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虛寫(虛寫)
指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與正面實寫相對。作者雖渲染了某些人物,卻不使其出場,只讓讀者覺得它的存在,借以影響著在場人物的命運或結局。例如 曹禺 話劇《日出》中的 金八 , 魯迅 小說《藥》里的 夏瑜 。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這稗官野史,雖説是個玩意兒,其為法,則本一如文章家也;必先分出個正傳附傳,主位賓位,伏筆應筆,虛寫實寫,然后才得有個間架結構?!?/div>
《國語辭典》:編曲(編曲)  拼音:biān qǔ
將一首音樂作品,基本上不脫離原創(chuàng)作的主要骨干與內涵,改編為另一種樂器、人聲編制或擴充與變化其形式。為英語arrangement的意譯。
《漢語大詞典》:詩業(yè)(詩業(yè))
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就。 五代 齊己 《送朱秀才歸閩》詩:“努力成詩業(yè),無謀謁至公?!?/div>
《國語辭典》:封筆(封筆)  拼音:fēng bǐ
作家、畫家不再提筆從事創(chuàng)作。如:「他近來視力衰弱,文思也不復當年,于是打算封筆,不再寫作?!?/div>
《國語辭典》:自度曲  拼音:zì dù qǔ
不依舊譜而自作的新曲。《漢書。卷九。元帝紀。贊曰》:「鼓琴瑟,吹洞蕭,自度曲,被歌聲?!?/div>
《漢語大詞典》:興喻(興喻)
打比方。 漢 王充 論衡·物勢:“興喻,人皆引人事,人事有體,不可斷絶?!?br />指詩歌創(chuàng)作手法的興與比。興為托物言志,喻為取他物作比況。 漢 王符 潛夫論·務本:“詩賦者,所以頌善丑之德,洩哀樂之情也,故溫雅以廣文,興喻以盡意?!?/div>
《漢語大詞典》:詩勛(詩勳)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建樹。 宋 陳師道 《寄亳州何郎中》詩之一:“欲入帝城須帝力,且尋詩社著詩勛?!?/div>
《國語辭典》:戲評(戲評)  拼音:xì píng
評論戲劇的文章。
《國語辭典》:題材(題材)  拼音:tí cái
文學或藝術作品中,表現(xiàn)主題所用的材料。如:「她感情豐富,文筆又好,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成為她寫作的題材?!?/div>
《國語辭典》:小說家(小說家)  拼音:xiǎo shuō jiā
1.九流十家之一?!稘h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涂說者之所造也?!?br />2.稱善于寫小說的作家。
《國語辭典》:作品  拼音:zuò pǐn
文學藝術方面創(chuàng)作的成品。如文章、書畫、雕刻等。
《漢語大詞典》:著墨
猶著筆。指寫作或書畫創(chuàng)作等。 阿英 《漫談〈紅樓夢〉的插圖和畫冊》:“人物的構圖,美麗多姿、輕盈纖小,著墨不多,自具一種吸引人的力量?!?span id="wk60ljb" class="book">《新華月報》1965年第4期:“這些人物雖然著墨不多,卻很動人?!?/div>
《漢語大詞典》:雒書(雒書)
洛書。儒家關于《尚書·洪范》“九疇”創(chuàng)作過程的傳說。雒,通“ 洛 ”。漢書·五行志上:“ 禹 治洪水,賜《雒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眳⒁姟?洛書 ”、“ 河圖洛書 ”。
《漢語大詞典》:劇人(劇人)
從事戲劇創(chuàng)作和演出的人。 聶紺弩 《莎士比亞應該后悔》:“枉拋心力作劇人,真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漢語大詞典》:絕節(jié)(絶節(jié))
猶絕唱。譽稱無與倫比的詩文創(chuàng)作。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三:“絶節(jié)高唱,非凡耳所悲?!?南朝 梁 沈約 《〈梁武帝集〉序》:“興絶節(jié)於高唱,振清辭於蘭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