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桶裙
(1).西南地區(qū)仡佬、傣等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服裝。 明 田汝成 炎徼紀(jì)聞·犵狫:“﹝犵狫﹞以布一幅橫圍腰間,旁無襞積,謂之桶裙。男女同制,花布者為花犵狫,紅布者為紅犵狫?!?span id="6tgx5tb" class="book">《新華日報(bào)》1940.8.24:“街子上的擺夷男女,一個(gè)個(gè)穿著得整整齊齊,‘小菩薩’們(擺夷用來稱呼青年姑娘們的)差不多一律是白色上衣,黑色桶裙?!?br />(2).泛指圓桶狀的裙子。
《漢語大詞典》:白馬氐(白馬氐)
我國古代西南地區(qū)氐族的一部。 漢武帝 元鼎 六年于其地置 武都郡 。分布在今 四川 西北部及 甘肅 南部。亦省稱“ 白馬 ”。史記·西南夷列傳:“自 冄駹 以東北,君長以什數(shù), 白馬 最大,皆 氐 類也?!?司馬貞 索隱:“夷邑名,即 白馬氐 ?!?張守節(jié) 正義引《括地志》:“ 隴右 成州 、 武州 皆 白馬氐 ,其豪族 楊氏 居 成州 仇池山 上?!?span id="qnemjgt" class="book">《魏書·氐傳》:“ 氐 者,西夷之別種,號曰 白馬 ?!?/div>
《漢語大詞典》:靡莫
古代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名。史記·西南夷列傳:“其西 靡莫 之屬以什數(shù), 滇 最大?!?/div>
《國語辭典》:壩子(壩子)  拼音:bà zi
云貴高原上的山間盆地與河谷平原,當(dāng)?shù)胤Q為「壩子」。為人口和產(chǎn)業(yè)集中的精華區(qū)。
《漢語大詞典》:斯榆
亦作“ 斯褕 ”。 漢 代西南地區(qū)部落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司馬長卿 便略定 西夷 , 卭 、 筰 、 冄 、 駹 、 斯榆 之君皆請為內(nèi)臣。” 北周 王褒 《上庸公陸騰勒功碑》:“ 板楯 酋豪, 斯褕 君長。”
《國語辭典》:淘真  拼音:táo zhēn
一種古代民間的說唱技藝。參見「陶真」條。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唱涯詞》:「唱涯詞,只引子弟;聽淘真,盡是村人?!?/div>
《漢語大詞典》:北向戶(北嚮戶)
古人概念中的極南地區(qū)。因當(dāng)?shù)鼐用裢虮遍_門窗以納日光,故稱。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地東至海暨 朝鮮 ,西至 臨洮 、 羌中 ,南至北嚮戶,北據(jù) 河 為塞,并 陰山 至 遼東 ?!?裴駰 集解:“《吳都賦》曰:‘開北戶以向日?!?劉逵 曰:‘日南之北戶,猶日北之南戶也?!?/div>
《漢語大詞典》:炎壑
猶炎嶠。指 嶺 南地區(qū)。 唐 宋之問 《自衡陽至韶州謁能禪師》詩:“謫居竄炎壑,孤帆淼不繫。”
《漢語大詞典》:夜航船
舊時(shí)江南地區(qū)城鎮(zhèn)裝載客貨并代為傳遞信物而于夜間航行的船。 宋 龔明之 中吳紀(jì)聞·夜航船:“夜航船惟 浙 西有之,然其名舊矣,古樂府有夜航船之曲?!?明 陶宗儀 輟耕錄·夜航船:“凡篙師於城埠市鎮(zhèn)人煙湊集去處,招聚客旅,裝載夜行者,謂之夜航船。”
《漢語大詞典》:印紋陶文化(印紋陶文化)
我國東南地區(qū)的一種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幾何形花紋的陶器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 廣東 、 臺(tái)灣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江西 、 浙江 、 江蘇 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時(shí)代晚期,主要流行于 商 周 時(shí)期,延續(xù)時(shí)間較長,而且各地區(qū)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漢語大詞典》:筒環(huán)(筒環(huán))
首飾名。古代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佩戴的一種耳環(huán)。 宋 朱輔 溪蠻叢笑·筒環(huán):“ 犵狫 妻女,年十五六,敲去右邊上一齒,以竹圍五寸,長三寸,裹錫穿之兩耳,名筒環(huán)?!?/div>
《國語辭典》:苗瑤語族(苗瑤語族)  拼音:miáo yáo yǔ zú
中國西南、中南地區(qū)和越南、老撾境內(nèi)的共通語言,為漢藏語系的語族之一。分苗、瑤兩個(gè)語支,苗瑤語族語言以詞序和虛詞為主要語法手段。數(shù)詞、量詞與名詞組合時(shí)的次序,和漢語相同;形容詞作修飾語時(shí)在被修飾詞之后。
《國語辭典》:綿竹木版年畫(綿竹木版年畫)  拼音:mián zhú mù bǎn nián huà
一種中國西南地區(qū)的民間木版年畫,因產(chǎn)于四川省綿竹縣而得名。創(chuàng)于明末清初,以光緒年間為盛期。有門畫、斗方和畫條等種類。大都以木版印出輪廓線,再填色、開相而成造型質(zhì)樸、粗獷,色彩鮮麗,銷行及于西南、西北各省和其他地區(qū)。
《國語辭典》:佛山木版年畫(佛山木版年畫)  拼音:fó shān mù bǎn nián huà
中國華南地區(qū)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因在廣東佛山鎮(zhèn)生產(chǎn)而得名。始于明永樂年間,以清乾隆、嘉慶至抗日戰(zhàn)爭前為盛,銷行及于南洋各地。有原畫、木印及木印工筆三種,大多是門畫。線條剛勁、粗放、簡練,用色多大紅、橘紅、黃、綠等,有地方特色。
《國語辭典》:西洛可風(fēng)(西洛可風(fēng))  拼音:xī luò kě fēng
起自撒哈拉沙漠,吹過南地中?;虮狈牵蚕驏|吹的南風(fēng)或西南風(fēng),稱為「西洛可風(fēng)」。這種風(fēng)乾燥而燠熱,多挾帶沙塵,常見于七、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