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王徐應(yīng)劉(王徐應(yīng)劉)
漢 建安 七子中之 王粲 、 徐干 、 應(yīng)瑒 、 劉楨 的并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暨 建安 初,五言騰踴。 文帝 陳思 ,縱轡以騁節(jié), 王 徐 應(yīng) 劉 ,望路而爭驅(qū)?!?/div>
《漢語大詞典》:楊劉體(楊劉體)
即西崑體。 宋 初以 楊億 、 劉筠 等為代表的一派詩體。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一:“我 宋 盛時(shí),首以文章著者 楊億 、 劉筠 ,學(xué)者宗之,號‘楊劉體’。然其承襲晚 唐 、 五代 之染習(xí),以雕鐫偶儷為工,又號曰‘西崑體’?!?/div>
《韻府拾遺 尤韻》:型劉(型劉)
吳萊詩:饗式重型劉。
《國語辭典》:劉備失箸(劉備失箸)  拼音:liú bèi shī zhù
三國蜀劉備初為曹操部下,漢獻(xiàn)帝舅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密詔,勸劉備誅殺曹操。曹操在劉備未有行動(dòng)前,從容的告訴劉備:「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正在進(jìn)食的劉備,震驚得掉了食具。典出《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
《國語辭典》:劉伶病酒(劉伶病酒)  拼音:liú líng bìng jiǔ
晉劉伶嗜酒如命,其妻涕泣勸諫,而伶反戲弄妻子,以醉為樂。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后用以稱人嗜酒、縱酒、醉酒。如:「你切莫如劉伶病酒,將來必定病痛滿身?!?/div>
《國語辭典》:劉全進(jìn)瓜(劉全進(jìn)瓜)  拼音:liú quán jìn guā
戲曲劇目。唐代故事戲。敘述唐太宗游地府還魂后,出榜徵求入冥進(jìn)瓜使者,劉全前往應(yīng)徵。至地府,閻君致謝,欲使還魂而劉告知其妻自縊之事,后閻王放二人回生。但劉妻尸已壞,乃借太宗妹玉英公主之尸還魂,太宗得知而以妹配劉全。
《國語辭典》:劉唐下書(劉唐下書)  拼音:liú táng xià shū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晁蓋義聚梁山泊后,感念宋江的恩惠,遂令劉唐帶著酬金及書信至鄆城答謝。劉唐路遇宋江,完成下書任務(wù)。
《國語辭典》:李劉馬夏(李劉馬夏)  拼音:lǐ liú mǎ xià
南宋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yuǎn)、夏圭四人的合稱。李唐時(shí)間較早,畫風(fēng)為劉、馬、夏所師法,成為南宋畫院主流。對后來明代的浙派和院體山水,影響甚大。也稱為「南宋四家」。
《國語辭典》:劉備借荊州(劉備借荊州)  拼音:liú bèi jiè jīng zhōu
(歇后語)有借無還。劉備初無立身之地,由諸葛亮和魯肅作保,向?qū)O權(quán)暫借荊州,可是借了卻一直不肯歸還。典出《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如:「借錢給他根本就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div>
《國語辭典》:劉阮上天臺(劉阮上天臺)  拼音:liú ruǎn shàng tiān tái
漢明帝永平五年(西元62),劉晨、阮肇二人上天臺山采藥,迷路不得返家。經(jīng)十三日饑渴,采食桃子,才吃數(shù)顆,便止饑且體力充沛。見溪流中有蕪菁葉,甚鮮,復(fù)有胡麻飯一杯流下,二人乃知此地有人家。遂度山,見二女,容顏絕妙,殷勤款待二人。當(dāng)?shù)貧夂虿菽?,常如春日。半年后,因思鄉(xiāng),求歸。至家,子孫皆已歷七世。見《太平廣記。卷六一。天臺二女》。
《國語辭典》:劉海兒金錢墊香爐(劉海兒金錢墊香爐)  拼音:liú hǎi ér jīn qián diàn xiāng lú
(歇后語)各抱一條腿兒。劉海兒為一仙人,傳說劉海戲蟾,此蟾能吐金錢,但只具三只腳,為一三腳蟾。故金錢即指金蟾。香爐有三條腿,以三腳金蟾墊香爐,正好各抱一條腿。全句比喻三個(gè)人一人跟一個(gè)?!?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可巧剩他爺兒三個(gè),咱們姐兒三個(gè)。咱們鬧個(gè)劉海兒的金錢墊香爐──各抱一條腿兒,你瞧這高不高?」
《國語辭典》: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  拼音:liú lǎo lao jìn dà guān yuán
本指清曹雪芹所著小說《紅樓夢》中的鄉(xiāng)村寡婦劉姥姥,進(jìn)入賈府大觀園時(shí),對事事物物無不感到新奇的經(jīng)過情形。見《紅樓夢》第四四回。后比喻人初次到某場所,對事事皆感到新奇,或用來取笑別人沒見過世面。如:「小學(xué)生參觀故宮博物院時(shí),就如同劉姥姥進(jìn)大觀園般,對什么都好奇?!?/div>
《國語辭典》:劉鶚(劉鶚)  拼音:liú è
人名。(西元1857~1909)原名孟鵬,字云搏,后改名為鶚,字鐵云,又字公約,筆名洪都百鍊生,后人稱之為「老殘」,清丹徒人。性格豪爽有奇氣,好結(jié)交朋友,痛棄八股文,卻精通數(shù)學(xué)、醫(yī)學(xué)、水利。曾行醫(yī)經(jīng)商,修筑鐵路,并辦治黃河有功。庚子后,因私售倉粟罪被流放至新疆,病死于迪化。享年五十三歲。著《老殘游記》、《鐵云藏龜》等。
《國語辭典》:劉墉(劉墉)  拼音:liú yōng
人名。(西元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清山東諸城人。乾隆年間進(jìn)士,官至體仁閣大學(xué)士。擅長書法,渾厚雄勁,名滿天下,并工水墨蘆花,兼通經(jīng)史百家。卒謚文清。著《石庵詩集》。
分類:人名公元
《國語辭典》:打前劉海(打前劉海)  拼音:dǎ qián liú hǎi
額上留覆額的短發(fā)?!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四七回:「尤其犯惡打前劉海的人,見了總是要打的。他說這班都是無業(yè)游民,往往有打個(gè)半死的。」
分類:短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