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判決(判決)  拼音:pàn jué
法院以終結訴訟為目的,而就實體法或程序法上之權利義務關系所為具有拘束力之意思表示,因事件屬性之不同,可分為民事判決、行政判決與刑事判決。
《國語辭典》:判決離婚(判決離婚)  拼音:pàn jué lí hūn
夫妻一方依法定原因(如夫妻之一方,受他方不堪同居的虐待者),向法院訴請而經(jīng)判決準予解消婚姻關系。
《國語辭典》:確定判決(確定判決)  拼音:què dìng pàn jué
法院對民、刑事訴訟案件的判決,如果情況是依法不得上訴,或已過上訴期限,或當事人舍棄上訴,撤回上訴,其判決已發(fā)生確定力,不得再行變更,稱為「確定判決」。
《國語辭典》:不受理判決(不受理判決)  拼音:bù shòu lǐ pàn jué
指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規(guī)定,案件已提起公訴、對被告無審判權等情況時,法院依法認定訴訟關系不發(fā)生或消滅的判決。
《國語辭典》:除權判決(除權判決)  拼音:chú quán pàn jué
一種對于能夠背書轉讓的有價證券遺失后,聲請法院依公示催告程序宣告該遺失票據(jù)無效的救濟措施。
《國語辭典》:判決書(判決書)  拼音:pàn jué shū
法院判決案件所作成的文書。含主文、事實、理由等部分。
《國語辭典》:論定(論定)  拼音:lùn dìng
衡量人、物、事而給予評斷。如:「蓋棺論定」。
《國語辭典》:科斷(科斷)  拼音:kē duàn
定罪、判決?!杜f五代史。卷一四六。食貨志》:「如違省價,買賣之人,依盜鑄錢律文科斷?!埂短坡伞>矶?。名例》「若有馀罪及更犯者,聽以歷任之官當」句下唐。長孫無忌。疏議:「或當罪雖盡而更犯法,未經(jīng)科斷者,聽以歷任降所不至告身,以次當之。」
分類:論處判決
《國語辭典》:判斷(判斷)  拼音:pàn duàn
1.斷定是非曲直、吉兇善惡?!侗饼R書。卷四三。許惇傳》:「惇清識敏速,達于從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斷,見知時人,號為入鐵主簿。」《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這是他們請仙判斷功名大事,我也進去問一問?!?br />2.掌理、主管。宋。陳亮〈彩鳳飛。大立玉〉詞:「這些兒、穎脫處,高出書卷,經(jīng)綸自入手,不了判斷?!乖?。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呂夷簡上云)調(diào)和鼎鼐理陰陽,兩手揩磨日月光,判斷山河揮翰墨,權衡秉政輔朝綱?!?br />3.欣賞。唐。南卓《羯鼓錄》:「嘗遇二月初,詰旦巾櫛方畢,時當宿雨初晴,景色明麗,小殿內(nèi)庭,柳杏將吐,睹而嘆曰:『對此景物,豈得不為他判斷之乎?!弧挂沧鳌概糯颉?。
《國語辭典》:下斷(下斷)  拼音:xià duàn
戲曲結束時對劇情的總結語,或公案劇結束時的斷案語。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這樁事老夫已明知了也,一行人聽我下斷?!乖o名氏《符金錠》第四折:「今日個天下喜事,夫妻團圓,聽我與您下斷?!?/div>
分類:判決
《漢語大詞典》:斷決(斷決)
亦作“ 斷決 ”。
(1).決斷;裁決。禮記·問喪:“故圣人為之斷決,以三日為之禮制也?!?漢 班固 《白虎通·情性》:“義者,宜也,斷決得中也?!?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內(nèi)外盛言 王伾 、 王叔文 專行斷決,日有異説?!?span id="cv308yv"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二回:“ 蔡慶 道:‘哥哥生平最會斷決,量這些小事,有何難哉?’”
(2).決斷事情的魄力。 唐 韓愈 《胡良公墓神道碑》:“及為 富平 尉,一府稱其斷決?!?明 吳承恩 《贈衛(wèi)帥某榮膺選任障詞》:“斷決則寳刀照夜,動光景於吹毛;精神則玉隼橫秋,矯風煙於聳翮?!?br />(3).判案;判決。 漢 王充 論衡·自紀:“斷決知辜,不必 皋陶 ;調(diào)和葵韮,不俟 狄牙 。” 宋 歐陽修 《乞條制催綱司》:“如有違慢,并乞嚴行斷決?!?span id="unkgbxc" class="book">《明史·刑法志一》:“若輒斷決,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論。”《歷史研究》1976年第2期:“規(guī)定由中央指派各地官府統(tǒng)一征收賦稅和斷決民間詞訟?!?br />(4).斷絕。 李大釗 《馬克思與第一國際》:“從此多年, 意大利 實際上和第一國際斷決關系?!眳⒁姟?斷絶 ”。
《國語辭典》:斷絕(斷絕)  拼音:duàn jué
隔斷?!度龂萘x》第一三回:「傕乃移帝后車駕于郿塢,使侄李暹監(jiān)之,斷絕內(nèi)使,飲食不繼,侍臣皆有饑色?!埂都t樓夢》第一八回:「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隨寶釵去了,把前面路徑竟一心斷絕。」
《漢語大詞典》:論決(論決)
(1).判決。《唐律疏議·名例·二罪從重》:“若一罪先發(fā),已經(jīng)論決,餘罪后發(fā),其輕若等,勿論。”《宋史·刑法志一》:“自今凡言處斷、重斷、極斷、決配、朝典之類,未得論決,具獄以聞?!?span id="uboardq"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二年》:“其未允者,宰相復以聞,始命論決?!?br />(2).判處死刑;處決囚犯。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有上封事言 嶺 南流人謀反者,太后遣攝右臺監(jiān)察御史 萬國俊 就按,得實即論決。”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一》:“及論決之日,大風霾雷電?!?/div>
《國語辭典》:問斷(問斷)  拼音:wèn duàn
判決、定案?!毒┍就ㄋ仔≌f。碾玉觀音下》:「既是問斷了,如今也不怕有人撞見,依舊開個碾玉作鋪。」也作「問成」。
《國語辭典》:斷結(斷結)  拼音:duàn jié
了結、結束。《老殘游記》第一六回:「只須老兄寫明云,減半六五之數(shù),前途愿出,兄弟憑此,明日就斷結了?!?/div>
《漢語大詞典》:讞決(讞決)
(1).判斷。 明 危素 《謚文獻黃公神道碑》:“至於剖析異同,讞決是非,多先儒之所未發(fā)。”
(2).判決。 清 戴名世 《〈浙江試牘〉序》:“一則廉潔自持,而疏於讞決,情偽不審,而聽斷失平,是非倒置。”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六:“ 徐公 士林 ,巡撫 蘇州 ,凡讞決,先摘定案大略,牌示於外,而后發(fā)繕文冊?!?/div>
分類:判斷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