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廷衿。神宗元豐間進士。上書請減省后宮及行幸不急之費,為帝采納,除京西轉(zhuǎn)運判官。歷夔州路轉(zhuǎn)運使、利州路常平使、攝成都府事,以母老乞歸養(yǎng)。服終,起為廣南坑冶提舉,終廣東轉(zhuǎn)運判官。全宋文·卷二七七三
王梁材,字廷衿,漳州龍溪(今福建漳州)人。元豐八年進士。累官京西轉(zhuǎn)運判官,夔州路轉(zhuǎn)運使,移利州路常平使。未幾攝成都府事。丁母憂,服除,除提舉廣南坑冶,轉(zhuǎn)朝散大夫、廣東運判。卒于官。見《萬姓統(tǒng)譜》卷四四,嘉靖《龍溪縣志》卷八,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六。
人物簡介
【生卒】:1065—1127 【介紹】: 宋開封人,字嵇仲。少喜言兵,以蔭補蘭州錄事參軍。歷知襄城、陳留縣及舒、海、泰州?;兆诖笥^中,為開封少尹,賜進士出身。再知海州,鎮(zhèn)壓宋江起義軍。后知濟南府、青州。欽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領南道都總管,與子張伯奮、張仲熊領三萬人勤王,轉(zhuǎn)戰(zhàn)至京師,進資政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與金兵力戰(zhàn)受傷。京師陷,從二帝北上,絕食,至白溝扼吭而死。謚忠文。全宋詩
張叔夜(一○六五~一一二七),字嵇仲,永豐(今江西廣豐)人。以蔭為蘭州錄事參軍。歷知襄城、陳留縣,安肅軍,舒、海、泰三州。徽宗大觀中,為開封少尹。四年(一一一○),賜進士出身(明嘉靖《永豐縣志》卷一)。歷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給事中。以徽猷閣待制再知海州,移宣州、濟南府,以功進龍圖閣直學士、知青州。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金人南下,知鄧州兼鄧州南道都總管,帥兵入援京師,擢簽書樞密院事。翌年,隨徽、欽二帝入金,道中絕食而死,年六十三。贈開府儀同三司,謚忠文。事見《宋名臣言行錄續(xù)集》卷六,《宋史》卷三五三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二九一三
張叔夜(一○六五——一一二七),字稽仲,開封(今河南開封)人,耆孫。少喜言兵,以蔭為蘭州錄事參軍,歷知襄城、陳留縣,舒、海、泰州。大觀中為庫部員外郎、開封少尹,以獻文召試,賜進士出身,遷右司員外郎。從弟克公彈蔡京,京遷怒之,貶監(jiān)西安草場,久之召為秘書少監(jiān),擢中書舍人、給事中,進禮部侍郎。復為京所忌,再知海州,降宋江,徙知濟南府、青州。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徙鄧州,領南道都總管。金兵再至,與二子領兵轉(zhuǎn)戰(zhàn)入衛(wèi),進資政殿學士、簽書樞密院。開封陷,父子猶力戰(zhàn)。建炎元年五月,與徽宗等被俘而北,至白溝扼吭而死,年六十三。謚文忠。見《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朱熹《旌忠憫節(jié)廟碑》(《朱文公文集》卷八九),《宋史》卷三五三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濮州人,字景山。李及之子。為開封府戶曹參軍。哲宗元符中,呂嘉問知府事,受章惇、蔡卞指,酷刑逼供上書人,命孝壽攝司錄事,成其獄。蔡京當政,為開封尹,出知興仁、開德府。京起蘇州章綖獄,使孝壽往訊,窮治鑄錢,逮系逾千數(shù)。又知虢、兗二州,坐守興仁日與巡檢戲射狂人張立死,除名?;兆谡统?,拜刑部侍郎,改開封尹,殘忍苛虐。后罷為龍圖閣學士,提舉醴泉觀。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127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端朝。翁彥深弟。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累官御史中丞。欽宗靖康之變時,為江淮荊浙制置轉(zhuǎn)運使,充經(jīng)制使,撰文誓眾,領兵入援,并貽書切責張邦昌。高宗即位,除江南東西路經(jīng)制使。全宋詩
翁彥國(?~一一二七),字端朝,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累官御史中丞?;兆谛退哪辏ㄒ灰欢瓕幐闹贾?。七年,提舉南京鴻慶宮(《乾道臨安志》卷三)。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再知杭州,改知鎮(zhèn)江府(同上書)。金人入汴,為江淮荊浙制置轉(zhuǎn)運使,充經(jīng)制使。高宗建炎元年,知江寧府兼江南東西路經(jīng)制使。同年七月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贈少保。清嘉慶《崇安縣志》卷七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二七○六
翁彥國(?——一一二七),字端朝,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紹圣四年進士。政和間為福建路轉(zhuǎn)運副使,宣和中官至御史中丞。靖康時為徽猷閣直學士、江淮荊浙制置發(fā)運使。建炎元年五月,知江寧府兼江南東西路經(jīng)制使。七月卒。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三六、食貨六一之一、方域四之二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六、七,嘉靖《建寧府志》卷一八,《宋詩紀事》卷三四。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興國永興人,字智夫。吳中復從孫。以父任為雍丘主簿。知太康縣。擢熙河路轉(zhuǎn)運判官、副使,從招討使王厚攻青唐,克蘭廓城柵十三。為京畿都轉(zhuǎn)運使,拜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有賣珠人居民貨久不返,匿宦官楊戩家,擇仁捕竄之,戩中以事,出知熙州。歷領江淮發(fā)運、知渭州,奉祠。卒年六十六。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吳擇仁,字智夫,興國軍永興(今湖北陽新)人,中復從孫。以父任為開封雍丘主簿,建中靖國初知太康縣。崇寧中擢直秘閣、熙河路轉(zhuǎn)運副使,從王厚領兵克蘭、廓城柵十三,加直龍圖閣,進集賢殿修撰,為京畿都轉(zhuǎn)運使。大觀中除戶部侍郎兼知開封府。出知熙州,徙永興軍,坐改茶法奪職。起復徽猷閣待制領江淮發(fā)運,還直學士、知渭州。以病提舉崇福宮,起知青州,不克拜,卒,年六十六。見《宋史》卷三二二本傳。
人物簡介
郭三益(?~一一二八),字慎求,常州(今屬江蘇)人,一作嘉興(今屬浙江)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一)。元符元年(一○九八),知仙居縣(《嘉定赤城志》卷一一)?;兆谥睾投辏ㄒ灰灰痪牛瑸槔舨繂T外郎(《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二)。宣和三年(一一二一),為給事中,同知貢舉(同上書選舉一之一五)。出知洪州。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改潭州(《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為荊湖南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二年,同知樞密院事,卒(同上書卷一七)。今錄詩七首。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郭三益(?——一一二八),字慎求,秀州海鹽(今江蘇海鹽)人,一說常州宜興(今江蘇宜興)人。元祐三年進士。靖康初,為龍圖閣學士、知洪州,移知潭州。建炎初試刑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建炎二年九月卒。見《靖康要錄》卷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六、一○、一七,《至元嘉禾志》卷一二、一五,正德《姑蘇志》卷四一。
人物簡介
【生卒】:?—1128 【介紹】: 宋河南人,字立之,學者稱兼山先生。郭逵子。受《易》、《中庸》于程頤。以父蔭補右班殿直。第進士,換文資。不忍去親側(cè),多仕于河南筦庫間?;兆谛烷g為河東路提舉,坐廢格鹽法免。欽宗靖康初,召為軍器少監(jiān),力陳追擊之策,不獲用。改永興軍路提點刑獄,措置保甲。金人再犯京師,忠孝分兵走太行,破之。及犯永興,城陷死。有《兼山易解》、《四學淵源論》、《中庸說》。全宋詩
郭忠孝(?~一一二八),字立之,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以父蔭補右班殿直。神宗元豐間進士(清乾隆《洛陽縣志》卷七)。因侍親多仕于河南管庫任?;兆谛烷g,為河東路提舉。欽宗靖康初為軍器少監(jiān),改永興路提點刑獄。高宗建炎二年,金人犯永興,城陷殉難?!?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七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二八二三
郭忠孝(?——一一二八),字立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逵子。受《易》、《中庸》于程頤,少以父任補右班殿直,遷右侍禁。登進士第,授將作監(jiān)主簿。宣和間為河東路提舉,靖康初召為軍器少監(jiān),改永興軍路提點刑獄。建炎二年,金人犯永興,城陷死之。著有《兼山易解》。見《宋史》卷四四七本傳、卷二○二《藝文志一》。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濮州人,字彥聞。李及之子。以蔭入仕?;兆诔鐚幹校崤e湖北、京西常平,提點京西南路刑獄。遷大理少卿。擢工部、戶部二侍郎,為開封尹。依附蔡京,時陳瓘子正匯告京不利社稷,竟竄之海島。全宋文·卷二九四四
李孝稱,字彥聞,濮州(治今山東濮縣)人,及之子。以蔭登朝。崇寧中提舉湖北、京西常平,提點京西南路刑獄。上蔡京之姻宋喬年功,得工部員外郎,不閱月遷大理少卿,連奏獄空,進為卿。大觀至政和初,擢戶部、工部二侍郎,為開封尹。脅陳瓘證其子上書告蔡京不利社稷之罪,京愈德之,進刑部尚書。避親嫌,徙工部,卒。見《宋會要輯稿》食貨四一之三一、五三之一五,《宋史》卷三一○《李迪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隱季。強至子。仁宗元豐八年進士。累官太府丞、軍器少監(jiān)、國子司業(yè)。與兄浚明及葉夢得締蔡京為死黨,立元祐黨籍,分三等定罪,構成黨禍。超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翰林承旨。卒謚文憲,一作文獻,又謚文定。預撰《政和五禮新儀》。全宋文·卷二六三七
強淵明,字隱季,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至子,浚明弟。舉元豐八年進士,調(diào)海州司法參軍,歷濟、杭二州教授,知蔡州確山縣,通判保定軍。入為太府丞、軍器少監(jiān)、國子司業(yè)。與蔡京為死交,立元祐籍,遂濟成黨禍,以故亟遷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大司成、翰林學士。大觀三年蔡京罷相,出知永興軍,徙鄭、越二州,召為禮部尚書,復拜學士,進承旨。以疾改提舉醴泉觀兼侍讀、監(jiān)修國史。卒,謚文憲?!?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六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29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謙叔。哲宗元祐三年進士。為太學博士?;兆跁r,累官至尚書左丞。欽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為陜西宣撫使。金兵分道再犯京師,致虛會兵入援,因輕信僧人趙宗印,用為將,為金所擊潰。高宗即位,徙知鄧州。旋以鄧州失守,責授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英州安置。建炎三年,起知鼎州,道卒。全宋詩
范致虛(?~一一三七),字謙叔,建陽(今屬福建)人。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閩詩錄》丙集卷五),為太學博士,以祖送鄒浩獲罪停官?;兆诹ⅲ贋樽笳?,出通判郢州。崇寧初召為中書舍人,從此出處華要十馀年。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以陜西五路經(jīng)略使率兵勤王。高宗即位,徙知鄧州,因兵敗失城責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英州安置。紹興七年(一一三七)高宗至建康,召復資政殿學士、知鼎州,行至巴陵率。事見《三朝北盟會編》卷七七,《宋史》卷三六二有傳。今錄詩八首。全宋文·卷二八七四
范致虛(一○六二——一一二九),字謙叔,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徙居方城(今河南方城)。元祐三年進士及第,為太學博士?;兆诩次?,除左正言,進中書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為侍讀,遷尚書左丞。歷知大名、河南、鄧州。靖康初除知京兆府,宣撫陜西。金人分道犯京師,致虛會兵入援,軍出武關,不戰(zhàn)而潰。高宗立,徙知鄧州,會金兵壓境,致虛遁,坐落職,責授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英州安置。起復資政殿學士、知鼎州。建炎三年十二月,行至岳州卒,年六十八。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一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宋史》卷三六二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29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俊明。胡宿曾孫,胡世將兄?;兆诔鐚幬迥赀M士。欽宗靖康元年擢殿中侍御史。金兵再攻京師,建議拜康王為大元帥。城破,稱臣于偽楚,降二官。高宗建炎三年,以徽猷閣待制知鎮(zhèn)江府兼浙西安撫使。建康失守,潰卒戚方來犯,欲脅唐老部眾犯臨安,唐老不從,遇害。謚定憫,或云謚忠憫。
人物簡介
【生卒】:1069—1141 【介紹】: 宋徽州祁門人,字廷俊,號新安居士。徽宗崇寧二年進士。為虞都郎官。欽宗靖康初,獻邊防十策,擢直龍圖閣知相州。高宗即位,知樞密院事,拜相。專權自恣,力主南遷,不為戰(zhàn)守計。揚州失守后被劾,落職居永州。紹興初,起知池州、廣州。后獻所著《中興日歷》,拜檢校少傅,保信軍節(jié)度使。卒謚忠定。另有《春秋大義》、《集三傳本末》。全宋詩
汪伯彥(一○六九~一一四一),字廷俊,號新安居士,祁門(今屬安徽)人?;兆诔鐚幎辏ㄒ灰弧鹑┻M士(《新安志》卷八)。靖康改元,知相州。高宗即位,擢知樞密院事。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遷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三年,出知洪州(《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八之三六),改提舉崇福宮,落職居永州。紹興初起知池州、江東安撫大使,移知廣州。九年(一一三九),知宣州。十一年,卒,年七十三(《新安志》卷七)。《宋史》卷四七三有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二九六九
汪伯彥(一○六九——一一四一),字廷俊,號新安居士,徽州祁門(今安徽祁門)人。登崇寧二年進士第。靖康元年,獻河北邊防十策,以直龍圖閣知相州。受知康王,引為大元帥府副將,奏為集英殿修撰。高宗即位,擢知樞密院事,未幾拜右仆射。在相位專權自恣,力主南遷,不為戰(zhàn)守之計。御史諫官劾奏之,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洪州,尋落職居永州。紹興初,復職知池州,為江東安撫大使。言者論列不已,乃奪前職。后拜檢校少傅、保信軍節(jié)度使,知宣州軍州事,封新安郡開國公。紹興十一年卒,年七十三,贈少師,謚忠定。著有《春秋大義》十卷、《建炎中興日歷》五卷、《汪伯彥后集》二十五卷等。見《宋史》卷四七三《奸臣傳三》、卷二○八《藝文志七》,《新安志》卷七等。
人物簡介
【生卒】:?—1130 【介紹】: 宋邵武人,字茂和。第進士?;兆谛统鯙樽笏纠?,累擢徽猷閣待制、知河間府。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知樞密院事汪伯彥同主和。逐李綱、張所,殺上書言事之太學生陳東及歐陽澈。進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揚州,潛善得淮北警報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倉皇南渡,為中丞張澄所劾,罷為觀文殿學士、知江寧府,旋落職,責置英州。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黃潛善(?——一一三○),字茂和,邵武軍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潛厚弟。元符三年登進士第。政和中,提舉利州路學事;八年,提點利州路刑獄。宣和初為左司郎,擢戶部侍郎。后以徽猷閣待制知河間府,為高陽關路安撫使。靖康二年初,將本路兵至東平援康王趙構,康王承制拜副元帥。高宗即位,拜中書侍郎。建炎元年八月,擢尚書右仆射;二年十二月,進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與右相汪伯彥力唱和議,排李綱,抑宗澤,害忠良。三年二月,中丞張澄劾其誤國二十大罪,乃罷相、落職、分司、衡州居住,又責置英州。此年十二月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七三《奸臣傳》三有傳,又見《宋會要輯稿》刑法二之六二、兵一二之一九,《宋史》卷二四、二五《高宗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