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李瑊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宗室后裔。李孝恭弟。高祖武德中,為尚書右丞,封濟(jì)北郡王。卒于始州刺史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87—653 【介紹】: 唐定州義豐人,字德立。少師事劉炫,勤學(xué)不倦。太宗時(shí)補(bǔ)殿中侍御史,糾劾不避權(quán)貴,屢上疏直諫,因得太宗寵信,累遷給事中、侍中、兼刑部郎中。高宗時(shí)官至太子少傅。卒謚定。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六
行成字德立。定州義豐人。隋大業(yè)末。察孝廉為謁者。臺散從員外郎。后為王世充度支尚書。世充平。以隋資補(bǔ)宋州谷熟尉。應(yīng)制舉乙科。授雍州富平縣主簿。補(bǔ)殿中侍御史。累遷侍中兼刑部尚書。高宗朝封北平縣公。拜左仆射太子少傅。永徽四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謚曰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03—631 【介紹】: 唐初突厥首領(lǐng),名什缽苾。始畢可汗嫡子,頡利可汗侄。隋煬帝大業(yè)中,受父命領(lǐng)東牙之兵,號泥步設(shè),隋妻以淮南公主。頡利可汗嗣位,以其為突利可汗。唐高祖武德中,與太宗結(jié)為兄弟,與盟而去。太宗貞觀三年,突利為頡利所攻,遂率部歸唐。四年,授右衛(wèi)大將軍,封北平郡王,都督順、祐等州。次年征入朝,道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官太原主簿,與富嘉謨、吳少微并以文辭著名,時(shí)稱北京三杰。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姓名、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其兄扈從僖宗奔蜀,北省官避居江左,曾寄詩致意。馀無考。宋江休復(fù)《江鄰幾雜志》錄存其詩,《全唐詩》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31—687 【介紹】: 唐常州晉陵人,字希美。劉子翼子。少以文辭稱,直昭文館。高宗上元中遷左史、弘文館直學(xué)士,與元萬頃等入禁中編書,并參決奏疏,以分宰相權(quán),時(shí)謂“北門學(xué)士”。儀鳳中拜檢校中書侍郎。武則天垂拱三年謂太后宜歸政,遭告發(fā),問官審訊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經(jīng)鳳閣鸞臺,何名為敕?”旋賜死。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13—687 字希美,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少與孟利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辭知名,時(shí)人號“劉、孟、高、郭”,同直昭文館。高宗上元中,為左史、弘文館直學(xué)士,與元萬頃等皆召入禁中,論次新書。又密令參決時(shí)政,以分宰相之權(quán),時(shí)謂“北門學(xué)士”。儀鳳二年(677),轉(zhuǎn)中書侍郎,兼豫王府司馬。流巂州,數(shù)年后召為中書舍人。轉(zhuǎn)相王府司馬,檢校中書侍郎。武后臨朝,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垂拱三年(687),得罪武后,賜死于家。睿宗即位,追贈中書令。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下》著錄文集70卷(《新唐書·藝文志四》作5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7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南洛陽人。陽休之四世孫。高宗儀鳳中舉八科皆中。武后長安中,擢為右臺侍御史。中宗景龍末,轉(zhuǎn)國子司業(yè)。嶠恭謹(jǐn)好學(xué),有儒者之風(fēng)。又勤于政理,循循善誘。及在學(xué)司,時(shí)人以為稱職。睿宗即位,拜尚書右丞。歷荊州長史,為本道按察使,所在以清白聞。入為國子祭酒,累封北平伯。薦尹知章、范行恭等為學(xué)官,皆稱名儒。后以年老致仕。謚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2 【介紹】: 唐博州聊城人。少以進(jìn)士擢第。中宗神龍中,官左臺侍御史。以剛鷙為治,人呼為“皂雕”。累遷大理少卿,授齊州刺史、揚(yáng)州長史,所在令行禁止,境內(nèi)肅然。玄宗開元中,帝幸東都,志愔留守京師,兵亂,駭而卒。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二
志愔。博州聊城人。擢進(jìn)士第。景云初拜齊州都督河南道按察使。徙汴州。封北??h男。開元九年留守京師。京兆人權(quán)梁山偽稱襄王子謀反。將殺志愔。以悸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75—747 【介紹】: 唐揚(yáng)州江都人,字泰和。李善子。早擅才名,工文善書,尤長以行楷寫碑,取法王羲之、獻(xiàn)之而自具面目。其父注《文選》,邕補(bǔ)益之,附事見義,兩書并行。玄宗即位,召為戶部郎中,又官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性豪侈,不拘細(xì)行。天寶時(shí),為李林甫所忌,遭羅織,受杖死。有文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75—747 字泰和,揚(yáng)州江都(今江蘇揚(yáng)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武后長安初李嶠等薦其詞高行直,授左拾遺。中宗時(shí),出為南和令,又貶富州司戶參軍事。少帝唐隆元年(710)召為左臺殿中侍御史,改戶部員外郎。又貶崖州舍城縣丞。玄宗開元三年(715),入為戶部郎中。又出為括州司馬,十三年,遷陳州刺史。以貪贓枉法貶為欽州遵化縣尉。二十三年后,以軍功累轉(zhuǎn)括、淄、滑三州刺史。天寶初,為汲郡、北海太守。六載(747)為李林甫所害。官終北海太守,世稱“李北?!薄4跁r(shí),追贈秘書監(jiān)。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書史會要》卷九,李昂《唐故北??な刭浢貢O(jiān)江夏李公墓志銘》。邕以文名天下,尤長碑頌,其詩《六公詠》為杜甫所推重(見《八哀詩·秘書監(jiān)江夏李邕》)。精于書法,行草之名尤著?!?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載有文集70卷,已佚。明人輯有《李北海集》?!?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7首。
黃鶴樓志·人物篇
李邕(678—747) 唐代文學(xué)家、書法家。字泰和,其祖父遷至揚(yáng)州江都(今江蘇揚(yáng)州),后又隨父遷回江夏(今武昌)。歷官左拾遺、戶部郎中、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早具才名,能文能詩,《新唐書》著錄《李邕集》七十卷。尤擅書法,所作碑文自書自刻,并以黃鶴樓傳說取名號,傳世碑刻中曾署名“黃仙鶴”,開以名勝或傳說作名號之先例。自此后,以黃鶴(鵠)為名的人數(shù)十計(jì)。傳世碑刻有《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李思訓(xùn)碑》等。
唐詩匯評
李邕(675-747),字太和,郡望江夏,后徙家揚(yáng)州江都(今江蘇揚(yáng)州)。父善注《文選》,人號“書簏”。邕少知名,博聞強(qiáng)志。長安初,召拜左拾遺。中宗時(shí),坐與張柬之善,出為南和令,又貶富州司戶。玄宗即位,召拜左臺殿中侍御史,改戶部員外郎,貶崖州舍城丞。開元三年召為戶部郎中,貶為括州司馬。征為陳州刺史,又貶欽州遵化尉。后歷括、淄、滑、衛(wèi)諸州刺史。邕素負(fù)美名,為執(zhí)政所忌,故屢遭貶謫。天寶初,為汲郡、北海二郡太守,世稱“李北?!薄T紫嗬盍指ο菀宰?,杖殺之。邕久擅才名,尤長碑頌,有《李邕集》七十卷,已佚。明人輯有《李北海集》。《全唐詩》存詩四首。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邕早擅才名,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數(shù)百首,受納饋遺,亦至鉅萬。……其《張韓公行狀》、《洪州放生池碑》、《批韋巨源謚議》,文士推重之。
新唐書本傳
(李)嶠為內(nèi)史,與監(jiān)察御史張廷圭薦邕文高氣方直,才任諫凈,乃召拜左拾遺?!咧?,于碑頌是所長,人奉金帛請其文,前后所受鉅萬計(jì)。邕雖詘不進(jìn),而文名天下,時(shí)稱“李北?!?。盧藏用嘗謂:“邕如干將莫邪,難與爭鋒,但虞傷缺耳。”后卒如言。
石林詩話
李邕、蘇源明詩中極多累句,余嘗痛刊去,僅各取其半,方為盡善。
杜工部草堂詩話
金石錄》曰:唐《六公詠》,李邕撰,胡履靈書。余初讀杜甫《八哀》詩云:“朗詠《六公》篇,憂來豁蒙蔽?!焙薏灰娖湓姟M淼檬?,其文辭高古,真一代佳作也。六公者,五下各為一章,狄丞相為一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8—714 【介紹】: 即唐少帝。唐朝皇帝。中宗第四子。初封北海王,進(jìn)封溫王,授右衛(wèi)大將軍。中宗卒,被韋后立為帝,韋敗,遜位退居別所。終房州刺史。謚殤。
全唐文·卷九十九
重茂。中宗第四子。圣歷三年封北海王。神龍初進(jìn)封溫王。授右衛(wèi)大將軍兼遙領(lǐng)并州大都督。未出閣。景龍四年。韋庶人臨朝稱制。立王為帝。韋氏敗。遜位于睿宗。景云二年改封襄王。遷于集州。開元二年轉(zhuǎn)房州刺史。薨。年十七。謚曰殤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宗室后裔。玄宗天寶中,歷衢、黃二州刺史,兼防御使,襲封濟(jì)北郡王。十四載,守河間郡,為史思明部攻陷,俘送東京。肅宗乾元元年,為商州刺史、興平節(jié)度使。二年,兼豫、許、汝等州節(jié)度使。移鎮(zhèn)劍南東川。上元二年,段子璋反,襲東川。奐敗走,奔成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6—795 【介紹】: 唐汝州郟城人,字洵美。馬炫弟。少學(xué)兵書戰(zhàn)策,沉勇多算。安祿山反,燧勸范陽留守賈循歸唐,循猶豫不決被殺,燧脫逃。代宗寶應(yīng)中,累遷鄭、懷、隴、商等州刺史。大歷中,屢破李靈耀、田悅,遷河?xùn)|節(jié)度使。入遷檢校兵部尚書,封豳國公,進(jìn)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北平郡王。復(fù)以平李懷光功,遷光祿大夫,兼侍中,德宗賜《宸扆》、《臺衡》二銘,言君臣相成之美。后以擊吐蕃,誤信與盟,致被襲擊。遂罷節(jié)度使,解兵權(quán),拜司徒,兼侍中。卒謚莊武。時(shí)以燧與李晟、渾瑊為“三大將”。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燧字洵美。汝州郟城人。大歷中為河陽三城使。汴將李靈曜反。燧擊破之。遷河?xùn)|節(jié)度使。又以破田悅功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兼魏博貝四州節(jié)度觀察招討使。興元元年檢校司徒。封北平郡王。討平李懷光。遷光祿大夫兼侍中。與吐蕃盟平?jīng)?。為蕃軍所劫。奪兵柄。守司徒。貞元五年圖形凌煙閣。十一年薨。年七十。贈太尉。謚莊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9—801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韋述從子。少警悟,工詩,李白異之,授以古樂府。去為道士,更為僧,已而還俗。德宗時(shí)累官四門博士。貞元十二年四月,帝誕日,詔儒臣與佛老并對,質(zhì)問大趣,渠牟有口辯,雖于三家未究解,然答問鋒生,捷口水注,德宗為之意動。遷秘書郎,進(jìn)詩七百言。尋遷右補(bǔ)闕、諫議大夫,恩寵甚厚。陸贄免相后,德宗倚信裴延齡及渠牟等,時(shí)渠牟張恩勢以動天下,權(quán)侔人主。官終太常卿。卒謚忠。有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49—801 一名塵外,號遺名子、北山子,排行二十四,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11歲能詩,李白授以古樂府之學(xué)。代宗大歷四年(769)時(shí)已出家為道士。八、九年游湖州,已出家為僧,名塵外,與顏真卿、皎然等聯(lián)唱,后結(jié)集為《吳興集》10卷。大歷末還俗。德宗貞元初為浙西節(jié)度從事,八年(792)征為四門博士。十二年奉詔參預(yù)三教論衡,為德宗稱賞,拜右補(bǔ)闕,旋遷左諫議大夫。歷太府卿、太常卿。十七年卒,謚忠。生平見權(quán)德輿《唐故太常卿韋公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渠牟工詩善書,權(quán)德輿稱其詩“儷詞比事,纖密清巧”。(《左諫議大夫韋公詩集序》)《全唐詩》存詩21首。又以塵外之名錄其聯(lián)句詩1首?!度圃娎m(xù)拾》補(bǔ)題1首。
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三
渠牟。京兆萬年人。初為道士。復(fù)為僧。興元中。韓滉鎮(zhèn)浙西。奏授校書郎。進(jìn)四門博士。貞元十二年擢右補(bǔ)闕內(nèi)供奉。歲中至諫議大夫。再擢太常卿。貞元十七年卒。年五十三。贈刑部尚書。謚曰忠。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姓名不詳,中唐時(shí)人。朱滔括兵,被令赴軍,滔召問,令其作詩2首。事見孟棨《本事詩·情感》?!?a target='_blank'>全唐詩》錄此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南河陽人,字北渚,又字爽。韓愈從孫,韓老成子。憲宗元和十四年,愈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途中作有《宿曾江口示侄孫湘詩二首》。后湘于穆宗長慶三年擢進(jìn)士第。為宣歙觀察使從事,官至大理丞。小說家附會為韓湘子,遂為世所傳“八仙”之一。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95—? 字北渚,又字清夫,排行二十一,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韓老成子,韓愈侄孫。10歲時(shí)父卒。憲宗元和十四年(819),韓愈貶潮州刺史,相隨南行,韓愈有詩相贈。穆宗長慶三年(823)登進(jìn)士第。官至大理丞。《酉陽雜俎》前集卷一九云韓愈有族侄自江淮來,有異術(shù),能于冬日催開牡丹花,每花有詩一聯(lián)。至北宋時(shí),始附會為韓湘事。后世以其為八仙之一,稱韓湘子。事跡散見《韓昌黎集》卷一〇、卷二三、《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三上》、《唐才子傳》卷六、《登科記考》卷一九?!?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出《青瑣高議》前集卷九,疑為宋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