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8詞典 1分類詞匯 57
《漢語大詞典》:誘勸(誘勸)
(1).誘導(dǎo)勉勵。 漢 蔡邕 《為陳留太守上孝子》:“舅 偃 誘勸,哽咽益甚。” 宋 王安石 《廣西轉(zhuǎn)運使孫君墓碑》:“召吏民子弟之秀者,親為據(jù)案講説,誘勸以文藝。”
(2).勸說。 楊朔 《征塵》:“他的盅里斟滿酒,眼前放著菜,可是他不吃不喝,眼珠直瞪著前方,并不理會胖子的一再誘勸。”
《漢語大詞典》:誘說(誘説)
勸說。宋書·何尚之傳:“時三方興義,將佐家在都邑, 劭 悉欲誅之。 尚之 誘説百端,并得免。”新唐書·列女傳·殷?;奁薹饨k:“賊悅 封 色,欲取之,固拒。賊誘説萬詞,不答。”《元典章·兵部一·正軍》:“ 蒙古 漢 軍駈軍逃竄者,圣旨到日,限一百日出,與免本罪,限外不行出首者,各處官司嚴加緝捉,得獲,發(fā)付本使誘説?!?/div>
分類:勸說
《國語辭典》:攛斷(攛斷)  拼音:cuān duàn
1.搬弄。宋。史達祖。慶清朝〈墜絮孳萍詞〉:「賦得送春詩了,夏帷攛斷綠陰成?!乖@詈霉拧稄埳蠛!返谝徽郏骸高扪窖?,偏似那織金梭攛斷錦機聲?!?br />2.慫恿。元。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我,我,我攛斷的上了竿;你,你,你掇梯兒著眼看?!乖?。曾瑞〈蝶戀花。夜月樓頭橫玉管套。喬牌兒〉曲:「添鹽添醋人攛斷,剛挨了少半碗?!?br />3.催逼。元。劉時中〈水仙操。湖山堂下鬧竿兒〉曲:「朝來風(fēng)雨催春事,把鶯花攛斷死?!乖埧删谩辞褰?。杜鵑幾聲煙樹暖〉曲:「杜鵑幾聲煙樹暖,風(fēng)雨相攛斷?!?br />4.配合演奏。元。石君寶《紫云庭》第一折:「你覷波,比及攛斷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乖?。無名氏〈一錠銀。富貴常教造物瞞〉曲:「傀儡棚當時火伴,鼓兒笛兒休攛斷?!?/div>
《漢語大詞典》:進勸(進勸)
猶勸說。 漢 王符 潛夫論·明暗:“ 周章 至 戲 乃始駭, 閻樂 進勸乃后悔,不亦晚矣!”《筆生花》第六回:“兩位姨娘同進勸,三小姐,一聲悲嘆又開言?!?/div>
分類:勸說
《國語辭典》:說念(說念)  拼音:shuō niàn
說。元。楊文奎《兒女團圓。楔子》:「何須你簸揚我貪杯酒浸頭,則你那閒言語說念的春風(fēng)樹點頭。」
分類:絮叨勸說
《漢語大詞典》:曉說(曉説)
勸說。后漢書·班超傳:“兵到 尉犁 界,而遣曉説 焉耆 、 尉犁 、 危須 。” 晉 袁宏 后漢紀·光武帝紀一:“臣 顯 愿質(zhì) 守 俱東,曉説其子。”
分類:勸說
《漢語大詞典》:哄慫(哄慫)
勸說。 楊朔 《洗馬兵》卷上六:“﹝ 梁家龍 ﹞好言好語跟小孩絮絮叨叨談了半天,哄慫孩子走。”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 姚志蘭 嗤地笑了,又笑著哄慫 武震 說:‘你讓我去吧,好不好?’”
分類:勸說
《國語辭典》:一說(一說)  拼音:yī shuō
1.一次談話?!段倪x。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五》:「片言而求三輔,一說而定五州?!埂段倪x。曹植。與楊德祖書》:「魯連一說,使終身杜口?!挂沧鳌敢徽f兒」。
2.一種說法。如:「有此一說?!?/div>
《國語辭典》:招安  拼音:zhāo ān
1.招降安撫?!顿Y治通鑒。卷二五九。唐紀七十五。昭宗景福元年》:「故大軍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埂度龂萘x》第九三回:「吾今饒汝性命,汝肯招安姜維否?」也作「招撫」。
2.收買。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兀的那小妮子,眼見得受了招安了也!」
《國語辭典》:口舌  拼音:kǒu shé
1.說話的器官?!兑捉?jīng)。說卦》:「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br />2.勸說,交涉時的言語、言辭。《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咱非六國愚主,怎被你口舌所能搖撼?」
3.言語上的爭吵、爭執(zhí)?!度辶滞馐贰返谝黄呋兀骸肝沂莻€良善人家,從不曾同人口舌,經(jīng)官動府。」
4.談?wù)?、評論?!都t樓夢》第七七回:「這才乾凈,省得旁人口舌?!?/div>
《國語辭典》:游說(游說)  拼音:yóu shuì
勸說別人采納其意見、主張。《史記。卷六九。蘇秦傳。太史公曰》:「蘇秦兄弟三人,皆游說諸侯以顯名,其術(shù)長于權(quán)變?!埂度龂萘x》第一○回:「公雖為陶謙游說,其如吾不聽何?」也作「游說」。
《國語辭典》:游說(遊說)  拼音:yóu shuì
以言語說動他人,使他聽從自己的主張。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詩:「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埂度辶滞馐贰返谝蝗兀骸钢v到戰(zhàn)國時,以游說做官;所以孟子歷說齊梁,這便是孟子的舉業(yè)。」也作「游說」。
《漢語大詞典》:開說(開説)
(1).進言;陳述。呂氏春秋·壅塞:“今自以賢過於 堯 舜 ,彼且胡可以開説哉?”新唐書·劉文靜傳:“將發(fā),恐 唐公 不從, 文靜 謀因 裴寂 開説,于是介 寂 以交王,遂得進議?!?span id="nv6yqsf"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四三回:“ 子敬 開説大計,正與吾見相同?!?br />(2).引申為闡發(fā)解說。 唐 呂巖 《與潭州智度寺慧覺》詩:“請師開説西來意,七祖如今未有人?!?br />(3).開脫辯解。 宋 蘇軾《論行遣蔡確札子》:“今來非敢為 確 開説,但以此事所係國體至重,天下觀望二圣所為,若行遣失當,所損不小。” 清 任泰 《質(zhì)疑》:“述往事,可以 呂相 自言;陳今事,理合代君開説?!?br />(4).方言。開導(dǎo);勸說。如:他心眼兒窄,你得經(jīng)常開說他。
《國語辭典》:諷諭(諷諭)  拼音:fèng yù
諷諫告諭?!段倪x。班固。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
《國語辭典》:唇舌(脣舌)  拼音:chún shé
1.比喻口才?!稘h書。卷九二。游俠傳。樓護傳》:「谷子云筆札,樓君卿唇舌?!?br />2.言語?!度辶滞馐贰返谝凰幕兀骸笧檫@件事,不知費了多少唇舌!」
《漢語大詞典》:說諭(説諭)
勸說曉喻。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四年:“ 突厥 既亡, 營州 都督 薛萬淑 遣 契丹 酋長 貪沒折 説諭東北諸夷, 奚 、 霫 、 室韋 等十餘部皆內(nèi)附?!?span id="zcor11e"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四年》:“及 儉 徙 勝州 都督,州司奏 思結(jié) 將叛,詔 儉 往察之。 儉 單騎入其部落説諭,徙之 代州 ,即以 儉 檢校 代州 都督, 思結(jié) 卒無叛者。”
喜悅愉快。《漢書·杜鄴傳》:“將軍宜承順圣意,加異往時,每事凡議,必與及之,指為誠發(fā),出於將軍,則孰敢不説諭?” 顏師古 注:“言此之意指皆出忠誠,彼必和悅,無憂乖異也。説讀曰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