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王畿  拼音:wáng jī
1.天子都城附近的土地?!吨芏Y。夏官司馬。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br />2.比喻京城、首都。晉。潘岳閒居賦〉:「遠覽王畿,近周家園?!埂杜f唐書。卷一一○。列傳。李光弼》:「賊乘鄴下之勝,再犯王畿。」
3.人名。(西元1498~1583)字汝中,別號龍溪,明山陰(今浙江省紹興縣)人。嘉靖進士,官兵部郎中,師王守仁,傳播其學(xué),學(xué)者稱龍溪先生。著有《龍溪全集》、《語錄》等。
《漢語大詞典》:畿內(nèi)
(1).古稱王都及其周圍千里以內(nèi)的地區(qū)。周禮·夏官·職方氏“凡邦國,千里封公” 漢 鄭玄 注:“ 周 九州之界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九,其一為畿內(nèi),餘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漢 蔡邕 獨斷上:“京師,天子之畿內(nèi)千里,象日月,日月躔次千里?!?br />(2).指京城管轄的地區(qū)。舊唐書·高季輔傳:“今畿內(nèi)數(shù)州,實惟邦本?!?span id="kdk0dfb" class="book">《舊唐書·郭子儀傳》:“又得 馬璘 牒,賊擬涉 渭 而南……若過畿內(nèi),則國人大恐,諸道易搖?!?宋 葉適 《黃子耕墓志銘》:“廟學(xué)隘,首增修……然后畿內(nèi)之公侯, 秦 漢 之郡國,稱其制矣?!?/div>
《國語辭典》:邦畿  拼音:bāng jī
國境、疆域?!对娊?jīng)。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箷x。嵇康贈秀才入軍五首〉詩之三:「浩浩洪流,帶我邦畿。」
《漢語大詞典》:甸服
(1).古制稱離王城五百里的區(qū)域。書·禹貢:“錫土姓,祗臺德先,不距朕行,五百里甸服?!?孔 傳:“規(guī)方千里之內(nèi)謂之甸服,為天子服治田,去王城面五百里?!?蔡沉 集傳:“甸服,畿內(nèi)之地也……五百里者,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漢書·王莽傳中:“公作甸服,是為維城?!?顏師古 注:“《禹貢》去王城四百里納粟,五百里納米,皆在甸服之內(nèi)?!?br />(2).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間的地區(qū)。周禮·夏官·職方氏:“方千里曰王畿,其外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五百里曰甸服?!?br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唐 張喬 《華山》詩:“澄凝臨甸服,險固束神都?!?span id="4lyeh4r" class="book">《新五代史·雜傳二·李茂貞》:“但慮軍情忽變,戎馬難羈,徒令甸服生靈,因茲受弊?!?清 錢謙益 《直隸河間府青縣知縣楊應(yīng)震授文林郎制》:“矧於甸服,近在 扶風(fēng) ,當(dāng)吾擇官憂民之際,安有尤異之政,蔽不上聞?wù)咴?!?/div>
《國語辭典》:千里足  拼音:qiān lǐ zú
1.能日行千里的良馬,或善于奔馳的動物。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酈炎傳》:「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div>
《漢語大詞典》:遐沖(遐衝)
亦作“遐沖”。 千里之外故國之沖車。引申為與遠方邦國間的沖突。《后漢書·馬融傳》:“蓋安不忘危,治不忘亂,道在乎茲,斯固帝王之所以曜神武而折遐衝者也?!?宋 蘇轍 《劉奉世起居郎孔文仲起居舍人》:“朕顧瞻周行,惻焉興嘆,或盤桓久次而未用,或沉伏下僚而莫知,將以責(zé)成功、折遐衝,人不素具,其何賴焉?”宋史·樂志十:“折彼遐沖,而昭圣武?!?br />見“ 遐衝 ”。
《漢語大詞典》:蘭筋(蘭筋)
馬目上部的筋名。筋節(jié)堅者能行千里,因之為駿馬的代稱。《文選·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整蘭筋,揮勁翮,陵厲清浮,顧盼千里。” 李善 注引《相馬經(jīng)》:“一筋從玄中出,謂之蘭筋。玄中者,目上陷如井字。蘭筋豎者千里。” 呂向 注:“蘭筋,馬筋節(jié)堅者,千里足也?!?晉 葛洪 抱樸子·安貧:“騁蘭筋以陟六萬者,不爭途乎蹇驢之羣?!?唐 李白 《天馬歌》:“嘶青云,振緑髮,蘭筋權(quán)奇走滅沒?!?明 許承欽 《報國寺雙松歌》:“或言此松類神駿,蘭筋決滅秋霄迅?!?/div>
分類:上部千里
《國語辭典》:侯甸  拼音:hóu diàn
侯服與甸服的合稱。為古制中,王畿以外區(qū)域的名稱。參見「五服」2.條?!稌?jīng)。伊訓(xùn)》:「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祇見厥祖,侯甸群后咸在。」
《國語辭典》:九服  拼音:jiǔ fú
1.古代王畿以外的地域,每五百里劃為一區(qū),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九等,有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wèi)服、蠻服、夷服、鎮(zhèn)服及藩服,稱為「九服」。見《周禮。夏官。職方氏》。
2.泛指全國各地。《文選。劉琨。勸進表》:「自京畿隕喪,九服崩離,天下囂然,無所歸懷。」
3.古代天子的九種吉服,有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韋弁服、皮弁服、冠弁服。見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卷九。制度》。
《國語辭典》:寰內(nèi)(寰內(nèi))  拼音:huán nèi
1.距離京畿千里以內(nèi)的地方?!逗鬂h書。卷七○??兹趥鳌罚骸赣謬L奏宜準(zhǔn)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nèi),不以封建諸侯。」
2.國內(nèi)?!段倪x。左思。魏都賦》:「殷殷寰內(nèi),繩繩八區(qū),鋒鏑縱橫,化為戰(zhàn)場。」
3.天下。
《漢語大詞典》:魚千里(魚千里)
(1).謂魚游千里。典出《關(guān)尹子·宇》:“以盆為沼,以石為島,魚環(huán)游之,不知其幾千萬里而不窮也。” 宋 黃庭堅 《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小池已筑魚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區(qū)。”
(2).比喻徒然無益地追求不止或追逐不舍。 宋 黃庭堅 《戲作林夫人欸乃歌》之二:“從師學(xué)道魚千里,蓋世成功黍一炊。” 宋 陸游 《聞雨》詩:“不悟魚千里,終歸貉一丘?!?/div>
《國語辭典》:附驥尾(附驥尾)  拼音:fù jì wěi
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妒酚?。卷六一。伯夷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xué),附驥尾而行益顯?!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嘶兀骸敢虻酱蟀?,必要請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驥尾?!挂沧鳌父襟K」。
《國語辭典》:千里眼  拼音:qiān lǐ yǎn
1.神話傳說中的天神。相傳為媽祖所收伏的妖怪,后為媽祖座前的兩大神將,具有眼力的神通,能看到極遠、極細或極隱蔽的東西?!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阁@動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云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燄燄,即命千里眼、順風(fēng)耳開南天門觀看?!?br />2.人耳目眾多,或用以比喻人觀察敏銳,有遠見?!段簳?。卷五八。楊播傳》:「楊使君有千里眼,那可欺之?」
3.望遠鏡的俗稱。
《漢語大詞典》:圻甸
天子的領(lǐng)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內(nèi)謂之“圻甸”。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玄虬在御,掃圻甸而廓星都?!?章炳麟 《訄書·別錄甲》:“易代小變,猶憯凄不忍視,況挈圻甸而傅之異族者乎!”
《國語辭典》:趙伯駒(趙伯駒)  拼音:zhào bó jū
人名。字千里,南宋涿郡人,太祖七世孫,生卒年不詳。高宗時(西元1127~1162),官浙東兵馬鈐轄。擅畫金碧山水,取法唐李思訓(xùn)父子,筆法秀勁工致,布景周密,著色清麗,一改唐人濃郁之風(fēng)。兼工花果、禽鳥、竹石、人物等,傳有江山秋色圖。
《漢語大詞典》:畿田
畿內(nèi)千里之地。國語·楚語上:“ 齊桓 、 晉文 ,皆非嗣也……近臣諫,遠臣謗,輿人誦,以自誥也。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備一同,而至於有畿田,以屬諸侯,至於今為令君?!?韋昭 注:“方千里曰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