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南康人,號癡叟。田辟弟。徽宗宣和六年進(jìn)士。為丞相呂頤浩所器重。高宗召問江右盜賊,如鰲言小寇不足慮,所憂者西北。累官監(jiān)察御史,出知道州。后加直秘閣、京西轉(zhuǎn)運(yùn)副使。全宋文·卷四○八五
田如鰲,號癡叟,大庾(今江西大庾)人,一說南康(今江西南康)人。宣和六年進(jìn)士。紹興元年六月以從事郎權(quán)南康縣丞,二年十月為樞密院編修官。四年五月以在南康斬劉洞天功,改京官,九月為監(jiān)察御史。五年四月以上疏詆張絢罷御史。七年五月主管亳州明道宮。其后曾知道州。二十二年九月權(quán)提點(diǎn)江西刑獄公事,十一月改廣南西路提點(diǎn)刑獄兼提舉常平、同提舉本路鹽事。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五、五九、八八、一○一、一四七、一六三、一六四,《宋史》卷二七,《宋詩紀(jì)事小傳補(bǔ)正》卷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汀州寧化人,字起莘。少好吟詠。高宗紹興五年進(jìn)士。官終饒州推官。全宋詩
湯莘叟,字起莘,汀州寧化(今屬福建)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jìn)士,為饒州推官。事見《永樂大典》卷七八九四引《臨汀志》。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信叟。徽宗宣和三年進(jìn)士。初為國學(xué)官。高宗紹興中秦檜忌張浚復(fù)出,欲誣浚潭州新筑宅第僭制,命秉信往察之,歸告不附檜意,因被黜。后復(fù)官,歷吏部侍郎,出知常州。全宋詩
吳秉信(?~一一五六),字信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M(jìn)士,初為國學(xué)官(《延祐四明志》卷四)。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為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六)、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七)。十四年,守起居舍人,出知江州(同上書卷一五一),十八年,以拂秦檜意,罷(同上書卷一五七)。二十六年,以吏部侍郎出知常州,卒(同上書卷一七四)。全宋文·卷四○○九
吳秉信(?——一一五六),字信叟,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登宣和三年進(jìn)士第,紹興初為太常博士,歷官屯田員外郎、右司員外郎、起居舍人,出知江州。忤秦檜意,紹興十八年放罷,后以左朝散郎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除起居郎、權(quán)給事中,又試中書舍人,兼實(shí)錄院修撰,遷吏部侍郎。同年,為臣僚奏劾,降充右文殿修撰知常州。未上任,卒,贈左中奉大夫。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七、一五一、一七四及《延祐四明志》卷四。
人物簡介
【介紹】: 名或作傳。宋浦陽通化人,字清叟。自少即無所好,唯嗜讀書?;兆谛腿赀M(jìn)士。歷官至監(jiān)察御史。曾四持憲節(jié),廉明之聲甚著。
人物簡介
【生卒】:1100—1178 【介紹】: 宋揚(yáng)州江都人,字彥平,號樂庵。高宗紹興二年進(jìn)士。授吳江主簿,有部使者侵刻百姓,投劾而歸。后知溧陽縣,留心民政。孝宗隆興二年,召為監(jiān)察御史。歷樞密院檢詳、侍御史。因反對外戚張說以節(jié)度使掌兵權(quán),除秘閣修撰致仕。晚年定居昆山,聚書逾萬卷。全宋詩
李衡(一一○○~一一七八),字彥平,江都(今江蘇揚(yáng)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進(jìn)士,授吳江縣主簿。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連知溧水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召為監(jiān)察御史。五年,出知婺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二三)。召拜司封郎中,遷樞密院檢詳文字,除侍御史。八年,差同知貢舉(同上書選舉一之一八)。致仕后定居昆山,名其室曰樂庵,自號樂庵叟,學(xué)者稱樂庵先生。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九(以上《永樂大典》卷一○四二二引《蘇州府志》、《樂庵遺事》)。有《樂庵集》、《和寒山拾得詩》等,均佚;今存《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弟子龔昱輯有《樂庵語錄》五卷?!?a target='_blank'>淳祐玉峰志》卷中、《宋史》卷三九○有傳。今錄詩十首。全宋文·卷四二二六
李衡(一一○○——一一七八),字彥平,號樂庵,江都(今江蘇揚(yáng)州)人。紹興二年中進(jìn)士第,授吳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勢作威,衡拂衣歸。后知溧陽縣。隆興二年,召入為監(jiān)察御史。歷司封郎中、樞密院檢詳官,出知溫、婺、臺三州。引年乞身,除秘閣修撰致仕。居昆山,聚書萬卷。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九。其著作今存《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樂庵語錄》五卷、《樂庵先生遺書》四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九○有傳。
人物簡介
程敦書(一一○一——一一六七),字通叟,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唐子。宣和二年以父任補(bǔ)承務(wù)郎,歷丞資陽、江原,判達(dá)州,知涪、普、邛三州。治堰溉田,請減歲餉,民大悅。乾道三年卒,年六十七。見晁公溯《程邛州墓志銘》(《嵩山居士集》卷五二)。
人物簡介
【生卒】:1101—1161 【介紹】: 宋歙州歙縣人,字東叟。汪叔詹子。未冠入太學(xué)。欽宗靖康初,金人侵?jǐn)_,詔求知兵者,應(yīng)詔撰文、擢高等。上書請立康王為大元帥,鎮(zhèn)撫河北。及徽、欽二帝被俘北行,謁康王(高宗)于濟(jì)州,請即位以圖中興。高宗立,遷江南經(jīng)制使、監(jiān)登聞檢院。以議事忤執(zhí)政,通判沅州,復(fù)謫英州。說李允文、張用諸部歸順,又獻(xiàn)“平寇策”。累官直秘閣、知江州。為人豁達(dá)高亮,深沉有度。有《麟書》、《若海集》。全宋文·卷四二七○
汪若海(一一○一——一一六一),字東叟,歙州歙縣(今安徽歙縣)人。未弱冠,入太學(xué)。靖康元年,以金人侵?jǐn)_,應(yīng)詔上書,擢高等。高宗即位,推恩改奉承郎,遷江南經(jīng)制使,轉(zhuǎn)承事郎,監(jiān)登聞檢院。歷通判沅州、辰州、順昌府、信州。遷湖北帥司參議、知道州,授直秘閣、知江州,卒。見《宋史》卷四○四本傳,汪若容《汪公行狀》(《新安文獻(xiàn)志》卷八一)。
人物簡介
釋法恭(一一○二~一一八一),號石窗叟,俗姓林,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幼于棲真禪院祝發(fā),師事則韶,徽宗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受具戒。歷住光孝、能仁、報(bào)恩、雪竇、瑞巖諸寺。孝宗淳熙八年卒,年八十。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宏智正覺禪師法嗣。事見《攻愧集》卷一一○《瑞巖石窗禪師塔銘》,《嘉泰普燈錄》卷一三、《五燈會元》卷一四、《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九有傳。今錄詩五首。全宋文·卷四二九八
法恭(一一○二——一一八一),號石窗叟,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俗姓林氏。年十五出家,后從天童正覺禪師問道,既而遍參諸識。歷主光孝、能仁、報(bào)恩、瑞巖諸寺。淳熙八年八月卒,年八十。見《攻愧集》卷一一○,《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九。補(bǔ)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
法恭。自號石窗叟。奉化林氏子。其母感胡僧入夢而生。落發(fā)受具戒。習(xí)南山律于湖心寺。聞天童宏智名往從。問道。兄事暉自得。晝夕危坐。一日坐殿廡間。偶聞僧語。入耳清徹?;砣婚_悟。流汗浹體。宏智。詰以所得非謬。命居侍職。既而遍參諸識。見閑萬年。萬年試為問。師掩耳出。草堂清公不許。暫到入室。師直造前。奪拂子擲地上而出。一眾駭異。黃龍忠。置界方槌拂于香案上??彬?yàn)學(xué)者。師謂其侍者曰。和尚此一絡(luò)索作何用。少頃一一拈起。問。過一機(jī)不來。莫言不道。侍者白忠。乃撤去。三年復(fù)歸天童。主藏鑰。為第一座。分座說法。宏智所舉宗要。師不為茍合。智愛而畏之。紹興二十三年。光孝虛席。越帥移書宏智。求一本色人補(bǔ)處。智以師應(yīng)命。會應(yīng)天塔壞?;蛘埳崛ァ熢?。非我尚誰為耶。塔成。始行遷能仁。隆興改元。侍郎趙公守四明。迎主報(bào)恩。虜燼之馀。前人興造。所未備者。皆成之。軒敞宏大。遂為一城蘭若之冠。乾道六年。退居小溪之彰圣。明年榮陽郡王。起住瑞巖。辟舍宇以安眾。開山田以足食。建杰閣。奉圓通大士。輪奐甚美大。參范公請移雪竇。自得暉。歸自凈慈。遂以雪竇還之。復(fù)居瑞巖。淳熙八年八月。示微疾。戒弟子。毋以藥石累我。我將行矣。以書招自得。來相見如平時。付以后事。作書遺別諸士大夫。并常往來者。遲明升座。說偈而逝。壽八十。臘五十九。師天姿挺特。持律甚嚴(yán)。累主大剎。起居寢食。率與眾共。不務(wù)緣飾。無他嗜好。峭直骨鯁。不借人以辭色。有道者。力加提引?;鄱裾?。必叱之。臨安凈慈空席。力請。乃航海以避命。皇子魏王作牧。每加禮敬。欲訪師山間。辭曰。路遠(yuǎn)而險(xiǎn)徒勞耳。蓋其嚴(yán)冷類此。
人物簡介
釋與咸(?~一一六三),字虛中,別號澤山叟,俗姓張,黃巖(今屬浙江)人。住上天竺,持戒修身,時稱第一。然以凈土為歸,后遷赤城。孝宗隆興元年圓寂。著有《菩薩戒疏》。《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三有傳。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與咸(?——一一六三),字虛中,號明祖,晚號澤山叟,俗姓張(張一作章),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七歲入道,九歲進(jìn)具。住上竺,持戒修身,時稱第一。后遷赤城,嘗于法輪寺施戒。隆興元年圓寂。著有《菩薩戒疏》。見《補(bǔ)續(xù)高僧傳》卷三,《釋氏疑年錄》卷八。補(bǔ)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與咸。字虛中。黃巖張氏子。住上竺。持戒修身。時稱第一。然以凈土為歸。常曰。佛國。在十萬億剎外。而提封不越方寸。若克循觀道則往。彼非遙也。后遷赤城。嘗于法輪寺施戒。當(dāng)請圣師。眾睹寶光下燭。有梵僧立空表。禪宴之馀。常諷空品。至本性空寂。則入定數(shù)日。至死生無際。則大慟不已。其體法真切若此。一日萬年。一禪師來訪。見床上小冊。記回買。嘗住物一錢不遺。嘆曰。我于道無愧。行不及師。郡太守入山。見池中紅蓮。問曰。既是白蓮因。甚卻開紅華。師曰。山中并喜君侯至任。是無情亦改容。又指看經(jīng)羅漢曰。既是無學(xué)。如何看經(jīng)。師撫羅漢背。云何不祇對。其慧才辯妙。又如此。隆興元年。圓寂。茶毗獲五色舍利無算。所著有菩薩戒疏。師精于易。因名以卦。別號澤山叟。
人物簡介
何若(一一○五~一一五○),字任叟,上元(今江蘇南京)人。弱冠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進(jìn)士,調(diào)淝州推官。高宗紹興十年(一一四○),除秘書省正字,十二年,遷校書郎。十五年,擢御史中丞。十七年,除簽書樞密院事,以忤秦檜奉祠。寓于衢。二十年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七、一四四、一五四、一五六、一六一)。有《風(fēng)山集》、《尚書春秋講義》等,已佚。事見《金陵詩徵》卷六。全宋文·卷四○八五
何若(一一○五——一一五○),字任叟,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宣和六年進(jìn)士及第。紹興十年,授秘書省正字。十二年,進(jìn)校書郎,尋守監(jiān)察御史。十四年,除右正言,未幾試右諫議大夫,知貢舉。十五年,試御史中丞。十七年,詔簽書樞密院事。數(shù)月,以疾辭,罷為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紹興二十年卒。著有《風(fēng)山集》。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八之四三、禮四四之二二、選舉一之一五,《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七、一四四、一四七、一五二、一五四,《南宋館閣錄》卷八,《金陵詩徵》卷六。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吳郡人,字景繁,號癡絕叟。不求仕進(jìn),居光福山中,終日閉戶讀誦,博極墳典。高宗紹興中郡以遺逸薦,不起,閑居五十年不出,名重鄉(xiāng)里。著作甚豐,與吳興施宿合注蘇軾詩,為陸游所稱。全宋詩
顧禧,字景繁,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出身世家,早年受父祖陰,不樂為仕。居光福山中,閉戶讀書,筑室曰漫莊,自號癡絕叟。高宗紹興間以遺逸薦,不起,隱居五十年,享高壽而終。有《志道集》一卷,并注蘇軾詩頗詳,且與注楚辭之洪興祖多唱和。事見《中吳紀(jì)聞》卷六,《吳郡志》卷二二有傳。 顧禧詩,以《叢書集成》初編本《志道集》為底本,校以清乾隆四十七年蘇齋刊《蘇詩補(bǔ)注》本(簡稱乾隆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介紹】: 宋紹興山陰人,字召叟。蘇頌四世孫。少時從其祖游宦入蜀,長而落拓走四方,曾再入建康幕府。為詩淬煉清新,在江湖詩派中卓然特出。有《泠然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