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0
詞典
4
分類詞匯
36
共40,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榜子
投謁
修刺
持刺
手刺
手本
門刺
版謁
賀刺
赍刺
拜帖
叢帖
侍生
侍弟
庚伯
《漢語大詞典》:
榜子
舟人,船夫。 宋
梅堯臣
《望芒碭山》
詩:“出舟跳古岸,林外見脩岡。廻頭問榜子,前巘是 芒碭 ?!?清
周亮工
《將發(fā)劍津病甚扶掖登舟枕上成詩》
之一:“江風吹藥灶,榜子促醫(yī)人?!?/div>
分類:
船夫
《國語辭典》:
投謁(投謁)
拼音:
tóu yè
參見、拜訪?!都t樓夢》第一回:「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寫兩封薦書與雨村帶至都中去,使雨村投謁個仕宦之家,為寄足之地?!?/div>
分類:
投遞
名帖
求見
《漢語大詞典》:
修刺
置備名帖,作通報姓名之用。
《
后漢書·文苑傳·邊讓
》
:“時賓客滿堂,莫不羨其風。府掾 孔融 、 王朗 并修刺候焉?!?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雅量
》
:“遠近久承公名,令於是大遽,不敢移公,便於牛屋下修刺詣公。” 唐
李嘉祐
《送樊兵曹潭州謁韋大夫》
詩:“修刺轅門里,多憐爾為親?!?/div>
分類:
置備
備名
名帖
通報
姓名
《漢語大詞典》:
持刺
(1).手持兵刃刺殺。
《
史記·貨殖列傳
》
:“怯於眾鬭,勇於持刺?!?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王莽傳上》:“震起機動,敵人摧折,雖有 賁 育 不及持刺?!?顏師古 注:“持刺謂持兵刃以刺。”
(2).執(zhí)持名帖。 晉
干寶
《
搜神記
》
卷十八:“狐不從,持刺謁 華 ?!?宋
歐陽修
《送楊子聰戶曹序》
:“持刺執(zhí)版,求通姓名?!?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局詐
》
:“既歸,深德 王 ,持刺謁謝,則門闔無人?!?/div>
分類:
執(zhí)持
持兵
名帖
兵刃
刺殺
《國語辭典》:
手刺
拼音:
shǒu cì
舊時官場上相互拜謁時所用的名帖。類似現(xiàn)代的名片。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元豐后,又盛行手刺,前不具銜,止云某謹上謁某官,某月日,結銜姓名?!?/div>
分類:
官場
場中
拜謁
親筆
名帖
《國語辭典》:
手本
拼音:
shǒu běn
1.用手抄寫的書籍。
2.告狀的文書。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下。齊惠休上人齊道猷上人齊釋寶月》:「廓子賚手本出都,欲訟此事,乃厚賂止之。」
3.明清時門生見座師或下官見上官時所用的名帖?!端疂G傳》第二回:「所有一應合屬公吏衙將,都軍禁軍,馬步人等,盡來參拜,各呈手本,開報花名。」《儒林外史》第七回:「正在沉吟,長班又送進一個手本,光頭名字,沒有稱呼,上面寫著『范進』?!挂卜Q為「手板」、「手版」。
分類:
公文
訴狀
時見
上司
座師
貴官
官所
名帖
《國語辭典》:
門刺(門刺)
拼音:
mén cì
名刺、名片。宋。
歐陽修
與郭秀才書
:「仆昨以吏事至漢東,秀才見仆于叔父家,以啟事二篇偕門刺先進,自賓階拜起?!?/div>
分類:
謁見
名帖
未有
削木
《漢語大詞典》:
版謁(版謁)
持名帖進見。
《
三國志·魏志·管寧傳
》
:“ 張先生 所謂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諸侯者也。此豈版謁所可光飾哉!”
分類:
名帖
進見
《漢語大詞典》:
賀刺(賀刺)
用以祝賀的名帖。 宋
龐元英
《
文昌雜錄
》
卷三:“有一朝士好為諧謔,嘗云近求得一對,的似有理:‘躁因修賀刺,怒為答空書。’聞者無不大噱?!?/div>
分類:
祝賀
名帖
《漢語大詞典》:
赍刺(齎刺)
攜帶名帖。
《
后漢書·仇覽傳
》
:“ 林宗 因與 融 齎刺就房謁之,遂請留宿?!?/div>
分類:
攜帶
名帖
《國語辭典》:
拜帖
拼音:
bài tiě
舊時訪問人時所用的名片。明。張萱《疑耀。卷四。拜帖不古》:「古人書啟往來,及姓名相通,皆以木竹為之,所謂刺也。至宋時,王荊公居半山寺,每以金漆木版寫經(jīng)書名目,往寺僧處借經(jīng),時人遂以金漆版代書帖。已而恐有宣泄,又作兩版相合,以片紙封其際,久之,其制漸精?!裰萏眉垼w起于熙寧也?!?/div>
分類:
拜訪
人時
名帖
《國語辭典》:
叢帖(叢帖)
拼音:
cóng tiè
匯刻的古今碑帖。如:「他非常喜歡魏晉名家真跡叢帖。」
分類:
叢帖
古今
名帖
匯編
《國語辭典》:
侍生
拼音:
shì shēng
1.明、清兩代翰林院中后輩對前輩的自稱。明代翰林,入館后七科者稱晚生,后三科者稱侍生。
2.對于同輩或晚輩的婦人,皆自稱侍生。《稱謂錄。卷三二。自稱。侍生》:「今于挽婦人聯(lián)幛中概稱侍生?!?br />3.舊時地方官拜訪鄉(xiāng)紳,于名帖上自稱侍生,以示謙虛?!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刚f罷,辭了危素,回到衙問,差翟買辦持個侍生帖子去約王冕。」
分類:
同輩
兩代
官場
晚輩
場中
中后
后輩
婦人
前輩
名帖
自稱
上都
《漢語大詞典》:
侍弟
舊時官員對同僚的謙遜的自稱。一般用于名帖。
《
稱謂錄
》
卷三十二引
《春曹儀式》
:“凡本衙門往來拜帖,不論新舊同僚,俱稱侍弟,不稱寅。”
分類:
官員
對同
同僚
謙遜
自稱
名帖
《漢語大詞典》:
庚伯
舊時對同年齡的男性長輩的尊稱。多用于名帖。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水莽草
》
:“ 楚 人以同歲生者為同年,投刺相謁,呼庚兄庚弟,子姪呼庚伯,習俗然也?!?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水莽草
》
:“死后欲尋三娘,而不知其處;近遇庚伯,始相指示?!?/div>
分類:
對同
同年
年齡
男性
長輩
尊稱
名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