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歷史學(歷史學)  拼音:lì shǐ xué
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歷史的學問。
《國語辭典》:星歷表(星歷表)  拼音:xīng lì biǎo
附有星期、日歷的手表。
《國語辭典》:行事歷(行事歷)  拼音:xíng shì lì
預先擬訂的活動日程表,作為未來行事的依據(jù)。
《國語辭典》:身歷聲(身歷聲)  拼音:shēn lì shēng
一種無線電廣播和收音的裝置方式。利用兩只麥克風,配上兩個喇叭播音或收音,讓聲音以接近原聲的方式播放出來,使人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覺。
《國語辭典》:儒略歷(儒略歷)  拼音:rú lüè lì
西洋的舊歷法。為古羅馬時期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于西元前四十六年所頒行的歷法,為英語Julian calender的音譯。儒略歷以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為大月,各三十一日;四、六、九、十一月為小月,各三十日;二月平年是二十八日,閏年則為二十九日。因此平年為三百六十五天,閏年為三百六十六天,每四年之中有一個閏年,平均每年有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實際長度多了十一分十五秒,因此節(jié)氣逐漸提早,大約一百二十八年就多一天。因此在一五八二年的歷法改革改用「格里歷」。
《駢字類編》:釜歷(釜歷)
明一統(tǒng)志釜歷山在永康縣南三十五里舊名歷山孤峰屹立望之如覆釜然
《漢語大詞典》:奉元歷(奉元曆)
(1).歷法名。 宋 熙寧 七年 衛(wèi)樸 造。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 衛(wèi)樸 造《奉元歷》,始知舊蝕法止用日平度,故在疾者過之,在遲者不及?!?span id="jiwmdvl" class="book">《元史·歷志二·授時歷議下》:“《奉元歷》 熙寧 七年甲寅 衛(wèi)樸 造,行十八年,至 元祐 壬申,后天七刻?!?br />(2). 宋 南渡后,其法已散失。 清 李銳 據(jù)元史·歷志,補算歲日朔日,可借以考見梗概。
《分類字錦》:鳳歷維新(鳳歷維新)
晏殊 元日詩 人正肇屆時多祜,鳳歷維新景載陽。
分類:元日
《漢語大詞典》:府經(jīng)歷(府經(jīng)歷)
知府的屬官,主管出納文書事。又稱府經(jīng)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四回:“藩臺早就有心給 繼之 一個署缺,因知道今天是他老太太的整壽,前幾天 江都縣 出了缺,論理就應該即刻委人,他卻先委了 揚州 府經(jīng)歷暫行代理,故意挨到今日掛牌,要博老太太一笑。”亦省稱“ 府經(jīng) ”。《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三回:“那人自稱姓 申 號 守堯 ……那年修理堤工案內(nèi),得了一個異常勞績,保舉免補本班,以府經(jīng)補用。”
《漢語大詞典》:隔年皇歷
今年以前的歷書,比喻過時的道理、規(guī)則。也作“隔年黃歷”
《漢語大詞典》:隔年舊歷本(隔年舊曆本)
猶隔年歷。比喻過時的事物。 葉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你翻什么隔年舊歷本!”
分類:猶隔過時
《漢語大詞典》:隔年歷(隔年曆)
去年的歷書。比喻已失時效的廢物。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五四:“經(jīng)義本儒者分內(nèi)事,而一行作吏,則置之如隔年歷;閒有作者,祇為子弟作嫁衣裳。 陳啟新 誚為‘敲門磚子’,非誣也?!?/div>
《漢語大詞典》:亙歷(亙歷)
經(jīng)歷,經(jīng)過。 郭沫若 《斷斷集·屈原時代》:“在 殷 代滅后, 中國 的社會曾亙歷過幾百年是奴隸制度。”
分類:經(jīng)歷
《國語辭典》:格里歷(格里曆)  拼音:gé lǐ lì
現(xiàn)行的陽歷。西洋的舊歷法儒略歷的長度比回歸年的實際長度多了十一馀分鐘,因此羅馬教皇格里十三世于西元一五八二年頒訂新的置閏規(guī)則,以儒略歷為基礎,除了原來的每四年一閏外,將西元年分除以四百馀一百、二百、三百的三年改為平年。于是平均每年長度縮短為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五日,大約一萬年才多三天,這種歷法稱為「格勒哥里歷」,簡稱為「格里歷」。由于它已普遍為世界各國所接受,我國自民國元年起,也以格勒哥里歷作為國歷。也稱為「公歷」、「西歷」、「新歷」、「陽歷」。
《漢語大詞典》:多歷年稔(多歷年稔)
謂歷時久長。 南朝 梁武帝 《責賀琛敕》:“我自除公宴不食國家之食,多歷年稔?!?/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