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25,分62頁顯示  上一頁  52  53  54  55  56  58  59  60  61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同別二業(yè)
總別二相
煩惱差別五種
分別俱生
分別相
三種分別
展轉分別
轉依位別
轉依義別
總愿別愿
千差萬別
別具只眼
二相別
二種分別真?zhèn)味U相
三寶──別相三寶
同別二業(yè)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同別二業(yè)者:一、同業(yè),二、別業(yè)。
一、同業(yè) 眾生造共同之業(yè)因,謂之同業(yè)。
二、別業(yè) 眾生造殊別之業(yè)因,謂之別業(yè)。
總別二相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一切有為法,有總別之二相。如無常無我之相,則通于一切,謂之總相。如地有堅相,水有濕相,謂之別相。
一、就共同說
一、總別二報 有情之果報有二種:若生于人趣,彼此人類,同一受人界之果報者,曰總報。彼此之眾生,如六根之好丑,壽命之長短,各自分別者,曰別報。
二、同別二業(yè) 眾生為同分之業(yè)因,隨之感同分之果,謂之同業(yè)。如人趣總報,乃一切人之共業(yè)所感而得者也。眾生為殊別之業(yè)因,隨之感各異之果,謂之別業(yè)。如各人苦樂,乃各人之別業(yè)所感而得者也。
二、就各個說
一、引滿二果 引業(yè)所感之果,謂之引果。滿業(yè)所感之果,謂之滿果。
二、引滿二業(yè) 引發(fā)各個總報之業(yè)因曰引業(yè),成滿各個別業(yè)之業(yè)因曰滿業(yè)。
雖辨因果之理,須達總別之道,若但知總而不知別,因果之義亦晦矣。
煩惱差別五種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諸煩惱由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義差別故,說為五種,所謂九結、三縛、隨眠、隨煩惱、十纏,分述如次。
分別俱生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一切惑由生起上說,有分別起與俱生起二種。略云分別俱生。
一、分別起 由邪師邪教邪思維三緣而起之我見邊見等理惑,謂之分別起。言分別者,思量識別諸事理曰分別。是為心心所之自性作用,故以為心心所之異名也。三界之心心所,以虛妄之分別為自性,即妄于無法無我之上,而分別我法也,故稱之為分別之惑。斷此分別之惑,謂之無分別慧。發(fā)智論云:「法歸分別,圣歸涅槃?!谷环謩e說有三種:
一、自性分別 心心所之自性,對于現(xiàn)前之境,而尋求動躍,如眼識之識別色,耳識之識別聲,謂之自性分別,是現(xiàn)量也。
二、計度分別 種種差別之事,猛利思量推度也。
三、隨念分別 追念思惟經歷之事也,此二者限于意識,是比量非量也。
二、俱生起 依無始以來之熏習力,與自身俱生之貪瞋等事惑,不假前分別所起,對于境自然而起者,為俱生起。唯識論曰:「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總之與身俱起,名曰俱生。后橫計生,名分別起。此中分別起,其惑強,卻易斷。俱生起弱,而反難斷。因而于見道先頓斷分別起之惑,次于修道漸漸斷俱生起之惑也。
分別相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百法者,總列一切法之名而已,細分別之,其義甚多甚深。
三種分別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三分別者:
一、自性分別 謂于現(xiàn)在所受諸行自相行分別,此有二:
一、尋伺為體 雜集云:「唯在意識者是也?!?br />二、非尋伺為體 通在八識,唯論及攝論許五識有者是也。
二、隨念分別 謂于昔曾所受諸行追念行分別,尋伺為體,唯在第六。
三、計度 謂于去來今不現(xiàn)見事思搆行分別,此有二:
一、尋伺為體 緣三世境,局在第六。
二、體非尋伺 依思慧立,緣現(xiàn)在境,通在六七二識。
展轉分別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問:「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答:「第八識中,含藏前七識心心所法一切種子。此等種子,熏習生長,乃至成熟,轉變不一。又以此現(xiàn)行互相資助力故,彼彼分別而便得生,何假外緣,方生分別哉!」
轉依位別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轉依位別,略有六種:
一、損力益能轉 謂初二位,由習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凈種功能,雖未斷障種,實證轉依,而漸伏現(xiàn)行,亦名為轉。
二、通達轉 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
三、修習轉 謂修習位,由數(shù)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粗重,漸次證得真實轉依。
四、果圓滿轉 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粗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
五、下劣轉 謂二乘位,專求自利,厭苦欣寂,唯能通達生空真如,斷煩惱種,證真擇滅,無勝堪能,名下劣轉。
六、廣大轉 謂大乘位,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無欣厭,具能通達二空真如,雙斷所知煩惱障種,頓證無上菩提涅槃,有勝堪能,名廣大轉。
轉依義別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
一、能轉道 此復有二:
一、能伏道 謂伏二障隨眠勢力,令不引起二障現(xiàn)行。
二、能斷道 謂能永斷二障隨眠。
二、所轉依 此復有二:
一、持種依 謂根本識,由此能持染凈法種,與染凈法,俱為所依,圣道轉令舍染得凈。
二、迷悟依 謂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凈法,依之得生,圣道轉令舍染得凈。
三、所轉舍 此復有二:
一、所斷舍 謂二障種真無間道,現(xiàn)在前時,障治相違,彼便斷滅,永不成就。說之為舍,彼種斷故,不復現(xiàn)行。妄執(zhí)我法,所執(zhí)我法,不對妄情,亦說為舍,由此名舍遍計所執(zhí)。
二、所棄舍 謂馀有漏劣無漏種,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時,引極圓明純凈本識,非彼依故,皆永棄舍。彼種舍已,現(xiàn)有漏法,及劣無漏,畢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說為舍,由此名舍生死劣法。
四、所轉得 此復有二:
一、所顯得 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凈,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圣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凈法界。
二、所生得 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圣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xù),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
總愿別愿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總愿別愿者:
一、總愿 四弘誓是總愿。
二、別愿 如藥師之十二愿。千手觀音之六愿及十愿。普賢之十愿。彌陀之四十八愿。釋迦之五百愿。誓愿之力,亦曰本愿力。智度論曰:「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愿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
千差萬別
【俗語佛源】
「差別」與「平等」相對,本是佛教教義中的一個范疇。后禪宗將「差別」衍為「千差萬別」,謂天地間的萬物品類繁多,區(qū)別很大。如《景德傳燈錄·文遂》:「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弧挂庵^「千差萬別」與「平等無異」是同一本體,「差別」即「平等」。莊子也說過:「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平?!挂矊懽鳌溉f別千差」。如《五燈會元:寶峰文禪師法嗣》:「四天之下,萬別千差。一時明了,便能握金剛王寶劍,七縱八橫,受用自在,豈不快哉!」俗語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而身心所從來,又有遺傳、時代、周圍、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門,千差萬別?!梗ɡ蠲鳈啵?。
別具只眼
【俗語佛源】
另有一番獨特的眼力與高超的見解,與眾不同,俗謂之「別具只眼」。如宋·楊萬里《送彭元忠》詩:「近來別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關?!埂竸e具只眼」,顧名思義,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書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羅(Mahesvara)豎生在額頭上的那只「頂門眼」。《大智度論》卷二描繪道:「摩醯首羅天,秦(漢)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騎白牛?!股裨捴小腹嗫诙缮瘛沟娜谎鄣男蜗?,當源于此。那只「頂門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論》卷五)。意即超塵脫俗、非同一般的。(李明權)
二相別
【三藏法數(shù)】
(出析玄記)
〔一、自相別〕,相即相狀。謂如身是身自相,于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塵各別故。如受是受自相,于此受中,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各別故。如心是心自相,于此心中,有眼等六識各別故。如法是法自相,于此法中,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觀身以不凈為自相,觀受以苦為自相,觀心以無常為自相,觀法以無我為自相,故名自相別。(身受心法即四念處。身謂己身,受謂領納諸事,心謂第六識,法謂善惡等法。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二、共相別〕,謂但約苦、空、無常、無我四種行相,于身受心法上,共有名為共相。而言別者,如觀身為苦時,不能觀空、無常、無我;乃至觀身為無我時,不能觀苦、空、無常。觀身既爾,觀受心法行相亦然,故名共相別。
二種分別真?zhèn)味U相
【三藏法數(shù)】
(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一、辨邪偽禪發(fā)相〕,謂修禪之人,于禪定中,或覺自身如縛如壓,或時身輕欲飛,或歡喜躁動,憂愁悲思,如是種種邪偽之相,與禪俱發(fā)。心若愛著,即與鬼法相應,多失心顛狂。是故修禪定者,于此諸相,即當一心寂靜,辨其邪偽,知彼虛誑,不愛不著,則自然滅謝,是為辨邪偽禪發(fā)相。
〔二、辨真正禪發(fā)相〕,謂修禪之人,于禪定中,端心正念,離諸昏散,但覺身心安隱,泯然虛豁,空明清凈,寂靜無為,而與正定相應。如前所說一切邪偽之相,了無所見,是為辨真正禪發(fā)相。
三寶──別相三寶
【三藏法數(shù)】
(亦名別體三寶,出釋氏要覽)
謂佛法僧各各相別不同,故名別相三寶。
〔一、佛寶〕,謂佛初于菩提樹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說華嚴經時,現(xiàn)為盧舍那尊特之身,是為佛寶。(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盧舍那,華言凈滿。)
〔二、法寶〕,謂五時所說大乘小乘經律論藏,是為法寶。(五時者,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也。)
〔三、僧寶〕,謂稟佛教法,修因得果,即聲聞、緣覺、菩薩,是為僧寶。(聲聞因聞佛聲教而得悟道;緣覺因觀十二因緣而得覺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隨疏演義鈔并三寶章)
別相者,謂三寶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別相三寶也。
〔一、佛寶〕,謂佛具十身名相,差別不同,故名佛別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莊嚴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寶〕,謂佛說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別相也。(教即經教,理即性理,行即行業(yè),果即果位也。)
〔三、僧寶〕,謂文殊、普賢諸大菩薩乃至三賢、十圣,各各修證地位不同,故名僧別相也。(三賢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也;十圣者,十地菩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