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包兒(包兒)  拼音:bāo ér
1.包裹成件的東西。
2.包子。如:「肉包兒」、「菜包兒」?!督鹌棵贰返谒亩兀骸肝鏖T慶只吃了一個(gè)包兒,呷了一口湯?!?/div>
《國語辭典》:出籠(出籠)  拼音:chū lóng
1.從蒸籠里取出。如:「這是剛出籠的燒賣,還熱騰騰的?!?br />2.脫離籠子。如:「出籠鳥」。《紅樓夢》第五八回:「當(dāng)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鳥出籠,每日園中游戲?!?br />3.顯露。如:「他耍寶、模仿的本領(lǐng)出籠后,立刻博得滿堂喝采。」
《漢語大詞典》:大包
(1).指宇宙。 唐 韓愈 《苦寒》詩:“芒碭大包內(nèi),生類恐盡殲。” 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方崧卿 曰:“大包,以宇宙言也?!?br />(2).突起的大疙瘩。 左鄰 《金鈴段》:“他早晚要把釘子碰,碰個(gè)大包就不輕!”
(3).食品名。比較大的包子。有餡,用發(fā)面做皮,包成后蒸熟。
《國語辭典》:蒸食  拼音:zhēng shí
1.將食物蒸熟食用?!墩f文解字。草部》:「堇:草也。根如薺,葉如細(xì)柳,蒸食之甘?!贡饼R。賈思協(xié)《齊民要術(shù)。卷三。蔓菁》:「甘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籍口,何必饑饉?」
2.用蒸的方法來烹調(diào)的食物。如饅頭、包子、蒸餃等?!都t樓夢》第四一回:「這盒內(nèi)是兩樣蒸食:一樣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樣是松瓤鵝油捲?!?/div>
《國語辭典》:酸餡(酸餡)  拼音:suān xiàn
菜包子。元。馬致遠(yuǎn)《薦福碑》第二折:「閒便來寺里吃酸餡來?!埂队魇烂餮浴>砣?。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宋四公夜至三更前后,向金梁橋上四文錢買兩只焦酸餡,揣在懷里?!?/div>
分類:蔬菜包子
《國語辭典》:湯包(湯包)  拼音:tāng bāo
一種包子。形似小籠包,而其餡飽含肉湯,故稱。
分類:包子飽含
《國語辭典》:回籠(回籠)  拼音:huí lóng
1.將已蒸熟而冷卻的食品放回蒸籠再次蒸熱。
2.比喻已完成的事情再重復(fù)做一次。如:「他習(xí)慣在早起做完運(yùn)動(dòng)后睡個(gè)回籠覺?!?br />3.指社會(huì)上流通的貨幣再回到原先發(fā)行的銀行。如:「資金回籠」。
《國語辭典》:肉餡(肉餡)  拼音:ròu xiàn
包在餃子、包子或糕餅里面的肉。如:「大伯比較喜歡吃包肉餡的水餃。」
《國語辭典》:叉燒包(叉燒包)  拼音:chā shāo bāo
以叉燒肉為主要餡料所做成的包子。如:「這家餐廳的叉燒包遠(yuǎn)近馳名,嘗過的人都贊不絕口?!?/div>
分類:包子
《國語辭典》:刈包  拼音:yì bāo
一種臺(tái)灣小吃。將半圓形的包子割開,夾進(jìn)豬肉、酸菜、花生粉等餡料而成的面食。習(xí)俗上是在農(nóng)歷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時(shí)吃。也稱為「割包」、「虎咬豬」。
《國語辭典》:虎咬豬(虎咬豬)  拼音:hǔ yǎo zhū
一種將半圓形包子割開,夾進(jìn)豬肉、酸菜、花生粉等做成的面食。習(xí)俗上在農(nóng)歷十二月十六日尾牙時(shí)食用。也稱為「割包」、「刈包」。
《國語辭典》:簍兒(簍兒)  拼音:lǒu ér
1.用竹、藤編成以裝東西的器具。也稱為「簍子」。
2.形狀像饅頭或包子的食品。如:「韭菜簍兒」。
《國語辭典》:割包  拼音:gē bāo
一種小吃。將半圓狀的特制包子,分割為兩片,再夾入半肥半瘦的豬肉、腌菜、花生粉等。也稱為「虎咬豬」、「刈包」。
《國語辭典》:小籠包(小籠包)  拼音:xiǎo lóng bāo
一種面食點(diǎn)心,似包子而較小,內(nèi)包肉餡,蒸熟食用。
《漢語大詞典》:豆包
用豆沙做餡的包子。 小民 《火樹銀花大年夜》:“廚房里開始忙了,熏雞,熏肉,炸丸子,腌魚,剁餡子,燉肉,蒸肉,蒸包子、饅頭、豆包、糖三角?!?/div>
分類:豆沙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