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馬內(nèi)(馬內(nèi))  拼音:mǎ nèi
Edouard Manet
人名。(西元1832~1883)十九世紀末葉法國印象派大師之一。常至戶外,在陽光下寫生,因而創(chuàng)立色彩明朗而畫風寫實的印象主義。代表作有〈奧林匹亞〉、〈草地上的午餐〉等。也譯作「馬奈」。
《國語辭典》:摩洛  拼音:mó luò
Gustave Moreau
人名。(西元1826~1898)十九世紀末,當法國印象派盛行時,獨自一人描繪宗教、異國情調(diào)等充滿幻想與神秘的題材。他亦是杰出的美術教育家,馬蒂斯、盧奧等野獸派大畫家均出自他門下。
《國語辭典》:莫內(nèi)(莫內(nèi))  拼音:mò nèi
Claude Monet
人名。(西元1840~1926)法國印象派、外光派代表畫家。善描寫田野、村落、海洋的自然景象。注重光線的變化,在繪畫上受馬奈影響很大。印象派一詞是由他的一幅作品〈日出印象〉而來。代表作有〈塞納河的早晨〉、〈睡蓮〉等。
《國語辭典》:塞尚  拼音:sè shàng
Paul Cezanne
人名。(西元1839~1906)法國后期印象派繪畫大師。將自然形象還原于球體、圓柱體、圓錐體的三個基本形態(tài),注重物體體積和空間的關系。不僅創(chuàng)造出個人獨特的畫風,且對后來的立體派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被稱為現(xiàn)代西洋繪畫之父。主要作品有〈黑鐘〉、〈自畫像〉、〈玩牌者〉、〈女浴者〉、〈縊死者之家〉等。
《國語辭典》:梵谷  拼音:fàn gǔ
Vincent Van Gogh
人名。(西元1853~1890)荷蘭后期印象派畫家之一,使用朱、黃等色彩,以大膽奔放的筆觸,創(chuàng)作富有感情而且明朗的作品。其一生坎坷的命運,充滿了故事性。作品有〈吃馬鈴薯的人們〉、〈自畫像〉、〈奧貝爾的教堂〉等。
《國語辭典》:后期印象派(后期印象派)  拼音:hòu qí yìn xiàng pài
十九世紀末期,繼承并變革印象派繪畫方法的流派。以塞尚、高更、梵谷等為代表。強調(diào)主觀感受的表現(xiàn)及個人情感的注入,趨于有個性的描寫。在繪畫技巧上,則借助色塊的對比關系和線條構成的物體內(nèi)在結構,并著力誇張其組織性與裝飾趣味。對野獸派和表現(xiàn)派的影響很大。也稱為「后印象主義」。
《國語辭典》:后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  拼音:hòu yìn xiàng zhǔ yì
十九世紀末葉,繼承并變革印象派繪畫方法的流派。以塞尚、高更、梵谷等為代表。強調(diào)個人主觀感受的表現(xiàn)及情感的注入,趨于有個性的描寫。在繪畫技巧上,則藉助色塊的對比關系和線條構成的物體內(nèi)在結構,并著力誇張其組織感及裝飾趣味。對野獸派和表現(xiàn)派的影響很大。也稱為「后期印象派」。
《國語辭典》:雷諾瓦(雷諾瓦)  拼音:léi nuò wǎ
Pierre Auguste Renoir
人名。(西元1841~1919)法國印象派畫家。出生于法國里摩。以油畫著稱,亦從事版畫、雕塑。作品結合傳統(tǒng)方法及印象派畫法,以鮮麗明朗的色彩,表現(xiàn)陽光與空氣的顫動,獨具風格。代表作有〈浴者〉、〈舞會〉、〈包廂〉、〈帆船〉、〈戴花帽的女子〉等。
《國語辭典》:外光派  拼音:wài guāng pài
十九世紀末葉,馬內(nèi)、莫內(nèi)等印象派畫家紛至戶外陽光下作畫,其后印象派以外的畫家也仿效他們,這些作風統(tǒng)稱為「外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