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金銀(金銀)  拼音:jīn yín
黃金與白銀?!段倪x。張衡。南都賦》:「琢雕狎獵,金銀琳瑯?!埂度龂萘x》第二五回:「以客禮待關(guān)公,延之上座,又備綾錦及金銀器皿相送?!?/div>
《漢語大詞典》:印組(印組)
印綬。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拜守宰者,印組光華,車騎輝赫,榮兼九族,取貴一時?!?王利器 集解引 盧文弨 曰:“組,即綬也,所以繫佩者?!?宋 李綱 《建炎行》:“帝度不可留,乃聽上印組。” 明 方孝孺 《南齋記》:“世之所尚以為貴者,印組以為華,祿賜以為豐。”
《漢語大詞典》:組紱(組紱)
印綬。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江淹 《蕭太傅謝追贈父祖表》:“自謬藉珪金,空貽組紱,爵侈於公,祿盈於私?!?/div>
分類:印綬官位
《國語辭典》:結(jié)綬(結(jié)綬)  拼音:jié shòu
綬,系在印信上的絲帶。結(jié)綬指出仕。《文選。左思。招隱詩二首之二》:「結(jié)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div>
分類:印綬出仕
《漢語大詞典》:圭組(珪組)
(1).玉圭與印綬。引申指爵位、官職。晉書·張軌傳論:“綰累葉之珪組,賦絶域之琛賨。”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既襲珪組,對揚(yáng)王命?!?劉良 注:“珪,諸侯所執(zhí)也;組,綬,所以繫印者也?!?唐 李縝 《奉和郎游仙巖四瀑布》:“符守分珪組,放情在丘巒。” 清 翁荃 《田家詩擬陶》:“珪組豈不榮,日與傾危俱?!?br />(2).借指文武官員。《清朝野史大觀·清朝藝苑一·圣武成功詩》:“珪組充溢,髦倪抃舞。”
《漢語大詞典》:投紱(投紱)
棄去印綬。謂辭官。 宋 蘇軾 《和致仕張郎中春節(jié)》:“投紱歸來萬事輕,消磨未盡祇風(fēng)情。” 金 劉迎 《自解》詩:“投紱歸來歲月過,清閑殊勝吏分窠?!?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志,終日問 楞迦 。”
分類:印綬辭官
《漢語大詞典》:青綠(青緑)
(1).青色的衣服和綠色的衣服。漢書·成帝紀(jì):“青緑民所常服,且勿止?!?br />(2).青色的印綬和綠色的印綬。 唐 韓愈 孟郊 《會合聯(lián)句》:“朝紳鬱青緑,馬飾曜珪珙?!?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孫汝聽 曰:“青緑謂青綬緑綬?!?br />(3).深綠色。紅樓夢第三回:“大紫檀雕螭案上設(shè)著三尺多高青緑古銅鼎?!?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面上涂金如新,背青緑斑駁,古色可愛。”
(4).即綠色。 艾蕪 《回家》:“在一批青綠的農(nóng)作物中,伏著幾間灰褐色的茅屋?!?/div>
《漢語大詞典》:解紱(解紱)
解下印綬。指辭官。 漢 劉向 《列仙傳·酒家》:“屈身佐時,民用不匱,解紱晨征,莫知所萃。” 晉 陸云 《答孫顯世贈》詩之九:“解紱披褐,投印懷玉?!?宋 司馬光 《與吳相書》:“雖復(fù)委遠(yuǎn)機(jī)柄,均逸外藩,外藩固非息肩之處;乃至投簪解紱,嘯傲 東山 , 東山 亦非高枕之地也。” 清 姚鼐 《哭魚門》詩:“一入 崤 函 身不返,空聞解紱買江船?!?/div>
《漢語大詞典》:印紱(印紱)
亦作“ 印韍 ”。 印綬。漢書·游俠傳·陳遵:“輕辱爵位,羞污印韍?!?span id="fxub1iv" class="book">《漢書·王莽傳中》:“男以‘睦’、女以‘隆’為號焉,皆授印韍。令諸侯立太夫人、夫人、世子,亦受印韍?!?顏師古 注:“韍,亦印之組?!?三國 魏 曹植 《敘愁賦》:“荷印紱之令服,非陋才之所望?!?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上:“臣 衍 向者甫及年期,還上印紱?!?/div>
分類:印綬
《漢語大詞典》:纓紱(纓紱)
亦作“ 纓黻 ”。
(1).冠帶與印綬。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沈約 《梁三朝雅樂歌·俊雅二》:“珩珮流響,纓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傳:“ 彥和 、 季豫 等年在沖蒙,早此纓紱?!?唐 孟浩然 《宿天臺桐柏觀》詩:“愿言解纓紱,從登去煩惱。”《資治通鑒·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門著勛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后庭,譽(yù)重椒闈?!?明 張居正 《七賢詠·王安豐》:“雖有纓紱累,終知世網(wǎng)疏。”
(2).比喻世俗的束縛。《莊子·逍遙游》“綽約若處子” 晉 郭象 注:“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璽,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
《漢語大詞典》:垂紫
懸垂紫色的印綬。 漢 制相國、丞相、太尉、太師、太傅、太保、前后左右將軍皆金印紫綬。后漢書·馮衍傳下:“ 衍 少事名賢,經(jīng)歷顯位,懷金垂紫,揭節(jié)奉使,不求茍得,常有陵云之志。” 李賢 注:“金謂印也,紫謂綬也。”
《漢語大詞典》:佩紫
佩掛紫色印綬。 漢 代相國、丞相皆金印紫綬。因以“佩紫”借指榮任高官。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吾聞?wù)煞蛱幨喇?dāng)帶金佩紫?!?span id="ew0tgyb" class="book">《晉書·夏侯湛傳》:“被朱佩紫,耀金帶白?!眳⒁姟?佩紫懷黃 ”。
《國語辭典》:佩紫懷黃(佩紫懷黃)  拼音:pèi zǐ huái huáng
紫,紫色的印綬。黃,金印。佩紫懷黃形容位高權(quán)重。南朝梁。丘遲 與陳伯之書:「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贊帷幄之謀;乘軺建節(jié),奉疆埸之任,并刑馬作誓,傳之子孫?!?/div>
《漢語大詞典》:青佩(青珮)
亦作“ 青佩 ”。
(1).青色玉佩。 唐 顧況 《白蘋州送客》詩:“闕下?lián)u青珮,洲邊採白蘋?!?br />(2).猶佩青。佩帶青色印綬。借指佩帶青綬的人,指貴官。 宋 李昴英 《念奴嬌·偕十友避暑白云寺》詞:“筇屐追隨多勝侶,青佩黃冠方領(lǐng)。”
見“ 青珮 ”。
《漢語大詞典》:鞶囊
(1).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細(xì)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王崩于 洛陽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無名氏《曹瞞傳》:“被服輕綃,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細(xì)物?!?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八:“﹝ 李文定公 ﹞在 陜 西,籍諸州兵數(shù)為小冊,嘗置鞶囊中以自隨?!?br />(2).革制的囊。古代職官用以盛印綬。 北魏 后,以其不同繡飾表示官階。 漢 班固 《與竇憲箋》:“ 固 于 張掖縣 受賜所服物虎頭繡鞶囊一雙?!?span id="lyl5dux" class="book">《宋書·禮志五》:“鞶,古制也。 漢 代著鞶囊者,側(cè)在腰間?;蛑^之傍囊,或謂之綬囊,然則以此囊盛綬也?!?span id="sg1da6x"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六》:“鞶囊,二品已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銀縷,五品、六品綵縷,七、八、九品綵縷,獸爪鞶。官無印綬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山人佩劍冠遠(yuǎn)游,腰間鞶囊垂虎頭?!?/div>
《漢語大詞典》:懷紱(懷紱)
懷藏印綬。指為官。 宋 曾鞏 《司封員外郎蔡公墓志銘》:“司封抱能屈初齡,秉旄懷紱晚始亨。”
分類:懷藏印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