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37,分96頁顯示  上一頁  72  73  74  75  76  78  79  80  81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十力
十力明
十力教
十力經(jīng)
十力迦葉
十力無等尊
十力尊
十六大力
十善戒力
十種神力
十種智力

三力
五力
六力
十力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如來之十力也。一、知覺處非處智力,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業(yè)報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yè)報之智力也。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禪定及八解脫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眾生根性之勝劣與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種種界智力,于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間天上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yè)緣無障礙之智力也。九、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宿命又知無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于一切妄惑馀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論二十五,俱舍論二十九。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佛及菩薩所具十種之力用也。說(參見:本)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指如來所具有的十種力用;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業(yè)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yè)報的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yè)緣而無障礙的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于一切妄惑馀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的智力。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三藏法數(shù)云:
一、知是處非處智力 謂如來于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yè),即知定得樂報,名知是處。若作惡業(yè),得受樂報,無有是處,名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故名知是處非處智力。
二、知過去未來現(xiàn)在智力 謂如來于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業(yè)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故名知過現(xiàn)未來業(yè)報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梵語三昧,華言正定,謂如來于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故名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 謂如來于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故名知諸根勝劣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 謂如來于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故名知種種解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 謂如來于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故名知種種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謂如來于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故名一切至處道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 謂如來證知天眼清凈,見諸眾生,死時生時,端正丑陋,善惡業(yè)緣,皆悉無礙,故名知天眼無礙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 謂如來于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命,如實遍知,故名知宿命無漏智力。
十、知永斷習(xí)氣智力 謂如來于一切惑馀習(xí)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故名知永斷習(xí)氣智力。
十力明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佛之十力與十明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佛的十力與十明。
十力教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佛有十力,故總稱佛教曰十力教。西域記七曰:「有十事違十力教。」
十力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唐勿提犀魚譯。
十力迦葉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Das/abalaka%s/yapa,又名婆敷迦葉,五比丘之一也。
【三藏法數(shù)】
梵語迦葉,又云婆敷(無翻),亦佛之舅氏。非大迦葉,亦非三迦葉也。(大迦葉,即摩訶迦葉。三迦葉,即優(yōu)樓頻羅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也。)
十力無等尊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佛具十力三界無與等者,故稱十力無等尊。
十力尊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如來具十智力故稱為十力尊。增一阿含經(jīng)十三曰:「歸命十力尊,圓光無塵翳?!?/div>
十六大力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佛趣阿耨達龍王之請,為說無欲之法,使諸菩薩修諸清凈行,當(dāng)?shù)么耸罅?,調(diào)攝身心,而化諸眾生也。一、志力,菩薩心志,善總持一切諸佛所說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薩心意與佛之所行同。于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三、行力,菩薩能以精進之行,通達一切諸法甚深之法義,名為行力。四、慚力,菩薩能以慚愧之故,遠離一切罪業(yè),興同起種種善法,名為慚力。五、強力,菩薩于一切障難中能堅忍而不為非行,名為強力。六、持力,菩薩于所受之法,悉能演說開導(dǎo),而無遺忘,名為持力。七、慧力,菩薩有大智慧,照了諸法皆空,千億魔兵,不能惱之。名為慧力。八、德力,菩薩修無欲行,具諸功德,離諸染著,名為德力。九、辯力,菩薩有大辯力,于百千劫隨解諸法,所說無礙,名為辯力。十、色力,菩薩色相端正,若帝釋梵天及四天王至菩薩所,一見之頃,黯然無色,名為色力。十一、身力,菩薩之身,堅固清凈,猶如金剛,火不能燒,刀不能斷,于外道中最高特勝,名為身力。十二、財力,菩薩于眾珍寶隨所念愿應(yīng)時即至,名為財力。十三、心力,菩薩知諸眾生性欲,能一其心順而化之,名為心力。十四、神足力,菩薩化導(dǎo)眾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現(xiàn)神變,度脫之,名為神通力。十五、弘法力,菩薩于諸佛之法能廣為一切眾生宣說,使眾生聞之而不斷絕,信受奉行,等除眾苦,名為弘法力。十六、降魔力,菩薩修習(xí)禪定,承順佛旨,能伏眾魔,名為降魔力。見三昧弘道廣顯定意經(jīng)二。
【三藏法數(shù)】
(出三昧弘道廣顯定意經(jīng))
佛赴阿耨達龍王請,為說無欲法,令諸菩薩修于清凈之行,當(dāng)?shù)么耸罅?,調(diào)攝身心而化眾生也。(梵語阿耨達,華言無熱惱。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一、志力〕,謂菩薩心志,善能總持諸佛一切所說之法,化導(dǎo)眾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謂菩薩心意,同佛所行,于諸眾生,未得度者,悉愿度脫,是名意力。
〔三、行力〕,行即進趣之義。謂菩薩能以精進之行,通達一切所說甚深法義,是名行力。
〔四、慚力〕,謂菩薩以能慚愧,故遠離一切罪行,興起種種善法,是名慚力。
〔五、強力〕,謂菩薩于一切障難之中,而能堅忍不為非行,是名強力。
〔六、持力〕,謂菩薩于所受持之法,悉能宣演開導(dǎo),而無遺忘,是名持力。
〔七、慧力〕,謂菩薩有大智慧,照了諸法皆空,雖億千魔兵而不能惱,是名慧力。
〔八、德力〕,謂菩薩修無欲行,具諸功德,離諸染著,是名德力。
〔九、辯力〕,謂菩薩有大辯才,于百千劫,隨解諸法,所說無礙,是名辯力。(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
〔十、色力〕,謂菩薩色相端正,若帝釋、梵王及四天王詣菩薩所,一見之頃,黯然無色,是名色力。(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言帝釋者,華梵雙舉也。梵王,即大梵天王也。四天王者,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也。)
〔十一、身力〕,謂菩薩之身,堅固清凈,猶如金剛,火不能燒,刀不能斷,于外道中最勝獨尊,是為身力。
〔十二、財力〕,謂菩薩于眾珍寶,隨所念愿,應(yīng)時即至,是名財力。
〔十三、心力〕,謂菩薩知諸眾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順化之,是名心力。
〔十四、神足力〕,謂菩薩化導(dǎo)眾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現(xiàn)神變,而度脫之,是名神足力。
〔十五、弘法力〕,謂菩薩于諸佛法,能廣為一切眾生宣說,使其聞之,而不斷絕,信受奉行,等除眾苦,是名弘法力。
〔十六、降魔力〕,謂菩薩修習(xí)禪定,承順佛旨,能伏眾魔,是名降魔力。
十善戒力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與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有此功力,謂之十善戒力。
十種神力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神力)
神力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曰神通力。神為妙用不測之義,通為通融自在之義,力為力用之義。謂不測之妙力變,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為定力所生屬于慧。在如來之四智五智,屬于成所作智。法華經(jīng)序品偈曰:「諸佛神力,智慧希有?!?參見:通)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神通力。
十種智力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十智與十力也。(參見:智及力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十智與十力。(參見:十智)與(參見:十力)
十智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大小乘說十智。(參見:智)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于小乘立十智,以攝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見諦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與煩惱相應(yīng),故稱有漏智。二法智,證欲界苦集滅道之智也。三類智,證上二界苦集滅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諦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諦之智也。六滅智,知上下界滅諦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諦之智也。法智已下之六智,皆無漏智也。是為上之八智,但異其分類之法耳。八他心智,知他人心之智也。九盡智,既斷盡一切煩惱,則知我既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即斷盡煩惱時所生之自信智也。十無生智,是限于利根羅漢所有之智也,既知斷證修之事畢,更無知斷證修之事,故云無生。自覺此無生而知我不再知斷證修之智也。鈍根之羅漢,有更退沒而再要知斷證修者,則不能具此智。見俱舍論二十六?!居帧看蟪苏f如來所具之十智:一三世智,于三世法通達圓明之智也。二佛法智,通達一切佛法說法度生之智也。三法界無礙智,知一切眾生本具法界之體事理融通不相障礙之智也。四法界無邊智,知眾生色心諸法充滿一切而無邊際也。五充滿一切世界智,如來從定起廣大妙用周遍充滿于世間之智也。六普照一切世間智,如來有大智慧光明普照了無量世界之智也。七住持一切世界智,如來有大神力,住持世界,攝化一切眾生之智也。八知一切眾生智,如來知一切眾生善惡因緣之智也。九知一切法智,如來既知所化眾生,復(fù)知能化諸法之智也。十知無邊諸佛智,如來出現(xiàn)于無邊諸佛世間而知說法教化一切眾生事之智也。見華嚴(yán)經(jīng)十六。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小乘以十智,攝一切之智:
一、世俗智 有漏之智,不能出離生死,是曰世俗智。
二、法智 欲界四諦下苦法等智,是曰法智。
三、類智 上二界四諦下苦類等智,是曰類智。
四、苦智 觀苦諦得無漏智,是曰苦智。
五、集智 觀集諦得無漏智,是曰集智。
六、滅智 觀滅諦得無漏智,是曰滅智。
七、道智 觀道諦得無漏智,是曰道智。
八、他心智 知有漏無漏心心所法,是曰他心智。
九、盡智 謂見苦乃至修道已所得,是曰盡智。
十、無生智 謂既見苦已不復(fù)更見等,是曰無生智。
十力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如來之十力也。一、知覺處非處智力,處者道理之義,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業(yè)報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yè)報之智力也。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知諸禪定及八解脫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諸根勝劣智力,知眾生根性之勝劣與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種種界智力,于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同而如實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間天上八正道之無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yè)緣無障礙之智力也。九、知宿命無漏智力,知眾生宿命又知無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于一切妄惑馀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論二十五,俱舍論二十九。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佛及菩薩所具十種之力用也。說(參見:本)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指如來所具有的十種力用;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業(yè)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yè)報的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yè)緣而無障礙的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斷習(xí)氣智力,于一切妄惑馀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的智力。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三藏法數(shù)云:
一、知是處非處智力 謂如來于一切因緣果報,審實能知。如作善業(yè),即知定得樂報,名知是處。若作惡業(yè),得受樂報,無有是處,名知非處。如是種種,皆悉遍知,故名知是處非處智力。
二、知過去未來現(xiàn)在智力 謂如來于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業(yè)緣果報生處,皆悉遍知,故名知過現(xiàn)未來業(yè)報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梵語三昧,華言正定,謂如來于諸禪定,自在無礙,其淺深次第,如實遍知,故名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 謂如來于諸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皆實遍知,故名知諸根勝劣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 謂如來于諸眾生,種種欲樂,善惡不同,如實遍知,故名知種種解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 謂如來于世間眾生,種種界分不同,如實遍知,故名知種種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謂如來于六道有漏行所至處,涅槃無漏行所至處,如實遍知,故名一切至處道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 謂如來證知天眼清凈,見諸眾生,死時生時,端正丑陋,善惡業(yè)緣,皆悉無礙,故名知天眼無礙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 謂如來于種種宿命,一世乃至百千萬世,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飲食,苦樂壽命,如實遍知,故名知宿命無漏智力。
十、知永斷習(xí)氣智力 謂如來于一切惑馀習(xí)氣分,永斷不生,如實遍知,故名知永斷習(xí)氣智力。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力用也,梵語,么攞Bala。
三力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佛之威力,二、三昧之力,三、行者之本功德力。此三力和合,能于定中見佛謂之般舟三昧。般舟譯作佛立。見止觀二。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大日經(jīng)悉地出現(xiàn)品曰:「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及與法界力,周遍眾生界。」以此偈中說三力故稱為三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緣也。二、如來加持力,即如來之加持,是他緣也。三、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內(nèi)因也。此內(nèi)外自他之因緣和合而成辦業(yè)事。大日經(jīng)疏十一曰:「以我功德力故,以如來加持力故,以法界平等力故,以此三緣合故,則能成就不思議業(yè)也?!埂居帧恳?、慧眼力,明法藥也。二、法眼力,知病障也。三、化導(dǎo)力,應(yīng)病授藥使得服行也。見止觀五?!居帧恳弧⒎鹜?,二、三昧力,三、行者本愿功德力。見教行錄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來加持力,即如來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眼力、法眼力、化導(dǎo)力。3。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愿功德力。
五力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說(參見:本)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五種之魔力也,即五塵是。止觀輔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謂五塵,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謂不放逸?!埂居帧浚麛?shù))三十七道品之一。信、精進、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長,有治五障之勢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長,破諸邪信者。二、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者。三、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者。四、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者。五、慧力,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者。見法界次第中之下。智度論十九曰:「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是名為力?!褂衷唬骸柑炷獾啦荒茏鑹?,是名為力。」梵語出名義大集四一。【又】一、定力,一切禪定之力。二、通力,一切神通之力,是定力之結(jié)果也。三、借識力,色界二禪天以上,總無眼等五識,若有必用,則得以通力自由起初禪天之五識,謂之借識力。四、大愿力,佛菩薩之大誓愿力。五、法威德力,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種之力,不可思議,非現(xiàn)比二量之境界,故唯識論中以之決一切諸法性相,獨不判此五力。宗鏡錄四十八曰:「有五力唯識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識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褂郑磺型χ?,中有之業(yè)通力最強,此五力亦不能遮止之,故謂之五力不可到。見三藏法數(shù)二十五。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五根堅固發(fā)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精進力是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荒盍κ悄罡鲩L,能破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慧力是慧根增長,能破三界之諸惑。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五力者謂信、進、念、定、慧之五根增長,有治五障之勢力也。止觀輔行問云:「名同于根。何須更立?」答:「善根雖生,惡猶未破,更須修習(xí),令根增長。根成惡破,復(fù)名為力?!?br />一、信 信力,謂信根增長破諸邪信也,又謂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長,則能遮諸煩惱,不為偏小諸疑所動,故名信力。
二、進 進力,謂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也。又進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時,若精進根增長,則能除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法,是為精進力。
三、念 念力,謂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也。又謂念于正道及助道法,若念根增長,則能破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功德,是名念力。
四、定 定力,謂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也。又謂攝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發(fā)諸事理禪定,是名定力。
五、慧 慧力,謂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也。又謂四念處之慧,照了一切諸 法,若慧根增長,則能除一切邪妄之執(zhí),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止觀輔行問云:名同于根,何須更立?答:善根雖生,惡猶未破,更須修習(xí),令根增長。根成惡破,復(fù)名為力。
〔一、信力〕,謂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長,則能遮諸煩惱,不為偏小諸疑所動,故名信力。
〔二、精進力〕,謂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時,若精進根增長,則能除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法,是為精進力。
〔三、念力〕,謂念正道及助道法,若念根增長,則能破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為念力。
〔四、定力〕,謂攝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發(fā)諸事理禪定,是為定力。(事理禪定者,事即色界、無色界、禪定也。理即聲聞等依理修習(xí)所發(fā)禪定是也。)
〔五、慧力〕,謂四念處之慧,照了一切諸法,若慧根增長,則能除一切邪妄之執(zhí),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三藏法數(shù)】
力即力用,謂能破惡成善也。一、信力,謂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也。二、精進力,謂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事也。三、念力,謂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也。四、定力,謂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fā)諸禪定也。五、慧力,謂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發(fā)真無漏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思惑者,分別曰見惑,貪愛曰思惑也。真無漏者,謂阿羅漢斷見、思惑盡,不漏落三界生死,異于初果等,故名真也。)
六力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小兒以啼泣為力。二女人以瞋為力。三國王以憍豪為力。四羅漢以精進為力。五諸佛以大慈為力。六比丘以忍辱為力。見增一阿含經(jīng)三十一。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力用有六種。(參見:力)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力用也,梵語,么攞B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