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阿那含向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向阿那含果修行之位名。為四向中之第三向。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小乘四向中的第三向。(參見:四向)
【三藏法數(shù)】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此人將入阿那含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三果也。
四向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須陀洹向,舊譯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譯為預(yù)流向。為斷見道十五心間三界見惑之位。是為向須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譯曰一來。因之新就譯名謂之一來向。為斷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義同前。三阿那含向,舊譯曰不來,新云不還向。為斷欲界九品修惑中后三品之位。向義同前。四阿羅漢向,譯曰不生,新舊皆就梵名謂之阿羅漢向。為斷色界無色界一切修惑之位。(參見:子果)
【佛學(xué)常見辭匯】
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向是正向其果位邁進(jìn)的意思。(參見:四向四果)
【三藏法數(shù)】
(出成實(shí)論并法華玄義)
〔一、須陀洹向〕,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謂此人將入須陀洹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初果也。
〔二、斯陀含向〕,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此人將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二果也。
〔三、阿那含向〕,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此人將入阿那含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三果也。
〔四、阿羅漢向〕,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xué),謂此人將入阿羅漢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四果也。
周遍含容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華嚴(yán)宗法界三觀之一。(參見:三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華嚴(yán)宗法界三觀之一。(參見:三觀)
【三藏法數(shù)】
謂無所不在曰周遍,無法不攝曰含容。故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融。是則一多無礙,大小相含,互攝互容,重重?zé)o盡,隱顯自在,神用不測,真可謂入華嚴(yán)無盡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容觀。
佛說呵雕阿那含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說佛印可呵雕阿那鋡之德行及說法者。
呵雕阿那含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東晉曇無蘭譯。佛贊呵雕優(yōu)婆塞八事。
毗那夜迦含光軌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毗那夜迦誐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秘要之異名。以是為含光師之記也。
增一阿含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五十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四阿含之第一。(參見:阿含經(jīng))。梵Ekottara-a%gama,巴An%guttara。
鴦堀多羅阿含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五阿含之一。見善見律毗娑沙一。
雜含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雜阿含經(jīng)之略稱。
四種阿含經(jīng)
【佛學(xué)常見辭匯】
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
四義──經(jīng)含四義
【三藏法數(shù)】
(出翻譯名義)
〔一、法義〕,法即可軌可則之義。謂如來所說之經(jīng),十界同遵,無不軌則故也。(遵,依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修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
〔二、常義〕,常即不遷不變之義。謂如來所說之經(jīng),三世而不改易故也。(三世者,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也。)
〔三、貫義〕,謂如來所說之經(jīng),貫穿一切深妙義理故也。
〔四、攝義〕,謂如來所說之經(jīng),攝持所化一切眾生故也。
含攝藏
【三藏法數(shù)】
謂第八識(shí)為染凈之所依止,以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故名含攝藏。
八地得授記,是斯陀含果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菩薩于第八辟支佛地中,蒙佛授記而得作佛,因借聲聞第二果以區(qū)別之,故云是斯陀含果。(辟支,梵語具云辟支迦羅,華言緣覺。)
十地得受職,是阿那含果
【三藏法數(shù)】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菩薩于第十佛地中,而得受如來職,猶如別、圓二教等覺之位,因借聲聞第三果以區(qū)別之,故云是阿那含果。
斯陀含果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即第二果也。謂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斷前六品盡,后三品猶在,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來。(思惑者,謂眼等五根對(duì)色等五塵,心起貪愛,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斯陀含向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此人將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稱為果,但稱為向,言其從此向第二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