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元涿州人,字處道,號疏齋。仕至翰林學(xué)士。博學(xué)有文思,元初稱能詩者,以摯與劉因為首。散曲為元初大家。有《疏齋集》。元詩選
摯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涿郡人。至元五年進(jìn)士,博洽有文思。累遷少中大夫、河南路總管。真人吳全節(jié)代祀岳瀆,過洛陽,嘉其治行,力薦之。大德初,授集賢學(xué)士、大中大夫。出持憲湖南,遷江東道廉訪使。復(fù)入為翰林學(xué)士,遷承旨卒。所著曰《疏齋集》。元初,中州文獻(xiàn),東人往往稱李、閻、徐,推能文辭有風(fēng)致者曰姚、盧,蓋謂李謙受益、閻復(fù)子靖、徐琰子方、姚燧端父及疏齋也。而推詩專家,必以劉因靜修與疏齋為首。錢唐張雨謂《疏齋集》校官本讀之一過,生風(fēng)凜然。趙郡蘇天爵曰:國家平定中原,士踵金、宋馀習(xí),率皆粗豪衰苶,涿郡盧公始以清新飄逸為之倡。延祐以來,則有蜀郡虞公、浚儀馬公以雅正之音鳴于時,士皆轉(zhuǎn)相效慕,而文章之習(xí),今獨為盛焉。臨川吳澄曰:涿郡盧學(xué)士所作古詩,類晉清言,古文出入《盤誥》中,字字土盆瓦缶,而倏有三代虎蜼瑚璉之器,見者莫不改視。疏齋嘗著《文章宗旨》云:大凡作詩,須用《三百篇》與《離騷》,言不關(guān)于世教,義不存于比興,詩亦徒作。又云:清廟茅屋謂之古,朱門大廈謂之華屋可,謂之古不可。太羹玄酒謂之古,八珍謂之美味可,謂之古不可。知此可與言古文之妙,極與臨川之論相合,亦即疏齋自言其得力歟!
人物簡介
示瞽庵。脫白于一山元公。一山度四弟子。取法華開示悟入為名。師當(dāng)?shù)诙?。名顯示。號瞽庵。出臺之寧海盧氏之子。古貌長身。寡言笑清。儉自持。一榻二十年。瀟然如在逆旅。習(xí)教觀。從師于萬壽。師見其天資峻利。有一瀉千里之勢。乃曰。子蓋從吾師游乎。他日大顯南岳一宗。吾于子有望矣。示。遂事佛海。至正初。出世隆壽教寺。大唱臺衡為海內(nèi)名浮屠。寔師啟之也。鹽官海岸崩。民朝夕揣惴。恐為魚鱉。行省脫驩公憂之甚。請師親履其地。建水陸大會七晝夜。師冥心觀想。取海沙祝之。帥其徒遍擲其處。凡足跡所及。岸為弗崩。人咸異之。天歷改元。升主顯慈集慶二寺。皆杭之名剎。師處之泊然。至正七年。師八十矣。錢塘諸名山。以耆舊凋謝。唯師一人巋然。如魯靈光。又以大普福起之。師堅臥不應(yīng)。門人進(jìn)曰。和尚自為計固善矣。其如斯道何。師強(qiáng)赴之。居亡何竟。拂衣旋故丘。開鏡清閣。而深蟄焉。因覽諸家所注首楞嚴(yán)。繁簡失當(dāng)。方將折衷其說。為之疏解。俄疾作。召至四眾。以唯心凈土。惓惓為勉。其中或未解師意。師厲聲曰。死生難。死生難。遽索觚書偈而寂。壽八十六。臘七一十。寂后七日。法屬以陶器奉蛻質(zhì)。葬于里之峨眉山松花塢。師之所自卜也。師梵貌魁碩。言吐清麗。諸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平生以流通教法。為第一義。茍有召者。未嘗不應(yīng)。屢感天雨華之祥。然于佛乘文事。俱不偏廢。出處語默。則未始離乎止觀。所著書。有四教儀紀(jì)正。天岸外集。并行于世。示瞽庵。壽六十九而化。則入我明矣。二師。孜孜為教。其弘闡開化。一本山家諸師之論。罔敢違越??芍^知尊者翼道之功。而號善繼善述者矣。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三
釋顯示,字瞽庵。姓盧氏,寧海人也。母金氏,夢寶陁大士,見五色云中,覺而有娠,及生男。幼而凝靜,不好嬉逐。稍長,神氣灑然,有出塵之思。二十一,投會稽悟本院為沙彌,一山元為之脫白。一山度弟子四人,取醍醐經(jīng)開示悟入為之名曰:顯示。元天歷初,受比邱大戒,即踰濤江而西,欲講天臺教觀。時天岸濟(jì)方主萬壽圓覺寺,顯示往事焉,久之,濟(jì)見其天機(jī)峻利,一日千里之勢,乃曰:子盍從吾師游乎?他日大顯南岳一宗,吾于子有望矣。濟(jì)之師即佛海也,佛海倡道于上天竺靈感觀音教寺,來受經(jīng)者云蒸海涌。顯示雜多士中,晝夜研摩三觀十乘之旨,察其密微,至于蠶絲牛毛,設(shè)有疑難,進(jìn)而質(zhì)諸佛海。退與四方俊彥縱橫切磋,不至于洞達(dá)弗止。精積日久,大小乘部,文義字句,瞭于心胸。有叩之者,辯口如水東注,不見所窮,朋類推服,恒以為不可及。佛海器之,命為司賓。及佛海退居南天竺,虎巖頤來紹,其后升掌懺摩,而賢叟思又延居首座,鍊徒牧眾,不異常時。至正五年,始出世隆壽教寺,田畝侵蝕,董而理之,殿宇頹壞,葺而新之。如是者,十有二載。雖蕞爾蘭若,聲望日增,遷雷峰顯嚴(yán)教寺,破屋殘僧,觸目皆凄涼之境。顯示既至,學(xué)侶漸集。復(fù)其舊規(guī),蔚為勝地,人以為難。越六年,江浙省丞力聘主崇恩演福教寺,寺當(dāng)兵燹之馀,鞠為荒墟。顯示為創(chuàng)丈室五楹,以納負(fù)笈之士,遇有咨問,悉竭平昔所蘊,亹亹而語之。至于南屏霅川之同異,尤嚴(yán)于斷制,??引諸家經(jīng)疏,辯證無遺?;蛳溥^勞,笑謝曰:桑門為法忘軀,義所應(yīng)爾,子以為勞乎?會元季喪亂,兵禍日亟,飄然東邁,向悟本樵山棲焉。屏絕人事,顓志于西方凈土之學(xué),終日系念,未嘗少忘,屢感瑞應(yīng)。明室初興,定鼎金陵,草創(chuàng)伊始,佛教復(fù)隆。洪武四年,出游虎林。未幾,順寂于太平興國傳法教寺,神思不亂,如返故廬。再踰年,其弟子知曉,函靈骨歸,藏受經(jīng)祖塔之側(cè)。顯示古貌頎躬,寡于言笑,以清儉自持,一榻二十年,蕭然如在逆旅。當(dāng)時齒臘相亞,職業(yè)相若,而據(jù)席名山,自顯示視之,澹然如無所系念。其出世為人,皆迫于群情,不得已而起。性不樂時俗,藻麗章句,凡有述作,一本山家諸師之論,人謂:“能衍佛海之道,傳之方來,動靜出處,綽有可觀?!闭\不誣也。宋文憲濂為摭其遺行,而銘諸塔,具《芝園后集》。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jìn)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nóng)民軍數(shù)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峰集》。元詩選
琦字希韓,別號立齋,泉之惠安人。登至正二年進(jìn)士第,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始至則賑饑饉,止橫征,減口鹽一百馀引。鄰邑盜發(fā),適琦巡邑境。盜遙見,迎拜曰:此永春大夫也。琦立馬諭以禍福,皆投刀槊請自新,自是威惠行于境外。時兵革四起,琦屢敗諸寇,永春宴然。十六年,改調(diào)寧德。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命下而卒。世居圭峰之下,故所著曰《圭峰集》。元陳誠中所編。明萬歷初,邑人朱一龍、三山董應(yīng)舉序而刻之。今觀其詩,大半見薩天錫集中。亦間有陳眾仲、同寬甫諸作。兵燹之馀,收拾采掇,不無傳鈔之誤。天錫宦游閩海,遺稿流傳,如《中秋玩月》一篇,自敘歷歷可考。而后人漫不檢點,使《圭峰》一集,真贗雜陳,可嘅也。若其《寄同年拜住善御史》及《重游蓬壺》等詩,為希韓所作無疑。茲特芟其重見他集者,采而錄之。良吏高風(fēng),情詞婉約,藹然自見于言外,是則《圭峰》之真而已矣!
人物簡介
盧大雅,貴溪人,混成院道士。工詩為顧元等所稱道。吳伯理,號巢云子,龍虎山道士。永樂(1403~1424)中任上清宮提點。隨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訪張三豐,入蜀居鶴鳴山。博通經(jīng)史,工詩文,精篆隸,亦能作枯木竹石。
人物簡介
字宗潤,行九,號曰月漁。為人于?,體長不事修束,性坦率,與人語合,輒出肺腑相示,諸所睹物,奇不奇,俱口奇之。性又絕靈悟,讀古人書輒能解,獨不好刺經(jīng)。為儒生,嘗取四唐人詩作,品目如衡石,然不少失高下。喜為詩,然喜次人韻,不自作,所次每過倡者。詩成,旋棄其草,然亦不忘。人以此翕然稱盧山人詩。既不試有司,乃赍橐中數(shù)十金,去為吏事。烏傷縣官,以所赍金置一土穴中,取日給。已為人睨得,盜其金。山人窘,無所得食,即棄歸。性嗜弈,嗜摴蒱,每出錢以弈摴蒱與人博,博晝夜寒暑食飲,歲時俱廢,博者朋計,倒其橐不悔。每日中提壺出酒家貰酒飲博者,率博至夜半時。角勝爭道鬨其鄰,鄰人俱苦之。亦能醫(yī)。嘗治人病得奇中。然病家造門值其博。輒堅謝曰:“余方有急事。不暇去?!庇惺瘶螯S生者,病甚殆,強(qiáng)載往治。已就寢。見人壁上詩,即和之。繞榻行,嘔聲至旦。主人以為怪,不服其藥。嘗過張大司馬,司馬客包參軍與論詩不合,鬨其坐,坐客俱左袒。包山人不為下,獨與所交。東籬朱近臣最善。近臣豪,兩人并行市中,輒駭市中人,兩人若無人焉者。然兩人論詩爭短長,亦大鬨,退即交,相服不容口。未幾,近臣以醉溺死,山人哭之慟,山人自罷。烏傷,裹足不出門三十馀年,出行數(shù)里外,輒迷東西。有故人沈問之為黟令,山人獨從一門人王生訪之。六月,走馬萬山中,中暑,去黟百里而病。夜夢與王生俱溺,挽其發(fā),盡脫為黃絲,寤而語王生曰:色絲為絕,吾死矣。已果死。休寧令知其名,為斂。沈嘉則先生錄其遺詩百六十一首行于世。山人初以醫(yī)得金,置袖中,常為人探去,不知,即知亦不問。一日舟行,袖金二十四銖,裹以越楮,偶取金,失水中,即墜。意不信,試取馀金,累墜之至盡。嘗訪嘉則寺中,出門雨新過,下階級,石廉劌嚙,屐齒蹶,痛甚。亦不信,復(fù)起,三試之,復(fù)三蹶,見者盡掩口。久喪妻,獨居有子格,亦不為娶婦。常曰:他日得游終南、少室,乘云御風(fēng),即父子相從無絆也。亦精祿命,嘗自刻死期,在龍集戊辰歲,得年六十三。至入黟歲,果戊辰垂死。謂門人曰:古人旅葬、裸葬無不可,何必故鄉(xiāng)。沈問之聞其言,為買山休寧東門外東岳廟之東南,葬山人。客過無不拜詩人盧九墓者。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字為已,號重齋。博學(xué)能文,工書,自負(fù)甚高。天順中官中書舍人。有《重齋稿》。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為已,昆山人。以薦授中書舍人。明詩紀(jì)事·丙簽·卷十
儒字為已,昆山人。天順初中書舍人。有《重齋稿》。 (《水東日記》:盧重齋博學(xué)能文,善筆劄,文學(xué)韓、柳,書學(xué)歐、顏,自負(fù)甚高,時流罕及。 《梅花草堂集》:盧為已勤學(xué)有文,頗自負(fù)。人有請其稿者,輒捧腹曰:「彼中有笥,卒難相盡?!挂运]拜中書舍人,時備頓問。上嘗命作《雪賦》,頃刻立就,盡屈其同事者。)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應(yīng)天府江寧人,字廷佐,號保竹。天順元年進(jìn)士。授兵部武庫司主事,升武選郎中,出為福建布政司參議,改浙江,官至湖廣右布政使。所至皆有政績,尤留心刑獄。弘治元年致仕。有《祥刑集覽》。維基
盧雍(1422年—?),字廷佐,別號保竹,應(yīng)天府江寧縣人。進(jìn)士出身。景泰癸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八十名。天順元年(1457年)丁丑科會試第八十三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戶部觀政,曾奉使大同、福建。四年(1460年)拜兵部武庫司主事,成化三年(1467年)升武選司郎中,五年升福建左參議,八年丁父憂歸。十一年服闋,即家起浙江參議,十三年冬升右參政,督理糧儲。次年春丁母憂歸。十九年(1483年)服闋,改授湖廣參政,尋升右布政使,進(jìn)左布政,弘治元年(1488年)三月乞致仕歸。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希玉。成化五年進(jìn)士。授刑科給事中。上疏請免淮、揚公賦,清西北勒市戰(zhàn)馬積弊。遷工科都事中。以言事貶長沙府通判,官至廣平知府。甬上耆舊詩·卷五
公字希玉,號益齋,以進(jìn)士授刑科給事中,即劾巨珰梁芳等竊柄,引用奸僧繼曉以邪術(shù)罔上,直聲大振。嘗疏罷淮陽貢賦十馀萬緡,陳西北市馬積弊,人俱德之。有溫州衛(wèi)指揮戴勛,以遺孤為庶長所孽,庶長賕結(jié)當(dāng)路,多為其地。公知狀,言于尚書馬公文升,事竟得直。勛后知公言,奉二百金賻公母之喪,公力拒不受。服闋,遷工科都給事中。論天變忤旨,廷杖,置于獄,謫判長沙。稍遷同知真定府,為治善撫良詰暴,吏民愛畏之。尚書王端毅公恕見所上治行,旌異之,遷知廣平府。廣平故牧馬地,豪家數(shù)侵匿,委其徵于貧戶。公至,刬洗宿蠹,盡反所侵地,民困大起。乃命起學(xué)舍養(yǎng)士,授以經(jīng)義,三輔間翕然向?qū)W。有張參將者,以高貲甲郡中,為讎家所誣,系獄,前守意避嫌,置不理,公按牘出之。比公引年歸,參將使其母密懷千金為壽致榻上,公堅謝不受,其廉白始終不渝若此。公為人不輕言笑,口未嘗論人過。少美風(fēng)儀,有鄰婦制一紈褲遺之,公斥去,默然終身不至其門,有知者重之。維基
盧瑀(1432年—?),字希玉,浙江寧波府鄞縣人,軍籍。進(jìn)士出身。成化元年(1465年)舉乙酉科浙江鄉(xiāng)試,成化五年(1469年)登進(jìn)士,授刑科給事中,后上疏蠲淮、揚逋課十余萬,清理西北勒市戰(zhàn)馬等事,得到批準(zhǔn)。之后升工科都給事中,曾與秦升等人因進(jìn)言獲罪,貶為長沙通判,官至廣平知府。
人物簡介
【生卒】:1438—1471 【介紹】: 明浙江東陽人,字中夫,號可齋。盧格兄。天順六年舉人。入國學(xué)。成化七年,前國子祭酒邢讓等人以挪用會饌錢事得罪坐死,楷率監(jiān)生百余人詣闕下,奏邢讓等人冤,請代。讓等終得贖死為民。
人物簡介
盧淵,字光潛。香山(今中山)人。明憲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年)進(jìn)士。官江西新淦縣知縣。著有《鈞叟集》。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二七有傳。維基
盧淵,字光潛,晚號釣叟,廣東香山縣(今廣東省中山市)人。成化甲辰進(jìn)士。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進(jìn)士。官江西新淦縣知縣,因議地方利弊,得罪上官去職。居家以詩文自娛。
人物簡介
【生卒】:1474—1521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師邵。正德六年進(jìn)士。授御史。武宗北巡宣府,欲建行宮,雍疏請罷其役。巡按四川,劾巡撫馬昊黷貨殃民。擢四川按察副使,未任卒。有《古園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師邵,吳縣人。正德辛未進(jìn)士,官監(jiān)察御史有古園集維基
盧雍(1474年—?),字師邵,號古園,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一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五十八名,登第二甲第七十一名進(jìn)士。授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十年巡按直隸,十三年巡按四川,十六年正月升四川按察司提學(xué)副使。
人物簡介
【生卒】:1481—1531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師陳,號五塢山人。盧雍弟。嘉靖二年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歷官兵部郎中。為羽林指揮劉某所訐,下獄。事白,遷陜西布政司左參議。有《五塢草堂集》、《石湖文略》。維基
盧襄(1481年—1531年),字師陳,號五塢山人,蘇州府吳縣人。正德十一年(1516年),由國子生中式丙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會試第二百九十五名,第二甲第三十二名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改兵部職方司。嘉靖三年(1524年)大禮議期間,參與左順門事件,受廷杖。六年升禮部儀制司員外郎,七年升兵部職方司郎中,改武選司。為羽林指揮劉某所訐,下獄。其事得白,遷陜西左參議。
人物簡介
盧煥(1486年—?),字堯文,號雷石,河南汝寧府光州光山縣人,軍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正德十二年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十名,未殿試,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第二甲第九十七名進(jìn)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年)十一月授監(jiān)察御史,提調(diào)南直隸學(xué)政,六年九月考察閑住致仕,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