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41,分37頁顯示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歷命
歷剌
歷節(jié)
柏歷
門歷
遼歷
樓羅歷
萬年歷
墜歷
紫歷
律歷志
應(yīng)天歷
符歷
掛歷
訪歷
《國語辭典》:歷命(曆命)  拼音:lì mìng
天命氣數(shù)。晉。陸機(jī)辯亡論上〉:「歷命應(yīng)化而微,王師躡運(yùn)而發(fā)?!固啤@钌?。注:「歷命,歷數(shù)天命也?!?/div>
《漢語大詞典》:歷剌(歷剌)
稀疏貌。 宋 林逋 《平居遣興》詩:“卑孜晚鳥沉幽語,歷剌煙篁露病梢。”
《漢語大詞典》:歷節(jié)(曆節(jié))
歷法上所推算的節(jié)氣。 漢 蔡邕 《月令問答》:“問者曰:‘歷云小暑,季夏節(jié)也;而今文見於五月,何也?’曰:‘今不以歷節(jié)言,據(jù)時(shí)始暑而記也?!?/div>
《漢語大詞典》:柏歷(柏歷)
亦作“栢歷”。 古時(shí)人始死,立木于庭中,上橫一木如門,叫重。橫木下懸鬲,即“歷”,中盛粥,謂為死者神所憑依,葬后始改用木主。 魏 晉 以來又有兇門柏歷置于門外以表喪,略似后世的喪事牌樓。晉書·瑯邪悼王煥傳:“﹝ 晉元帝 ﹞悼念無已,將葬,以 煥 既封列國,加以成人之禮,詔立兇門柏歷,備吉兇儀服,營起陵園,功役甚眾。 瑯邪國 右常侍 會(huì)稽 孫霄 上疏諫曰:‘……兇門柏歷,禮典所無,天晴可不用,遇雨則無益,此至宜節(jié)省者也。’”宋書·禮志二:“ 成帝 咸康 七年, 杜后 崩……有司奏:‘大行皇后陵所作兇門栢歷,門號(hào) 顯陽 端門 ?!t曰:‘門如所處,兇門栢歷,大為煩費(fèi),停之?!?span id="nbyfcp6"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三》:“王、郡公主、太妃、儀同三司已上及令僕,皆聽立兇門柏歷。”參閱 清 翟灝 通俗編·儀節(jié)。
《漢語大詞典》:門歷(門曆)
亦作“ 門歷 ”。 來客登記簿。 宋 劉斧 《青瑣詩話》:“﹝ 張士遜 ﹞出游近邑,惟一僕馭馬,一僕持傘。復(fù)歸,門吏訝其青蓋,詢之,乃取門歷書一絶?!?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取當(dāng)世門歷閲視,賓客無 俠 ( 鄭俠 )名?!?/div>
分類:來客登記
《韻府拾遺 錫韻》:遼歷(遼歷)
遼史歷象志:司天監(jiān)考:戊午歲與遼歷相近。
《漢語大詞典》:樓羅歷(樓羅曆)
指花名冊(cè)。 宋 陶谷 清異錄·樓羅歷:“ 劉鋹 在國,春深令宮人鬭好……宮人出入皆搜懷袖,置樓羅歷以驗(yàn)姓名,法制甚嚴(yán),時(shí)號(hào)花禁。”
《國語辭典》:萬年歷(萬年曆)  拼音:wàn nián lì
指永久使用的日曆,可查出過去及未來某一日期為星期幾。
分類:適用歷書
《漢語大詞典》:墜歷(墜曆)
指傾敗的歷數(shù)綱紀(jì)。《北齊書·文宣帝紀(jì)》:“舉廢極以立天,扶傾柱而鎮(zhèn)地,剪滅黎毒,匡我墜歷,有大德于 魏 室,被博利于蒼生?!?/div>
《漢語大詞典》:紫歷(紫曆)
歷數(shù)。指國運(yùn)。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慶平賊表》:“斯乃紫歷方永,蒼氓同慶?!?唐 王勃 《乾元殿頌》:“祥抽紫歷,業(yè)照彤管?!?/div>
《國語辭典》:律歷志(律歷志)  拼音:lǜ lì zhì
古代史書的篇名。記載一朝樂律及歷法的因革?!?a target='_blank'>史記》中〈律書〉、〈歷書〉各為一篇,班固的《漢書》才合為一志。后來的史書承襲《漢書》,均有〈律歷志〉。
《漢語大詞典》:應(yīng)天歷(應(yīng)天曆)
宋 代歷法名。 宋 初沿用 周 顯德 制的《欽天歷》,因推驗(yàn)有誤,乃于 建隆 二年五月,詔令司天少監(jiān) 王處訥 等另造歷法。四年四月,新法成,定名《應(yīng)天歷》。其歷分夜為五更,每更分五點(diǎn)。更以擊鼓為節(jié),點(diǎn)以擊鐘為節(jié),更點(diǎn)之法自此始。參閱宋史·律歷志一、二、三《方技傳上·王處訥傳》。
《漢語大詞典》:符歷(符曆)
記錄符命的歷書。舊唐書·文苑傳上·王勃:“嘗作《大唐千歲歷》,言 唐 德靈長千年,不合承 周 隋 短祚,其論大旨云……此天地之常期,符歷之?dāng)?shù)也。”
《漢語大詞典》:掛歷(掛曆)
供懸掛用的日歷、月歷或年歷。《花城》1981年第6期:“什么也沒有,連一份大美人頭的掛歷都沒有,真是‘家徒四壁’呀?!?/div>
《漢語大詞典》:訪歷(訪曆)
研求歷數(shù)。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採圖辨緯,游機(jī)訪歷。潛志百氏,沉神六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