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935 【介紹】: 五代時人。原為閩國主王審知侍婢,永和元年王鏻立之為后。然與幸臣歸守明、百工院使李可殷私通。鏻有九龍錦帳,國人譏之,歌云:“誰謂九龍帳,惟貯一歸郎。”李仿亂,金鳳、守明等皆被殺。
人物簡介
【生卒】:898—975 【介紹】: 宋初陳州宛丘人,字冠侯。年十三,能騎射。后唐天成三年,以吉州刺史討王都于定州,大破契丹于嘉山。后晉時從李守貞討平青州楊光遠,移鎮(zhèn)許州,封祁國公。開運中擊潰圍攻陽城之遼軍,改武寧軍節(jié)度、同平章事。歷后漢至后周,累官天雄軍節(jié)度,封魏王。入宋,加守太師。太祖天寶二年,移鳳翔節(jié)度。后被劾罷。有謀善戰(zhàn),賞賜悉分給士卒,故人樂為之用。遼人甚畏之,稱為“符王”。
人物簡介
【生卒】:903—976 【介紹】: 宋宋州寧陵人,字義淳。后唐明宗長興間進士。歷仕至后周。入宋,召為諫議大夫,知青州。太祖建隆二年制置晉州榷礬,增課八十余萬緡。乾德初遷刑部侍郎、知鳳翔府,移秦州,轉兵部侍郎,徙知成都府。開寶五年拜參知政事。以戶部尚書致仕。有《歷代紀要》、《切韻拾玉》等。
人物簡介
【介紹】: 五代時密州人。初名鳳,又名忌。好學有文辭,尤長于詩。少為道士,居廬山。嘗畫唐詩人賈島像,晨夕事之。后改儒服。朱守殷鎮(zhèn)汴州,辟為判官。守殷敗死,乃奔吳。李昪建國,遂仕南唐。歷中書舍人,累遷右仆射,至司空。后周世宗征淮南,李璟遣晟奉表請割地納貢,遂留周。世宗數召問江南虛實,不對。會李重進得南唐書,語多不遜,世宗怒,晟遂被害。臨死,整其衣冠,南望金陵而拜曰:“臣惟以死謝。”一說少舉進士,又言系賜自盡。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
忌本名鳳。一名晟。高密人。少為道士。謁后唐莊宗于鎮(zhèn)州。授秘書省著作佐郎。天成初。朱守殷叛。忌為幕客。贊成其事。朱氏誅。匿跡入淮。吳人以偽官授之。周顯德三年署偽司空。奉貢行在。以所言失實。收下獄誅之。
人物簡介
【生卒】:?—953 【介紹】: 五代冀州棗強人。幼讀書,舉童子。既長,兇豪多力,以殺人暴掠為事,吏不能禁。后晉高祖天福中,往投契丹,署為羽林都指揮使。后漢高祖即位,受代歸闕,尋授河陽行軍司馬。后周太祖廣順初,用為宋、亳、宿三州巡檢使。善事人,或使臣經由,靡不厚奉,故得延譽而掩其丑跡。后擢單州刺史,剛忿不仁,得位愈熾,刑獄之間,尤為不道。嘗抑奪人之妻女,又以進奉南郊為名,率斂部民財貨,為人所訟,被削職賜死。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九
鳳。幽州人。仕梁為博州刺史判官。遷鄆州節(jié)度判官。后唐莊宗取鄆州。得鳳。以為扈鑾學士。同光二年授禮部侍郎。天成四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尋罷為安國軍節(jié)度使。清泰初召還。授太子太保。二年卒。
人物簡介
【生卒】:914—986 【介紹】: 宋大名臨清人,字德升。歷仕五代晉、漢、周,有戰(zhàn)功,累官鳳翔節(jié)度使,加檢校太師、西面緣邊副都部署。宋初加兼中書令,復鎮(zhèn)鳳翔。太祖開寶二年,與武行德諸藩鎮(zhèn)入朝侍宴,太祖授意解兵權,次日即罷鎮(zhèn)奉朝請。太宗太平興國中封邠國公。
人物簡介
【生卒】:922—992 【介紹】: 宋濟州任城人,字昭儉。后晉出帝天福中,以父蔭補殿直。后周世宗時為承天軍使。宋太祖乾德中,為引進副使,從王金斌伐蜀。蜀平,擢判四方館事,復入蜀經略諸郡,以防變亂。開寶三年,為劍南十州都巡檢使。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塞河決,平梅山洞蠻。吳越降,為兩浙諸州兵馬都監(jiān),安撫諸郡,知杭州。后歷知延州、大名府、潞州、鳳翔府,為并州兵馬鈐轄,屯夏州,徙石州。以老病乞歸。歷事四朝,所至有治績。斷獄謹慎,寬仁容眾。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938—1006 【介紹】: 宋開封襄邑人,字信臣。張誼子。以蔭補太廟齋郎。后周世宗平淮南,獻《南征賦》、《治民論》,召試授御史臺主簿,棄官而歸。宋太祖建隆二年進士第一。歷右補闕、中書舍人。從太宗征太原,歷任京東、江南轉運使。雍熙三年上《大政要錄》,為開封府推官。坐事貶安州司馬,歷知晉、許、杭、蘇等州。景德初以工部侍郎致仕。善談論,尚氣節(jié)。嘗獻《元元論》,大旨以養(yǎng)民務穡為急,深得真宗嘉賞。全宋詩
張去華(九三八~一○○六),字信臣,開封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進士,拜秘書郎,直史館,擢為右補闕,后知磁、乾二州,選為益州通判,遷起居舍人,知鳳翔府。太宗朝為京東轉運使,歷禮部郎中。真宗朝復拜右諫議大夫,遷給事中,歷知杭州、蘇州。景德元年(一○○四),改工部侍郎致仕。三年卒,年六十九。有集十五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43—994 【介紹】: 宋京兆長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師。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南唐時舉進士不第。宋太祖開寶三年,詣闕上書,言江南可取,以求進用。令送學士院試,賜本科及第,授舒州軍事推官。為向導,征江表,領池州。江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轉運使。太宗朝,歷京西北路轉運使、荊湖轉運使、河北東西路都轉運使,以才干甚得時譽。為戶部使,頻以職事不治,出為西川轉運使。李順軍攻占成都,脫逃走東川。黜知均州而卒。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師。本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開寶中獻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轉運使。太宗朝,歷京西北、荊湖、河北東西等路轉運使,徵拜給事中,遷戶部使。因事貶西川轉運使。李順義軍破成都,離部逃東川,黜知均州而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六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44—1010 【介紹】: 宋河南人,字秉陽。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吉州。端拱中遷樞密直學士。淳化二年拜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四年,罷知秦州,歷按諸寨,撫定羌戎,民感恩畫其像祠之。至道三年,參知政事。真宗咸平初,罷政出知河陽。大中祥符中進戶部尚書。卒謚恭肅。全宋文·卷一○四
溫仲舒(九四四——一○一○),字秉陽,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登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第。端拱初拜右正言。淳化二年擢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四年,罷知秦州,開渭南之地。連知鳳翔、興元、江陵等府。至道三年,拜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咸平初,出知河陽,歷知開封府、天雄軍、河南府。景德中判審官院。大中祥符中官至戶部尚書、判昭文館大學士。三年卒,年六十七,謚恭肅。仲舒敏于應務,與寇準同進,人稱「溫、寇」?!?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六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55—996 【介紹】: 宋開封浚儀人,字世康。薛居正養(yǎng)子。少有勇力,與京師少年追逐,角抵蹴鞠,縱酒不謹。以蔭入官。太宗即位,為右千牛衛(wèi)大將軍。居正卒,盡革故態(tài),涉獵書史。歷知澶州、揚州、河南、鳳翔府。輕財好施,所至有能聲。官終左領軍衛(wèi)大將軍。
人物簡介
【生卒】:945或955—1009 【介紹】: 宋汾州孝義人,字仲謨,一作幼謨。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知青州、知制誥,預修《文苑英華》。累官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坐事貶崇信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復拜右諫議大夫。出知天雄軍,以治河功拜給事中、參知政事。王小波、李順起事,獨數論攻取之策,授川峽都部署前往鎮(zhèn)壓。又為太宗猜忌,事畢改戶部侍郎,罷政事。真宗初累官工部尚書兼御史中丞,復遭貶。景德中拜刑部侍郎,歷知北邊州、軍,再遷戶部侍郎。臨事果斷、孤傲強力。李沅、王旦、王禹偁均為其所識拔。全宋詩
趙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謨,汾州孝義(今屬山西)人。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進士,通判鄂州。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天雄軍。四年除樞密副使(《宋宰輔編年錄》卷二)。端拱元年(九八八)貶崇陽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淳化二年(九九一)起知蔡州,四年召拜參知政事。至道元年(九九五)罷知鳳翔府。真宗即位,遷知陜州。咸平三年(一○○○),召知審官院。景德元年(一○○四)知河陽。徒鎮(zhèn)州。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東都事略》卷三六作五十五),謚景肅?!?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全宋文·卷一○五
趙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謨,汾州孝義(今山西孝義)人。太平興國三年進士,累遷職方員外郎,知制誥,預修《文苑英華》。雍熙四年為樞密副使,遷工部侍郎。以黨胡旦貶行軍司馬。淳化二年,起知蔡州、天雄軍。四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改戶部侍郎,罷政事,知鳳翔府。徙澶、涇、延三州。真宗即位,遷兵部侍郎,知陜州,移知永興軍。召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審官院,加工部尚書。復以事貶行軍司馬。后遷戶部、吏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55—1018 【介紹】: 宋幽州盧龍人,字敏之。陳思讓孫。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知單州,以能政,就改太常丞,入為鹽鐵判官。累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鳳翔府。入拜給事中、知澶州,勤于政事,秩滿,郡民列狀乞留。全宋詩
陳若拙(九五五~一○一八),字敏之,幽州盧龍(今屬河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歷知州府,累遷兵部郎中、河東轉運使。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府。又移知鳳翔府,入拜給事中,出知澶州。天禧二年卒,年六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一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