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盧蔭溥(1760年—1839年),字南石,號霖生,山東德州人,清朝大臣,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從政五十馀年,歷任吏、戶、禮、兵、刑、工各部尚書。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盧蔭溥九歲,祖父盧見曾因「兩淮鹽引案」死于獄中,家產被籍沒,子孫連坐,父親盧謙被充軍,盧母帶盧蔭溥回外祖父家。三年后,大學士劉統(tǒng)勛才能為盧見曾昭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中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翰林院編修,為掌院阿桂激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往山西主持鄉(xiāng)試,充任副考官。乾隆六十年(1795年)提督河南學政。嘉慶六年(1801年),任軍機章京。嘉慶十三年(1808年),升鴻臚寺少卿,次年,遷光祿寺少卿。嘉慶十六年(1811年)大學士戴衢亨病逝,帝以盧蔭溥「諸習樞務,數奉有勞」,加四品卿銜,命在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不久遷通政司制使、光祿寺卿、通政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文淵閣直閣事、兵部、戶部侍郎。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首領林清派二百馀人潛入紫禁城與清軍激戰(zhàn),是為天理教之變。當時嘉慶帝在熱河狩獵,盧蔭溥「夜半聞報」,即「面進機宜」,回京后,在軍機處「夙夜勤勞」、「贊襄機務」,調遣各地清軍鎮(zhèn)河南,鎮(zhèn)壓李文成動亂。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擢禮部尚書兼國史館總裁,旋調兵部尚書兼署刑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同年秋,授戶部尚書兼吏部尚書。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崩于熱河避暑山莊,盧蔭溥偕托津,戴均元撰寫遺詔,旋遭大學士曹振鏞密奏道光帝,指軍機擬遺詔犯了「重大錯誤」,錯撰清高宗的出生地點。道光帝大怒,嚴懲托津、戴均元降四級留任,逐出軍機處;盧蔭溥降五級留任,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旋調工部尚書。道光元年(1821年),任吏部尚書兼順天府尹。同年,道光以「職任較繁」罷去盧軍機大臣之職。道光七年(1827年)兼任協辦大學士。道光十年(1830年),升體仁閣大學士。道光十一年(1831年),充文淵閣領閣事。道光十三年(1833年),以病乞休。道光十九年(1839年)卒,贈太子太師,謚文肅。
人物簡介
【生卒】:1742—1797 【介紹】: 清安徽婺源人,字景南,號葑亭。初由舉人官內閣中書、軍機章京。乾隆五十六年進士,官至通政司副使。官刑部時,決獄多平反。工詩文,詩格與袁枚相近。有《葑亭文集》、《雙佩齋集》、《金陵雜詠》。晚晴簃詩匯·卷一○四
王友亮,字景南,號東田,又號葑亭,婺源人。乾隆辛丑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官通政司副使。有《雙佩齋詩集》。
人物簡介
邵晉涵,字與桐,又字二云,號南江,余姚人。乾隆辛卯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侍講學士。有《南江詩稿》。維基
邵晉涵(1743年—1796年),字與桐,又字二云,號南江,浙江余姚人。清朝翰林、校刊學家、歷史學家。生于乾隆八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甲第三十名進士。乾隆時開四庫館,晉涵受詔徵入館纂修,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乾隆五十六年,擢左中允。累官至侍讀學士。嘉慶元年(1796年)三月,偶感風寒,醫(yī)誤投劑,體疾加劇,六月二十五日卒于邸第,年五十四歲。
人物簡介
邵瑛,字桐南,號姚圃,浙江馀姚(今馀姚市)人。清朝榜眼、政治人物。邵瑛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中式甲辰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改內閣中書。著有《劉炫規(guī)杜持平》、《說文群經正字》等。
人物簡介
陳萬青,字湘南、遠山,號湘南,浙江嘉興府石門縣(今浙江省桐鄉(xiāng)市崇福鎮(zhèn))人,榜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登進士一甲二名進士,任翰林院編修。乾隆四十八年,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乾隆五十年,任翰林院侍講。乾隆五十一年,任江西鄉(xiāng)試正考官。乾隆五十二年,任會試同考官。次年,任翰林院侍讀、戊申預行正科鄉(xiāng)試同考官。乾隆五十五年,任會試同考官。乾隆五十九年,任山東鄉(xiāng)試副考官。次年,任廣東鄉(xiāng)試正考官、陜甘學政。
人物簡介
李席珍(1747年—1827年),字立齋,號渠南,山東壽光人。李席珍為彌北李氏20世(李家官莊16世)。父李體易為清乾隆38年歲貢,曾任泰安訓導。李席珍自幼聰慧好學,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省城考中辛卯科亞元(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時24歲(村志載)。此后六次進京趕考,屢試不第,直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第七次考中進士,年已46歲。授官山東泰安府教授,他工作出色,三年后(1796年)受到朝廷嘉獎?,F存敕命兩件,稱他:“教士有方,授經多術”,“持躬醇謹,講業(yè)詳明”。贈授文林郎,其父亦授贈文林郎,其母贈為孺人。席珍晚年還鄉(xiāng),他“以敦品勵行范其鄉(xiāng)”,倍受族人尊重。他一生清廉,傳其八秩而卒。其長子李芳烈,嘉慶13年(1809年)舉人,《壽光縣志》記為“副貢,日照縣教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