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史文卿,字景望(《前賢小集拾遺》卷三),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宋詩紀事》卷六三)。高宗紹興中知南康軍(明正德《南康府志》卷三》。今錄詩八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良叔,號自齋。史浩從子。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初為咸寧尉,任滿,唯多挾書籍以歸。以楊簡薦為廬陵宰,有能名。后守南安,為政尚安輯,蠲白撰錢以便民。守吉州,治如南安,蠲田租十八萬。卒年八十。謚文靖。
全宋詩
史彌忠(?~一二四四),字良叔,號自齋先生(《宋元學案》卷七四),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寶慶四明志》卷一○)。初為咸寧縣尉,監(jiān)文思院門,知廬陵縣。歷知饒州(《宋史》卷一七六《食貨上》四)、南安軍、吉州。理宗紹定中,提舉福建常平茶鹽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一)。歷寶謨閣待制、龍圖閣學士,以資政殿學士致仕。淳祐四年卒,贈少師、鄭國公,謚文靖(《宋史》卷四三)?!?a target='_blank'>延祐四明志》卷五有傳。有集五○卷,已佚(《甬上宋元詩略》卷七)。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六八一九
史彌忠(一一六五——一二四四),字良叔,號自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史漸子,楊簡門人。登淳熙十四年進士第。初為鄂州咸寧尉,官滿歸里,橐中裝視赴官時為多。父怒,發(fā)視皆書帙。宰廬陵,知南安、吉州,均有能名。紹熙二年,提舉福建常平鹽茶事。淳祐四年九月卒,年八十,賜謚文靖。見《延祐四明志》卷五,《宋史》卷四三、二一四、四一九,《宋元學案》卷七四。
史伯璿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溫州平陽人,字文璣。博通經(jīng)史。篤志朱子之學。隱居不仕。卒年五十六。有《四書管窺》和《管窺外篇》。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維基
史學(1454年—1513年),字文鑒,直隸溧陽縣人。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一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二甲第一百零二名進士,授戶部主事,升郎中,總餉遼東。官至山東左參政。正德六年(1511年)因盜起,被劾坐貶,正德八年(1513年)卒,年六十。有《埭溪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6—1541 【介紹】: 明江西峽江人,字文林,號歉庵。弘治十五年進士。授福建推官。正德中召為南京御史,彈劾不避權(quán)貴。嘉靖初遷浙江海道副使,歷浙江布政使。有《備遺錄》。
維基
張芹(1466年—1541年),字文林,號歉庵、歉齋,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臨江府新淦縣(今江西省新淦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二十一名,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進士。授福州府推官。正德年間,封為南京監(jiān)察御史。寧夏平定后,大學士李東陽封官。張芹則批評李東陽身為大臣則沒有功勞,疏上,東陽涕泣不能辯。武宗責芹沽名,停俸祿三個月。給事中竇明因言獲罪下獄,張芹上疏營救。不久,出任徽州府知府。因避嫌宸濠叛亂事宜,改任杭州府知府。亂平,又回任徽州府知府。嘉靖元年(1522年)七月,升遷浙江海道副使,歷任右參政、右布政使。六年九月因倭人爭貢牽連而被罷官回鄉(xiāng)。張芹對母侍奉甚佳,其持身節(jié)儉樸素,麻袍粗食地安度余生。嘉靖二十年卒,年七十六。
史梧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史梧(1492年—?),字文材,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十二名舉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第二甲第八名進士。授南京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升浙江按察司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北直隸大名府人,字文直,號沱村。嘉靖十一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巡按湖廣。以論守陵太監(jiān)驕橫忤旨。旋與楊繼盛同官,每以國事相勉。倭寇猖獗時,條陳江防六事,建瓜洲城。后倭至,以有城得無患。有《沱村集》。
維基
史褒善(1499年—1562年),字文直,號南渠,直隸大名府開州(今河南省濮陽縣)人,官至大理寺卿。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一名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巡按湖廣,有平麻陽盜功。以論守陵珰驕橫忤旨,降職為滁州判官。不久,升國子監(jiān)博士。調(diào)南京任吏部主事,升郎中,期間與楊繼盛同官,每日商議國事。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遷江西按察使司副使,歷官浙江參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倭寇猖獗,史褒善以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操江。奏設沿山守備,又條陳江防六事,切中機宜,建瓜州城,倭寇至,生民得以保全。以大理寺卿休致。有《沱村集》。
史文龍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史文龍,字應霖,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民籍。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五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九十七名進士。曾官廣東廉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
史繼偕(1561年—1635年),字世程,號聯(lián)岳,一說蓮岳,福建晉江平易里(今泉州市鯉城區(qū)西街)人,祖籍浙江鄞縣(今寧波),榜眼及第。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充會試同考官。奉詔出使粵西。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乞休,不準。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署都察院。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爆發(fā)薩爾滸之役,遼陽經(jīng)略楊鎬告急,明神宗不予臨朝,繼偕連同吏部尚書趙煥會同九卿科道請?zhí)熳右暢?,跪候皇宮文華門至晚,神宗仍不為所動,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晉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天啟元年(1621年)六月,加太子太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天啟三年(1623年)三月,為吏部右給事中阮大鋮所誣,致仕歸里,家居六年。崇禎二年(1629年)與泉州知府蔡善繼建溜石銃臺。崇禎八年(1635年)二月以奢安之亂蕩平,加贈少師兼太子太師。卒謚文簡,賜祭葬。墓在晉江磁灶馬四行山鋪燭臺山。
史文煥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史文煥,榜名孫煥,字涵華,號還樸,山西太原府盂縣人。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由束鹿令轉(zhuǎn)刑曹,出守永平府,以治績卓異擢陜西關內(nèi)道副使,歷陜西右參政、按察使、右布政使,多異政,秦民為立生祠。調(diào)四川左布政司,先是平長安畔逆某某等有功,至是復跳梁。文煥出蜀藩羨馀十數(shù)萬,請濟陜軍,朝廷嘉其廉正,賜蟒玉,晉階從一品榮祿大夫,以親老三疏乞休,部覆有「史文煥介節(jié)一庭霜雪,壯猷萬里金湯」之語。天啟五年(1625年)致仕歸,奉親之暇,焚香讀書。
史標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史標,字文準,陜西西安府華陰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本年八月授武清縣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2—1645 【介紹】: 明河南祥符人,順天大興籍,字憲之,一字道鄰。崇禎元年進士。授西安府推官,遷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八年,以副使監(jiān)江北諸軍,抗御農(nóng)民軍。十年,升右僉都御史,巡撫安慶等四府及毗連的河南、湖廣、江西部分地方,提督軍務,屢挫農(nóng)民軍兵鋒。十二年,丁憂去。服滿復出,總督漕運,進南京兵部尚書。十七年崇禎自經(jīng)于煤山,四月,馬士英議立福王政權(quán)于南京,可法以七不可告之。福王立,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與馬士英、高弘圖并命。旋被排擠,以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出鎮(zhèn)揚州。鎮(zhèn)將高杰與黃得功等爭駐揚州,縱兵焚掠??煞嘈恼{(diào)和,勉令北伐。清攝政王多爾袞遺書勸降,可法報書拒之。清兵南下至揚州,可法調(diào)各鎮(zhèn)兵無至者。城破自刎未死,被執(zhí)不屈死。逾年,揚州人葬袍笏于梅花嶺。謚忠靖,清乾隆改忠正。有《史忠正集》。
維基
史可法(1602年12月16日—1645年5月20日),字憲之,又字道鄰,南明隆武朝廷謚忠烈,監(jiān)國魯王朝廷謚忠靖,永歷朝廷改謚文忠。乾隆朝改謚忠正。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今河南開封市),錦衣衛(wèi)籍。明末政治人物,東林黨人,與姜曰廣、高弘圖并稱“南中三賢相”。弘光時官至南京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追贈太師。崇禎初以進士出身入仕,早年在南直隸參加鎮(zhèn)壓民變。崇禎末年,累官南都兵部尚書。甲申之變、清兵入關之后,史可法輔佐南明朝廷。弘光帝登基,史可法任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督師江北,節(jié)制四鎮(zhèn)。弘光元年,鎮(zhèn)守揚州。弘光二年四月,多鐸南下,攻陷揚州,斬殺史可法。清朝秀才計六奇編寫的《明季南略》記載史可法縋城出逃。全祖望《梅花嶺記》則說史可法死在揚州,但是民間因為敬佩史可法,都相傳史可法未死。乾隆年間,清政府在揚州建立史可法祠,并在官撰明史中敲定了史可法在揚州殉難的說法?,F(xiàn)江蘇省揚州市設有史可法紀念館及其衣冠冢,其冢于文革中被發(fā)掘,只有玉帶一條而已。其祠有揚州知府任民育同祀,今有守揚州諸將牌位。后人收其著作,編為《史忠正公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西鄱陽人,字文令。曾輯宋至明初邑人之詩,為《鄱陽五家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82—1763 【介紹】: 清江蘇溧陽人,字儆弦,號鐵崖。康熙三十九年進士。自檢討五遷至侍讀學士。雍正間,歷吏、工、戶部侍郎,署福建、兩江總督,加兵部尚書,署陜西巡撫,任西征糧餉事。乾隆間歷湖廣、直隸總督,工、刑、兵、吏諸部尚書,至文淵閣大學士。生平長于詞令,應對能得皇帝歡心。卒,謚文靖。
黃鶴樓志·人物篇
史貽直(1682—1763) 字儆弦,號鐵崖。江蘇溧陽(今江蘇溧陽)人??滴跞拍辏?700)進士,累官吏部侍郎、兩江總督、陜西巡撫、湖廣總督、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卒贈太保,謚文靖。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年(1735—1737)任湖廣總督。乾隆元年主持重建黃鶴樓。此次重建,樓高陡增一倍,更加美觀多姿。史貽直還撰聯(lián)一副:“一上高樓,緬當年江漢風流,多少千秋人物;雙持使節(jié),喜此日荊衡形勢,縱橫萬里金湯。”
維基
史貽直(1682年—1763年),字儆弦,號鐵崖,江蘇省鎮(zhèn)江府溧陽縣人,中國清朝官員,歷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父史夔是康熙二十一年進士,官至詹事。史貽直少嫻掌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中式舉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聯(lián)捷進士,時年僅十九歲,選庶吉士,授檢討,五遷侍讀學士。雍正初年,命南書房行走,遷吏部侍郎,歷工部、戶部。雍正七年(1729年)總督福建。雍正八年(1730年)任兩江總督。因為籍貫所在,故而上疏請辭,不許,授左都御史,仍留兩江,次年召還。后任陜西巡撫。雍正十三年七月召還。乾隆帝即位之初,署湖廣總督。還京后,歷任工、刑、兵、吏諸部尚書。乾隆七年(1742年)署直隸總督。復召還任協(xié)辦大學士。乾隆九年(1744年),授文淵閣大學士。十一年,加太子太保銜。史貽直與鄂爾泰交好,鄂昌稱呼為“伯父”。乾隆十三年,史貽直前奏張廷玉不應配享太廟。乾隆二十年,鄂昌任甘肅巡撫,貽直請托他替次子史奕昂謀求甘肅布政使之職。胡中藻案爆發(fā),鄂昌被賜自盡,貽直被勒令還鄉(xiāng),兩年后又召回,加太子太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以貽直成進士已六十年,賜詩,獎為“人瑞”。二十七年乞致仕。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五月十四日病卒,年八十二,贈太保,謚文靖,祀賢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