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十二調(十二調)
北曲所用的宮調共有十二個,通稱為“十二調”。即:黃鐘宮、正宮、大石調、小石調、仙呂宮、中呂宮、南呂宮、雙調、越調、商調、商角調、般涉調。但戲曲里實際常用的只有九個宮調。參見“ 九宮 ”。
《國語辭典》:九宮(九宮)  拼音:jiǔ gōng
1.元曲常用的九種宮調,有仙呂宮、南呂宮、中呂宮、黃鐘宮、正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等。也稱為「南北九宮」。
2.九宮格的簡稱。參見「九宮格」條。
3.術數(shù)用語。指九個方位。東漢以前的易緯家以八卦之宮,加上中央,合稱為「九宮」。《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傳》:「臣聞圣人明審律歷以定吉兇,重之以卜筮,雜之以九宮?!?br />4.象棋術語。指棋盤上由斜交叉線構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將」、「帥」及「士」活動的區(qū)域。
《漢語大詞典》:月數(shù)(月數(shù))
(1).謂計時的月的數(shù)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宋 程大昌 考古編·正朔一:“由是推之,謂變歲初而不移月數(shù)者,非也?!?明 張綸 《林泉隨筆》:“反復數(shù)百餘言,不過皆為 商 建丑即以丑月為歲首, 周 建子即以子月為正月。今按 山屋 許氏 言,春秋改時改月出於圣人特筆,而他書月數(shù)不改乃時王之制,如是則諸家不改月數(shù)之説為有據(jù)矣。”
(2).特稱十二。古樂為十二調,分六陽律、六陰律。呂氏春秋始以律與歷附會,以十二律應十二月,故稱。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崔遵度 性方正,深於琴,嘗著《琴箋》,以天地自然有十三聲,徽非月數(shù)也?!?br />(3).指月經(jīng)。因月行經(jīng)數(shù)日,故稱。 元 施惠《幽閨記·抱恙離鸞》:“[浄]他犯著產(chǎn)后驚風。[旦]不是。[浄]莫不是月數(shù)不通。[旦]這太醫(yī)胡説。[末]他是男子漢,怎么倒説了女人的病癥。”
《漢語大詞典》:月律
古樂分十二調,為六陽律,六陰律。呂氏春秋始以律與歷相附會,以十二律應十二月,故稱。后漢書·順帝紀:“﹝ 陽嘉 二年﹞冬十月庚午,行禮辟雍,奏應鐘,始復黃鐘,作樂器,隨月律?!?李賢 注:“隨月律,謂《月令》‘正月律中太蔟,二月律中夾鐘,三月律中姑洗,四月律中仲呂,五月律中蕤賓,六月律中林鐘,七月律中夷則,八月律中南呂,九月律中無射,十月律中應鐘,十一月律中黃鐘,十二月律中大呂?!?span id="ae9rkas" class="book">《宋史·樂志一》:“伏見今年 荊南 進甘露, 京兆 、 果州 進嘉禾, 黃州 進紫芝, 和州 進緑毛龜, 黃州 進白兔。欲依月律,撰《神龜》《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會登歌首奏之。”
《國語辭典》:越調(越調)  拼音:yuè diào
1.詞曲宮調,為七宮十二調之一。
2.流行于河南和湖北西北部、河北南部的劇種。唱腔由上下句組成,以四弦為主奏樂器,另有月琴、三弦、嗩吶等,音樂風格質樸優(yōu)美,鄉(xiāng)土氣息濃厚。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傳為黃帝的樂官伶?zhèn)惱弥裢查L短造成發(fā)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聲律準則。分為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律六:林鐘、南呂、應鐘、大呂、夾鐘、中呂。也稱為「十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