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501,分167頁顯示  上一頁  93  94  95  96  97  99  100  101  102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鮑龍(時化 南田 )
黃鵬(搏之 南溟 )
喬英(伯藏 南莊 )
冉崇禮(季周、嘉甫 村南 )
張鶚(直夫 南堤 進士 )
李浚慶(原吉 東皋、南堂、紅蓮居士、蓮坊老人 忠正 )
王士俊(方南 )
趙維(張父 南涯 )
郭盤(允新 三泉、泉南 )
顧鐸(孔振 南田 )
曹植(健中 南冥 )
李顯(崇絅 臺南 )
桑喬(子木 南皋 )
謝九儀(君賜 南阿 )
黃正色(士尚 斗南 )
鮑龍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鮑龍(1499年—?),字時化,號南田,山西潞安府長治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三十名舉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登戊戌科會試第三百二名,第三甲第二十一名進士。授直隸昆山知縣,御倭寇有功,遷刑部主事,出為四川河州同知、直隸順德府通判、甘肅秦州知州、陜西慶陽府同知。

人物簡介

維基
黃鵬(1499年—1558年),字搏之,號南溟,廣東潮州府潮陽縣縣廓都(今棉城)人。嘉靖元年由國子生(1522年)中式廣東鄉(xiāng)試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進士,觀都察院政,出任福建閩縣知縣,升南兵部主事、員外、郎中;調廣西南寧府知府,未到任卒。。

人物簡介

維基
喬英(1483年—?年),字伯藏,號南莊,直隸保定府祁州束鹿縣人。治《詩經(jīng)》,嘉靖元年(1522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年四十一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七十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四名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兩次出使藩王府。七年三月選授南京浙江道試御史,不久實授,十年十二月疏上七事,不久因與南京御史馬揚等人一起彈劾陜西三邊總制王瓊,被錦衣衛(wèi)系械至北京,下鎮(zhèn)撫司訊問。后官復原職,十四年出任陜西布政司右參議,分守涼州,升陜西按察司副使,被陜西巡按御史唐锜彈劾,二十一年正月巡撫都御史趙廷瑞查明喬英無罪,唐锜被降職。喬英復任原職,分巡西寧。官至陜西苑馬寺卿,解任歸,卒于家。
冉崇禮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冉崇禮(1500年—1580年),字季周,又字嘉甫,號村南,河南開封府中牟縣人,軍籍。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會試第二百八十九名,三甲第一百九十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浙江西安縣知縣,十六年(1537年)四月選授試御史,清理山東戎政,因祖母去世丁憂歸鄉(xiāng),繼丁父憂,服闋,復除原職,巡按四川,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因處決重囚不等候圣旨,被調南京別衙門用,改南京大理寺評事,轉寺正,升湖廣按察司僉事,居五年,升陜西左參議,不久告病歸。萬歷八年卒(1580年),享年八十一。

人物簡介

維基
張鶚(1485年—?年),字直夫,號南堤,直隸蕪湖縣人,泗州衛(wèi)軍籍。十二月二十四日生,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八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六名。年四十七歲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二百零一名進士。觀戶部政,授臨川縣知縣,升嚴州府同知,止。

人物簡介

簡介
李浚慶(???,1500年—1572年),朝鮮王朝中期大臣。字原吉,號東皋、南堂、紅蓮居士、蓮坊老人,本貫廣州。他歷仕中、仁、明、宣四朝,官至領議政,謚號忠正,配享朝鮮宣祖廟庭。有《東皋遺稿》傳世。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士俊,號方南,江西安??h人,同進士出身。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進士,升任刑部郎中。嘉靖十三年(1534年),擔任泉州府知府。致仕后深居簡出,為鄉(xiāng)人所重。

人物簡介

維基
趙維(1499年—?年),字張父,號南涯,湖廣武昌府長史司官籍。治《詩經(jīng)》,嘉靖七年戊子湖廣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舉人,年三十四歲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238名,第二甲第19名進士。先在戶部觀政,授蒲州知州,歷升寧波府同知,廣東按察司僉事,官至四川布政使司參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0—1573 【介紹】: 明山西高平人,字允新,號三泉。郭鋆從弟。嘉靖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檢討,進修撰,預重修《大明會典》。歷國子監(jiān)祭酒,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有《國學文集》。
維基
郭盤(1499年—1558年),字允新,號泉南,山西澤州高平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二百四十二名,登第三甲第四十四名進士??歼x庶吉士,十六年正月授翰林院檢討,其間丁父憂,二十九年四月升修撰,三十一年七月與尹臺主考壬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三十二年十月升司經(jīng)局洗馬仍兼修撰,三十四年二月升國子監(jiān)祭酒,三十六年六月升南京工部右侍郎,三十七年六月卒于任,享年六十,賜祭葬。
顧鐸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博興人,字孔振。正德十二年進士。嘉靖初,官刑部郎中,以議大禮忤旨,出為汝寧知府,官至太仆寺卿。
維基
顧鐸(1488年—16世紀—?),字孔振,號南田,山東青州府博興縣西隅人,軍籍。明朝官員、進士出身。顧友之子。正德十一年(1516年),山東鄉(xiāng)試中第十名舉人。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會試第五十四名,三甲一百三十名進士,兵部觀政,授浙江山陰縣知縣,擢升刑部河南司主事。嘉靖三年,大禮議事件中反對明世宗而下廷杖;嘉靖四年(1525年),升任刑部員外郎。嘉靖七年(1528年),任刑部郎中,出為河南汝寧府知府,后改任開封府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由知府晉河南按察司副使、分巡信陽道。嘉靖十六年(1537年),升任陜西行太仆寺卿。嘉靖十七年,致仕辭職。

人物簡介

簡介
曹植(??,1501年—1572年),朝鮮王朝儒家學者。本貫昌寧,字健中,號南冥。著有《南冥集》等。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顯(1473年—16世紀),字崇絅,號臺南,浙江溫州府樂清縣人。李顯是正德二年(1507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十六名舉人,次年(1508年)聯(lián)捷戊辰科會試第九十二名,三甲八十名進士,獲授閩縣知縣,以鎮(zhèn)靜治理有政聲,八年(1513年)擢任試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北直隸時曾上奏復豪強侵佔土地;到貴州巡察時彈劾官員調度平定苗族人作亂失宜,又宣布朝廷威德,攻佔對方巢穴平亂,同時多次疏請明武宗回京、請求罷去潼關鎮(zhèn)守宦官,因父母去世回鄉(xiāng)。嘉靖元年(1522年)李顯服闋,復除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因為抗疏解救被宦官誣陷的大臣,被外任為淮安知府,未行改官贛州,調任蘇州,升湖廣湖北道副使,十三年(1534年)自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升為河南按察使,十五年(1536年)再升官云南右布政使、貴州左布政使。嘉靖十八年(1538年)李顯以政最累遷任南贛巡撫,到二十一年(1542年)再升為南京大理寺卿,惟次年(1543年)明世宗以他授官一年也尚未抵任,等同恣意偷安、玩視明旨而罷黜為民,很快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4 【介紹】: 明揚州府江都人,字子木。嘉靖十一年進士。由主事改御史,出按山西。糾奸恤民,有所建樹。十六年,疏劾嚴嵩尸位誤國。時嵩拜尚書甫半年,尚未露其奸險行跡,而喬獨首發(fā)之。尋巡按畿輔,引疾去。為嵩誣害,戍九江,卒于戍所。有《廬山記事》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壬辰進士,自戶部主事擢御史謫戍九江隆慶初贈光祿少卿有集
維基
桑喬(1501年—1565年),一作桑惟喬,字子木,號南皋,南直隸揚州府江都縣人。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聯(lián)捷壬辰科會試二十三名,二甲第三名進士。觀戶部政,授戶部主事。嘉靖十四年冬,改任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出按山西。嘉靖十六年,進言反對明世宗大興土木,后因都御史王廷相彈劾,在嚴嵩授意下,逮捕入詔獄,廷杖,戍九江,其在戍所居住二十六年后去世。隆慶初年,恢復官職并賜恤。

人物簡介

維基
謝九儀(1501年—1560年),字君賜,號南阿,山東濟南府章丘縣人,民籍。九月初四日生,行三,治《易經(jīng)》,由縣學生中式戊子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舉人,年三十二歲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二十三名,第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觀通政司政,授雄縣知縣,改德清縣,十五年五月選授廣東道試監(jiān)察御史,次年巡按直隸,十九年巡按江西,二十年八月提督北直隸學校,二十三年正月升浙江按察司副使,歷江西右參政、按察使,復除浙江,升江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三十二年閏三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三十三年三月升戶部右侍郎,五月改任協(xié)理京營戎政兵部右侍郎,三十五年四月轉本部左侍郎,五月改戶部左侍郎,三十六年(1557年)二月以考察自陳乞罷,令改南京別衙門用,遂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1—1576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士尚,號斗南。嘉靖八年進士。授仁和知縣,入為戶科給事中。丁憂后,知香山縣,改南海,有政績。召為南京監(jiān)察御史,劾中官鮑忠等,反為所誣,下獄,遣戍遼東三十年。穆宗初召還,遷南京太仆卿,致仕。有《遼陽稿》。
維基
黃正色(1501年—1576年),字士尚,號斗南,直隸常州府江陰縣軍籍無錫縣(今江蘇省無錫市)人。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七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聯(lián)登己丑科會試第三十五名,三甲147名進士,授浙江仁和縣知縣,任內治理豪強,有功績。丁憂歸。補廣東香山縣,尋改南海縣。嘉靖十七年,召為南京監(jiān)察御史。彈劾兵部尚書張瓚貪婪。次年,彈劾中官鮑忠、駙馬都尉崔元、禮部尚書溫仁和接受賄賂,被誣,下詔獄搒掠,遣戍遼東。明穆宗即位,召為大理丞,進大理寺少卿,晉南京太仆卿,因年老致仕。與顧可久、楊淮、張選等人并稱“錫谷四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