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度和厚度。
《左傳·定公五年》:“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 北齊
邢邵 《為文襄帝讓尚書令表》:“助日月之光華,增天地之高厚?!?br />(2).指皇天后土。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北郊議論》:“夫祀者,自有以感於無,自實以通於虛,必以類應(yīng)類,以氣合氣,然后可以得而親,可以冀其格。今祭地於圜丘,以氣則非所合,以類則非所應(yīng),而求高厚之來享,不亦難乎!”
(3).謂恩德深厚。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內(nèi)外官吏皆忘其身家以相為謀,則君臣上下之交,何事不成? 漢 臣 董仲舒 曰‘被潤澤而大豐美’者,此也,朝廷不愈高厚,宇宙不愈清明哉!”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云》:“
《集外集》止抽去十篇,誠為‘天恩高厚’?!?br />(4).高尚厚道。 宋
曾鞏 :“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心潛高厚,智極精微。推廣愛之仁,以隆於父子;盡大公之義,以篤于君臣。” 明 程羽文
《鴛鴦牒》:“ 班婕妤 左九嬪,高厚渾樸,永巷索居?!?br />(5).
《左傳·襄公十六年》:“ 齊 高厚 之詩不類?!焙笠蛞浴案吆瘛敝冈娮鞑患选?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 何僧智 者,嘗于 任昉 坐賦詩,而言其詩不類。 任 云:‘卿詩可謂高厚?!?何 大怒曰:‘遂以我為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