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口頭(口頭)  拼音:kǒu tóu
言語。如:「口頭答覆」。《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你是甚么口頭,有這么打自得兒沒的?」
《國語辭典》:口頭(口頭)  拼音:kǒu tou
食物的滋味?!都t樓夢》第二五回:「寶玉道:『我嘗了不好,也不知別人說怎么樣?』寶釵道:『口頭也還好。』」
《國語辭典》:口頭禪(口頭禪)  拼音:kǒu tóu chán
原指不曾領(lǐng)會佛教禪理,只襲用它的一些常用語作為談話的題材。后泛指說話時的慣用語?!独蠚堄斡洝返诰呕兀骸覆蝗缗獌删浔俜鹄系目陬^禪,就算是圣人之徒,豈不省事?」《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他們的口頭禪是『維新』兩個字,因此引為同志,誰想性情卻大不相同的?!挂沧鳌缚陬^語」。
《國語辭典》:口頭交(口頭交)  拼音:kǒu tóu jiāo
交情不深的朋友。唐。孟郊擇友〉詩:「面結(jié)口頭交,肚里生荊棘。」也作「口頭之交」。
《國語辭典》:口頭語(口頭語)  拼音:kǒu tóu yǔ
說話時的慣用語。如:「『哎喲!』是他的口頭語之一。」也作「口頭禪」。
《國語辭典》:口頭誹謗(口頭誹謗)  拼音:kǒu tóu fěi bàng
用不實(shí)的言語說某人的壞話,期使大家都誤信此人為壞人。
《國語辭典》:口頭之交(口頭之交)  拼音:kǒu tóu zhī jiāo
交情不深的朋友?!队讓W(xué)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肝膽相照,斯為腹心之友;意氣不孚,謂之口頭之交?!挂沧鳌缚陬^交」。
《國語辭典》:食在口頭,錢在手頭(食在口頭,錢在手頭)  拼音:shí zài kǒu tóu,qián zài shǒu tóu
(諺語)比喻錢財很容易花光?!毒劳ㄑ浴>砣?。趙春兒重旺曹家莊》:「常言『食在口頭,錢在手頭?!毁M(fèi)一分,沒一分,坐吃山空?!?/div>
《國語辭典》:口頭信(口頭信)  拼音:kǒu tóu xìn
口頭傳遞的消息。如:「麻煩幫我傳個口頭信給老闆,說我明天會準(zhǔn)時上班。」
《漢語大詞典》:酒在口頭,事在心頭(酒在口頭,事在心頭)
見“ 酒在肚里,事在心頭 ”。
《漢語大詞典》:口頭話(口頭話)
(1).猶口語。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拜月亭:“予最愛《繡襦記》《鵝毛雪》一折,皆乞兒家常口頭話,鎔鑄渾成,不見斧鑿痕跡,可與古詩‘孔雀東南飛’、‘唧唧復(fù)唧唧’并驅(qū)?!眳⒁姟?口語 ”。
(2).指常掛在嘴邊的話。 孫中山 《在東京〈民報〉創(chuàng)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他們的口頭話是說他的祖宗有團(tuán)結(jié)力,有武力?!?br />(3).指俗話。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八章:“這地方流傳有一句口頭話:‘招了女婿當(dāng)長工。’”
《國語辭典》:口語(口語)  拼音:kǒu yǔ
1.專指談話所用的語言。唐。劉知幾《史通。卷六。言語》:「而后來作者,通無遠(yuǎn)識,記其當(dāng)世口語,罕能從實(shí)而書?!?br />2.議論。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仆以口語遇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br />3.誹謗。漢。楊惲 報孫會宗書:「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br />4.訴訟關(guān)系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guān)的陳述?!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知縣錄了口語,喝退胡阿虎,便叫周四上前來問?!挂卜Q為「口供」、「口詞」。
《國語辭典》:口頭文學(xué)(口頭文學(xué))  拼音:kǒu tóu wén xué
不用文字記載而靠口耳相傳的文學(xué)。如:「研究人員遍訪各個村落,采集珍貴的口頭文學(xué)資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