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鳳冕(鳳冕)
古代帝王所戴的禮帽。以珍貴鳥羽作飾,故名。 宋 劉子翚 《建康六感·梁》詩:“鳳冕敬方袍,鸞旗游彼岸。”
《漢語大詞典》:紼冕(紼冕)
見“ 紼絻 ”。
《漢語大詞典》:紼絻(紼絻)
亦作“ 紼冕 ”。 古代禮服。也借指高官顯位。紼,通“ 芾 ”。逸周書·命訓(xùn):“以紼絻當(dāng)天之福,以斧鉞當(dāng)天之禍?!?三國(guó) 魏 曹植 《文帝誄》:“紼冕崇麗,衡紞維新?!?宋 蘇舜欽 《浩然堂記》:“ 曾君 將之 杭 官,旅於 蘇 ,嘗登于 滄浪 之亭,覽景四顧,慨然有棄紼冕相從之意,予始未以其言為信也?!?/div>
《漢語大詞典》:帶冕(帶冕)
大帶和冠冕。借指高官尊位。漢書·敘傳上:“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帶冕之服?!?顏師古 注:“帶,大帶也;冕,冠也?!?/div>
《漢語大詞典》:冕帶(冕帶)
古代禮冠的系帶。文選·張衡〈東京賦〉:“乃整法服,正冕帶?!?呂向 注:“整其冠帶也?!?/div>
分類:禮冠系帶
《漢語大詞典》:冕紳(冕紳)
古代禮冠與官服的腰帶。借指貴官重臣。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囹圄虛陳,五刑寢厝,正朔所不加,冕紳所不暨?!?/div>
《漢語大詞典》:榮冕(榮冕)
華貴的冠冕。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甄命授三:“榮冕之盛陳矣,猶非貴也。采艷之芬華矣,猶非真也?!?/div>
分類:華貴冠冕
《國(guó)語辭典》:衛(wèi)冕(衛(wèi)冕)  拼音:wèi miǎn
在競(jìng)賽中,繼續(xù)保持以往優(yōu)勝的地位。如:「中華少棒、青少棒、青棒在世界大賽中,屢屢衛(wèi)冕成功?!?/div>
《漢語大詞典》:象冕
皇帝納后,朝諸侯時(shí)所戴的一種禮帽。隋書·禮儀志六:“ 后周 設(shè)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服……享先皇、加元服,納后、朝諸侯,則象衣象冕?!?/div>
《駢字類編》:裳冕
宋書索虜傳論:于時(shí)戎車外動(dòng),王命相屬,裳冕委蛇,軺軒繼路。舊老懷思古之情,行人或?yàn)橹畾屘椤?/div>
《駢字類編》:朱冕
隋書禮儀志:后周設(shè)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服,祀南方上帝則朱衣朱冕。
《駢字類編》:雉冕
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guó)公狀見鵲衣下。
《駢字類編》:藻冕
隋書禮儀志:三公之服九:一曰祀冕,二曰大冕,三曰毳冕,四曰藻冕,五曰繡冕,六曰爵弁,七曰韋弁,八曰皮弁,九曰玄冠。
《駢字類編》:冕旁
宋史輿服志:今之纮組,仍綴兩繒帶而結(jié)于頤,冕旁仍垂青纊而不以瑱,以犀為簪,而不以玉笄象笄,并非古制。
《漢語大詞典》:鸞冕(鸞冕)
冠冕名。 唐 代三公的禮冠。 唐 楊炯 《公卿以下冕服議》:“又鸞冕八章,三公服之者也。鸞者,太平之瑞也,非三公之德也?!?/div>
《韻府拾遺 銑韻》:配冕
詩:三百赤芾。疏:左傳云:袞冕黻珽。則芾是配冕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