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南陔
詩·小雅篇名。六笙詩之一,有目無詩。《南陔》、《白華》《華黍》為前三篇,是燕饗之樂。詩·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養(yǎng)也;《白華》,孝子之絜白也;《華黍》,時和歲豐,宜黍稷也。有其義而亡其辭?!?span id="dacjf60" class="book">《儀禮·鄉(xiāng)飲酒禮》:“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樂《南陔》、《白華》、《華黍》?!焙笥脼榉铕B(yǎng)和孝敬雙親的典實。《文選·束晳〈補亡詩〉》:“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李善 注:“循陔以采香草者,將以供養(yǎng)父母?!?唐 楊炯 《幽蘭賦》:“叢蘭正滋,美庭幃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宋 蘇軾 《送程建用》詩:“空餘南陔意,太息北堂冷?!?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忍菴先生》:“今吾兒邀天之幸,得上公車,稍可伸北闕南陔之思矣。”
《國語辭典》: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  拼音:dào dé jīng
春秋時老聃所撰老子的別名。參見「老子」條。
《漢語大詞典》:界溝
把舌頭的前三分之二與后三分之一分開的V形溝,它容納輪廓乳頭
心臟右心房外邊的淺溝
《國語辭典》:快活三  拼音:kuài huó sān
1.胖子。宋。張知甫〈可書〉:「鄧知剛?cè)未疲剀娖鞅O(jiān)。形貌魁偉,每以橫金衒眾,未嘗衣衫。京師諺曰:『不著涼衫,好個金棱快活三?!簧w一時目肥人為快活三也?!?br />2.曲牌名。北曲入中呂宮,管色配小工調(diào)或尺字調(diào)。
《國語辭典》:犬儒學派(犬儒學派)  拼音:quǎn rú xué pài
西元前三八○年,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弟子安諦斯提尼斯(Antisthenes)在雅典成立的哲學派別。倡言福德合一,有德即幸福,以簡單的物質(zhì)生活自甘,藉苦行達于主善,人嘲之為「犬儒學派」。也稱為「西尼克學派」。
《國語辭典》:巨石文化  拼音:jù shí wén huà
屬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之一。約從西元前三千年至西元前一千四百年。分布于歐洲大西洋沿岸、中國東北、日本、韓國及印度等地。以巨石建筑的古代墳墓、祭場、石甕及石環(huán)等為特徵。
《國語辭典》:孔雀王朝  拼音:kǒng què wáng cháo
古印度旃陀羅及多于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趕走外族部隊,統(tǒng)一印度北部,建立一個專制集權國家。傳至阿育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死后,帝國便逐漸衰亡。
《國語辭典》:斯多噶學派(斯多噶學派)  拼音:sī duō gé xué pài
古希臘羅馬時代哲學的一派。盛行于西元前四世紀至西元前三世紀間,由芝諾(Zeno)創(chuàng)始。混合早期希臘哲學、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思想,將哲學分成理則學、物理學和倫理學三部分,以倫理學為重心。主張德性高過一切,必須克己禁欲。
《國語辭典》:歷代名畫記(歷代名畫記)  拼音:lì dài míng huà jì
書名。唐張彥遠撰,十卷。前三卷通論畫學,并談及用筆、鑒識、跋尾等理論;后七卷則述歷代畫家傳略軼事。是中國古代畫史要籍。
《國語辭典》:印度希臘式(印度希臘式)  拼音:yìn dù xī là shì
西元前三二七~前二三年間,亞歷山大東征,建王國于印度后,希臘文化與印度原有佛教文化融合所形成的藝術形式。后隨佛教的傳布,流行于中國,唐代雕塑的佛像多為此式。
《國語辭典》:易學象數(shù)論(易學象數(shù)論)  拼音:yì xué xiàng shù lùn
書名。清黃宗羲撰,六卷。前三卷論《河圖》、《洛書》等,稱為「內(nèi)篇」;后三卷論《太玄》、《乾鑿度》等,稱為「外篇」。
《國語辭典》:安達西德(安達西德)  拼音:ān dá xī dé
Antalcidas
人名。生卒年不詳。斯巴達外交家。西元前三九三年出使波斯,欲藉外援征服雅典。前三八七年科林斯戰(zhàn)役后,與波斯諦結(jié)安達西德條約。
《國語辭典》:新喜劇(新喜?。 ?span id="lya0qm6" class='label'>拼音:xīn xǐ jù
西元前三至四世紀,希臘地區(qū)因舊喜劇沒落,因而興起的新形式喜劇。它對當時的雅典社會,特別是對常見的家庭生活,提出一種溫和的諷諭。雖未如實的描寫當時的生活,卻真實的反映了那個時代商人階級的幻滅精神和對道德問題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
《漢語大詞典》:敦煌變文集
今人王重民等編。八卷。前三卷為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四至六卷為佛經(jīng)故事,卷七為押座文和其他短文,卷八為搜神記《孝子傳》。系根據(jù)一百八十七種敦煌寫本整理而成,共包括八十七種作品。是研究敦煌變文的重要參考書。
《漢語大詞典》:藏頭詩
一名“藏頭格”。雜體詩名。有三種說法:(1)作律詩時前三聯(lián)都寫所寓之景和情,至末聯(lián)才點明題意。(2)將詩句頭一字暗藏在每句的最后一字中。(3)將所言的事分別藏在詩句的頭一字。如《水滸傳》中吳用題盧俊義宅中詩,就在四句的首字暗藏“盧俊義反”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