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頍弁  拼音:kuǐ biàn
《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頍弁,諸公刺幽王也。暴戾無親,不能宴樂同姓,親睦九族,孤危將亡,故作是詩也?!够蛞嘀笧檠鄻沸值苡H戚之詩。首章二句為:「有頍者弁,實維伊何?」
分類:冠冕
《漢語大詞典》:冠絻
冠冕。史記·封禪書:“ 趙 人 新垣平 以望氣見上,言‘ 長安 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絻焉?!眳⒁姟?冠冕 ”。
分類:冠冕
《國語辭典》:冠冕  拼音:guān miǎn
1.冠帽的總稱。也作「冠絻」。
2.仕宦,又指高官高位?!度龂?。卷二七。魏書。王昶傳》:「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義為名?!?br />3.領袖。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觀其結(jié)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zhuǎn)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br />4.堂皇大方。《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匡先生在此取結(jié)赴任,恐不便到茶室里去坐,小弟而今正要替生生接風,我們而今竟到酒樓上去坐罷!還冠冕些?!?/div>
《漢語大詞典》:垂旒
(1).古代帝王貴族冠冕前后的裝飾,以絲繩系玉串而成。 漢 班固 《白虎通·紼冕》:“垂旒者,示不視邪。” 南朝 梁 沈約 《皇雅》:“執(zhí)瑁朝羣后,垂旒御百神?!?明 呂碩園 《還魂記·耽試》:“圣主垂旒,想汝玉遺珠一網(wǎng)收?!?br />(2).指帝王。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垂旒資穆穆,祝網(wǎng)但恢恢?!?元 袁桷 《白云平章致仕》詩:“盛代東封催告禮,更須元老侍垂旒?!?清 杜芥 《賦得群山夜來晴》詩:“萬象朝一真,拱笏翼垂旒?!?br />(3).指居侯王之位。 清 鈕琇 觚賸·圓圓:“﹝ 延陵 ﹞自此由 秦 入 蜀 ,迄於秉鉞 滇 云 ,垂旒 洱海 ,人臣之位,於斯已極?!?/div>
《漢語大詞典》:脫冠
(1).脫帽。 唐 韓愈 《送惠師》詩:“脫冠翦頭髮,飛步遺蹤塵?!?br />(2).脫去冠冕。喻官吏去職。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歸客遂海隅,脫冠謝朝列?!?唐 羊士諤 《息舟荊溪呈李功曹》詩:“勉君脫冠意,共匿無何鄉(xiāng)。”
《國語辭典》:充耳  拼音:chōng ěr
1.塞住耳朵?!对娊?jīng)。邶風。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埂盾髯印6Y論》:「充耳而設瑱?!?br />2.古冠冕旁的瑱玉,因其下垂及耳,故稱為「充耳」?!对娊?jīng)。衛(wèi)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div>
《漢語大詞典》:天冠
猶言寶冠。帝王所戴冠冕的美稱。 晉 法顯 佛國記:“王脫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華香,翼從出城迎像。”南齊書·東南夷傳·林邑國:“王服天冠如佛冠,身被香纓絡?!?南朝 梁簡文帝 《相宮寺碑銘》:“ 洛陽 白馬 , 帝釋 天冠?!?/div>
《漢語大詞典》:飾巾(飾巾)
(1).以幅巾裹頭。謂不加冠冕。后漢書·趙咨傳:“太尉 楊賜 特辟,使飾巾出入,請與講議。” 李賢 注:“飾巾,以幅巾為首飾,不加冠冕?!?br />(2).謂不冠帶,隱居賦閑。 漢 蔡邕 《陳太丘碑》:“大將軍 何公 、司徒 袁公 前后招辟……先生( 陳寔 )曰:‘絶望已久,飾巾待期而已。’皆遂不至?!?span id="0fsaspw" class="book">《后漢書·陳寔傳》:“大將軍 何進 、司徒 袁隗 遣人敦 寔 ,欲特表以不次之位。 寔 乃謝使者曰:‘ 寔 久絶人事,飾巾待終而已?!?br />(3).婉詞。指死亡。上古人死時不冠而裹巾。見儀禮·士喪禮。 清 趙翼 《挽唐再可》詩:“方當享大耋,光景日正午。何期遽飾巾,霞飛倏羽化。”
《國語辭典》:黈纊(黈纊)  拼音:tǒu kuàng
黃綿。舊時加于冕的兩旁,使耳朵不妄聽不義的言語?!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夫君人者,黈纊塞耳,車中不內(nèi)顧?!?/div>
《漢語大詞典》:纮綖(紘綖)
(1).古代冠冕上裝飾的繩帶。左傳·桓公二年:“衡、紞、紘、綖,昭其度也?!?孔穎達 疏:“此四物者,皆冠之飾也。” 漢 張衡 《東京賦》:“珩紞紘綖,玉笄綦會?!?宋 歐陽修 《章望之字序》:“故紘綖冕弁以為首容,佩玉玦環(huán)以為行容。”
(2).國語·魯語下載 公父文伯 勸其母勿績,其母教訓 文伯 應勤職不怠,并謂“王后親織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紘、綖……男女效績,愆則有辟,古之制也?!焙笠蛞浴凹嚱灐睘橘F顯人家婦女具有勤儉美德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周大都督陽林伯長孫瑕夫人羅氏墓志銘》:“蘋藻維敬,紘綖是勤?!?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嚴太夫人文》:“肅肅母訓,煌煌令儀,紘綖蘋藻,筐篚枲絲。” 王闿運 《常公神道碑》:“夫人同縣 劉氏 ,孝敬夙聞,貧修鹿車之敬,貴習紘綖之禮。”
《漢語大詞典》:旒纊(旒纊)
(1).有垂旒與黈纊為飾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視聽。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伏惟陛下道隱旒纊,信充符璽?!?唐 歐陽詹 《吊漢武帝文》:“愛深宮秘殿者,可以垂旒纊;好青山緑水者,可以棲江湖?!?清 顧炎武 《京師作》詩:“其內(nèi)廓乾清,至尊儼旒纊?!?br />(2).借稱帝王。 唐 李尚一 《開業(yè)寺碑》:“遂能上聞旒纊,光動絲綸。”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旒纊釋南顧,戈甲濯銀潢?!?/div>
《國語辭典》:后冠  拼音:hòu guān
本指皇后所戴的冠冕。今指在女性所參加的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如:「她在這次選美比賽中奪得后冠?!?/div>
《漢語大詞典》:朱纮(朱紘)
古代天子冠冕上的紅色系帶。周禮·夏官·司馬:“弁師掌王之五冕……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 鄭玄 注:“朱紘,以朱組為紘也?!?span id="6cas1ul" class="book">《禮記·禮器》:“ 管仲 鏤簋,朱紘,山節(jié)藻棁,君子以為濫矣。” 鄭玄 注:“朱紘,天子冕之紘也,諸侯青組紘,大夫士當緇組紘,纁邊?!?span id="wdlog6n" class="book">《南齊書·武帝紀》:“十二月丁酉,詔曰:‘鳴青鸞於東郊,冕朱紘而蒞事?!?/div>
《漢語大詞典》:玉旒
古代帝王冠冕前后懸垂的玉串。常以代稱天子。 唐 白居易 《策頭》:“窺玉旒,讀金策,慚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唐 許渾 《秋日早朝》詩:“龍旟盡列趨金殿,雉扇纔分拜玉旒。” 明 楊珽《龍膏記·成隟》:“雉扇纔分拜玉旒,宵衣應待絶更籌?!?/div>
《漢語大詞典》:邃旒
本指帝王冠冕前后懸垂的玉串。借指皇帝。 唐 歐陽詹 《元日陪早朝》詩:“斗柄東迴歲又新,邃旒南面挹來賓。” 宋 司馬光 《為龐相公謝官表》:“力陳丹悃,仰黷邃旒?!?/div>
《漢語大詞典》:貂冕
飾有貂尾的冠冕,為帝王貴近之臣所戴。 南朝 梁元帝 《和劉尚書兼明堂齋宮詩》:“貂冕交輝映,珩珮自相喧。”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 金 張 服貂冕, 許 史 乘華軒?!?唐 王勃 《上武侍極啟》:“君侯締華椒閣,席寵芝扃,粲貂冕於金軒,藻龜章於玉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