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80,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定本
迎接
磨礪
治裝
槐黃
善刀
整駕
備豫
下食
現(xiàn)成
完備
戒途
防備
斂袂
備文
《國語辭典》:定本  拼音:dìng běn
1.基本原則。
2.已校正審定的書籍?!段簳>戆怂?。儒林傳。孫惠蔚傳》:「臣今依前丞臣盧昶所撰甲乙新錄,欲裨殘補闕,損并有無,校練句讀,以為定本,次第均寫,永為常式?!?br />3.唐太宗得王羲之所書蘭亭真跡,刻于學士院。后因亂輾轉(zhuǎn)移置,曾置于定州,故稱為「定本」。宋。俞松《蘭亭續(xù)考》卷一:「蘭亭敘,世閒本極多,惟定本者最佳?!?/div>
《漢語大詞典》:定武石刻
即 定武 《蘭亭》。亦兼指其拓本。 宋 高文虎 《〈蘭亭博議〉序》:“又有舊藏 定武 石刻,亦設(shè)諸幾席?!痹敗?定武蘭亭 ”。
分類:拓本
《國語辭典》:迎接  拼音:yíng jiē
向前接待?!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至日鼓吹打轎,上門迎接陸蕙娘。」《儒林外史》第四回:「長班報:『有客到!』魏相公丟了碗出去迎接進來?!?/div>
《國語辭典》:磨礪(磨礪)  拼音:mó lì
磨物使其銳利。引申為磨鍊。北齊。顏之推〈勉學〉:「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yè),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div>
《國語辭典》:治裝(治裝)  拼音:zhì zhuāng
整理行裝?!妒酚洝>硪欢?。孝武本紀》:「其后治裝行,東入海,求其師云?!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二:「老者欣然治裝,就同阮太始一路到馀杭來?!?/div>
《國語辭典》:槐黃(槐黃)  拼音:huái huáng
1.由槐樹的花和果實所制成的一種黃色染料。
2.古時士人準備赴考的季節(jié)。因槐花黃時,正值農(nóng)歷八月,此乃秋天赴考的時候。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槐黃在邇,怕誤了科場?!?/div>
《漢語大詞典》:槐花黃
古代指士子忙于準備科舉考試的季節(jié)。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一折:“策蹇上 長安 ,日夕無休歇;但見槐花黃,如何不心急?”參見“ 槐花黃,舉子忙 ”。
《漢語大詞典》:善刀
拭刀。《莊子·養(yǎng)生主》:“善刀而藏之?!?陸德明 釋文:“善,猶拭也?!焙笥靡灾甘虑暗臏蕚?。 明 李贄 《與友朋書》:“ 周 善藏,非萬全不發(fā),故人但見其巧於善刀,而不見其能於游刃。 顧 善發(fā),然發(fā)而人不見,故人但見其能於游刃,而不見其巧於善刀。”
分類:事前準備
《漢語大詞典》:整駕(整駕)
備好車馬,準備出發(fā)。 漢 張衡 《思玄賦》:“將答賦而不暇兮,爰整駕而亟行?!?span id="ovjbsks" class="book">《晉書·高崧傳》:“﹝ 桓溫 ﹞軍次 武昌 , 簡文 患之。 崧 曰:‘宜致書喻以禍福,自當返旆,如其不爾,便六軍整駕,逆順於茲判矣?!?/div>
《漢語大詞典》:備豫(備豫)
亦作“ 備預(yù) ”。 防備;準備。左傳·文公六年:“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span id="ehzwj5v"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公孫淵傳》“悉斬送 彌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得其消息·乞速告臣,使得備豫?!?宋 范仲淹 《陳乞鄧州狀》:“臣以戎情未測,備預(yù)當嚴?!?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惟厥先民,備豫諄諄,孰敢侮予。”
分類:防備準備
《漢語大詞典》:下食
準備食物。呂氏春秋·報更:“昔 趙宣孟 將上之 絳 ,見骫桑之下,有餓人臥不能起者, 宣孟 止車,為之下食,蠲而餔之?!?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陳太丘 詣 荀朗陵 ……既至, 荀 使 叔慈 應(yīng)門, 慈明 行酒,餘六龍下食。”南史·隱逸傳上·杜京產(chǎn):“﹝ 京產(chǎn) ﹞子 棲 躬自屣履,為 瓛 生徒下食?!?/div>
《國語辭典》:現(xiàn)成(現(xiàn)成)  拼音:xiàn chéng
目前已經(jīng)完成的,或已有的?!都t樓夢》第五八回:「說話之間,便將食具打點現(xiàn)成。」《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只要機器一到,他的銀子現(xiàn)成?!?/div>
《國語辭典》:完備(完備)  拼音:wán bèi
完整齊備?!度龂萘x》第八三回:「權(quán)從之,命人連夜筑壇完備,大會百官?!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等衙門文卷疊成,銀子交庫給主及零星使用,多完備了,然后起程?!?/div>
《漢語大詞典》:戒途
亦作“ 戒涂 ”。
(1).出發(fā),準備上路。晉書·文六王傳論:“遂乃褫龍章於袞職,徒侯服於下藩,未及戒涂,終於憤恚,惜哉!”周書·文帝紀上:“自大都督臣 岳 歿后,臣頻奉詔還闕,秣馬戒途,志不俟旦?!?唐 張文琮 《昭君怨》詩:“戒途飛萬里,回首望 三秦 ?!?明 宋濂 《送和贊善北歸》詩序:“蓋生逢有道之朝,皇上執(zhí)孝道以御天下,故 希文 朝有請而夕戒涂也?!?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軼事》:“而生亦年至耳順矣,因束裝思歸,戒途有日?!?br />(2).戒備于途。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時土匪未靖,行旅戒途。”
《國語辭典》:防備(防備)  拼音:fáng bèi
防范、戒備。如:「氣象局已發(fā)布陸上臺風警報,大家要加強防備?!埂逗鬂h書。卷四。孝和帝紀》:「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附棠銈冏呗窌r,早晚間防備,你倒轉(zhuǎn)賴在我身上?!?/div>
《漢語大詞典》:斂袂(斂袂)
整飭衣袖。行禮拜揖的準備動作。史記·貨殖列傳:“故 齊 冠帶衣履天下,海 岱 之間斂袂而往朝焉。” 后蜀 歐陽炯 《巫山一段云》詞:“碧虛風雨佩光寒,斂袂下云端?!?span id="1zwjgtl" class="book">《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見那小娘子斂袂向前深深的道個萬福?!眳⒁姟?斂衽 ”。
《國語辭典》:斂衽(斂衽)  拼音:liàn rèn
1.整理衣襟,表示恭敬。《戰(zhàn)國策。楚策一》:「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埂段倪x。潘岳。秋興賦》:「且斂衽以歸來兮,忽投紱以高厲。」
2.古代女子所行的拜手禮,后為女子文言書信末尾表示敬意的用語?!读凝S志異。卷二。蓮香》:「李斂衽曰:『如有醫(yī)國手,使妾得無負郎君,便當埋首地下,敢復(fù)靦然于人世耶!』」也作「襝衽」。
《漢語大詞典》:備文(備文)
(1).具備文飾。后漢書·輿服志下:“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span id="lu6gtr1"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下》:“七廟備文,率由令范。”
(2).準備文件。政務(wù)院《關(guān)于古跡等保護辦法和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diào)查發(fā)掘暫行辦法》(1950年5月24日頒發(fā)):“凡擬進行某項發(fā)掘工作之團體,應(yīng)依下開各項填具表格,備文呈請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