(《蘇魏公集》卷五六),《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一九、儀制一一之一一,《宋史》卷二○九《藝文志》八,《宋史》卷三五六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達野。神宗熙寧九年進士。哲宗元祐間知建陽縣,累遷宗正丞。歷知漳、建、福州,皆有治狀。以忤安惇劾罷。起知泉州,反對榷六郡酒酤之議,擢本路提刑。官至中奉大夫,以右文殿修撰知廣州卒。
全宋詩
陳覺民,字達野,仙游(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進士。哲宗元祐間舉賢良方正。歷知漳、建、福、泉州,遷福建路提點刑獄,兼三路都轉(zhuǎn)運使,提舉河渠?;兆谡退哪辏ㄒ灰灰凰模獜V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八)。卒,官至中奉大夫?!?a target='_blank'>寶祐仙溪志》卷四有傳。今錄詩四首。
韓粹彥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六
韓粹彥(一○六五——一一一八),字師美,安陽(今河南安陽)人,韓琦第四子。以蔭補官,歷國子監(jiān)主簿,光祿寺主簿,衛(wèi)尉寺丞,吏部郎中,補外知陳州。政和中歷拜光祿少卿、徽猷閣待制、工部侍郎,知定武軍府事,積官至龍圖閣直學士,爵開封縣開國子。政和八年卒,年五十四,謚文康。見趙鼎臣《韓公行狀》(《竹隱畸士集》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二《韓琦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秦州成紀人,字子文。神宗熙寧中,殿試射藝補官。數(shù)從軍,累轉(zhuǎn)涇原將,除知河州。吐蕃趙懷德等叛,仲武設(shè)伏大敗之。進榮州防御使,轉(zhuǎn)西寧都護。羌王子臧征仆哥降,河南綏定,得仲武力居多。歷拜徐州觀察使、瀘川軍節(jié)度使。卒年七十三。謚威肅。
陶節(jié)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子禮。舉進士。歷新會縣令。章楶帥涇原,辟入府。徽宗崇寧初為講議司檢討官,累官知延安府。以招降羌人功,加集賢殿修撰。筑石堡等四城,擊潰來犯夏軍,連擢顯謨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四年,收復銀州,升樞密直學士。順蔡京意旨,拒絕與西夏通好。領(lǐng)經(jīng)制環(huán)慶、涇原、河東邊事,陳取興、靈之策,加龍圖閣學士。朝廷罷經(jīng)制司,棄所城地,乃徙洪州,改江寧府,歷知青、秦二州及太原府。后坐事降為待制,知永興軍,尋卒。
全宋文·卷二七○九
陶節(jié)夫,字子禮,鄱陽(今江西波陽)人。舉進士,授廣州錄事參軍,知新會縣。崇寧初為講議司檢討官,遷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徙知延安府,以招降羌人功,加集賢殿修撰,累進樞密直學士。尋領(lǐng)經(jīng)制環(huán)慶、涇原、河東邊事,加龍圖閣學士。徙內(nèi)郡,歷知洪州、江寧府、太原府。坐上疏乞留本道兵,降為待制知永興軍,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八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