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03 【介紹】: 西晉隴西狄道人,僑居始平。字世容。少有才干,兩郡并舉孝廉。擢州別駕,轉(zhuǎn)秦國郎中令。以事被貶,后為始平令。河間王司馬颙請為征西司馬,甚見信任。與齊王司馬囧參軍皇甫商等有隙,心不自安而說颙,詐稱受密詔討囧,任都督,率軍討囧。囧敗,為河南尹?;矢ι淘V于長沙王司馬乂,遂被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63—306 【介紹】: 西晉譙郡铚縣人,字君道。嵇紹從子。好學(xué)能屬文。家居鞏縣亳丘,自號亳丘子。楚王瑋辟為掾。舉秀才。除郎中。齊王同辟為征西將軍。同被殺,暴尸三日,莫敢收葬。含與同故吏荀闿、李述請葬,論者稱之。后奔襄陽,依鎮(zhèn)南將軍劉弘,弘待以上賓之禮。表為廣州刺史。含素與弘司馬郭勱有隙,為勱掩殺。謚簡。有《南方草木狀》,為我國現(xiàn)存最早植物學(xué)文獻之一。
全晉文·卷六十五
含字君道,紹從子,自號亳丘子。楚王瑋辟為掾,瑋誅坐免。舉秀才,除郎中。齊王囧辟為征西參軍,長沙王乂召為驃騎記室督尚書郎,懷帝為撫軍,以為從事中郎?;莸郾贬?,轉(zhuǎn)中書侍郎。永興初除太子中庶子,道阻未拜。范陽王虓召為征南從事中郎,授振威將軍襄城太守。虓敗,鎮(zhèn)南將軍劉弘表為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假節(jié);未行,為弘司馬郭勱所殺。懷帝即位,謚曰憲。有《南方草木狀》□卷,《集》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24 【介紹】: 東晉瑯邪臨沂人,字處弘。王敦兄。初為大將軍掾,轉(zhuǎn)主簿。為廬江郡,貪污狼藉。后仕衛(wèi)將軍、征東大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等。晉明帝太寧中,從王敦舉兵,與錢鳳等率眾逼建康,為溫嶠所敗。敦死,復(fù)進至宣陽門,戰(zhàn)敗,奔江陵,為從弟荊州刺史王舒沉于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瑯邪莘人,字弘都。以孝友聞。不就本州辟舉。東海王司馬越以為太傅參軍。南渡,晉元帝命為上虞令,歷遷東陽太守、黃門侍郎、大司農(nóng)。預(yù)討蘇峻有功,封西平縣侯,拜吳郡太守。以光祿勛遜位。年九十三卒。謚靖。
全晉文
含字弘都,瑯邪華人。惠帝時,太傅東海王越以為參軍,出補闿陽令。元帝鎮(zhèn)下邳,復(fù)為參軍;及渡江,以為上虞令,轉(zhuǎn)王國郎中、丞相東閣祭酒,出為東陽太守,補太子中庶子。明帝時遷黃門侍郎、本州大中正,歷散騎常侍大司農(nóng)。成帝時豫討蘇峻功封西平縣侯,拜侍中,除國子祭酒,加散騎常侍,遷右光祿大夫光祿勛。以年老致仕,后二十馀年卒,年九十三,謚曰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61 【介紹】: 東晉南陽西鄂人。滕修孫。初為庾冰輕車長史。蘇峻之亂中,力戰(zhàn)護衛(wèi)成帝,功封夏陽縣開國侯。授平南將軍、廣州刺史。在任積年,有政聲。卒謚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十六國時雁門繁峙人。家世為商,資累巨萬。劉琨為并州刺史,辟含為從事。代國主拓跋猗盧愛其才,求得于琨。深受器重,常參軍國大謀。卒于左將軍、關(guān)中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桂陽耒陽人,字君章。弱冠,州三辟不就,后為郡功曹,桓溫補征西參軍。雅重其才,稱為“江左之秀”。遷宜都太守、廷尉、長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年七十七卒。
全晉文
含字君章,桂陽耒陽人,為州主簿郡功曹,刺史庾亮以為部江夏從事,后為桓溫征西參軍,轉(zhuǎn)州別駕,又轉(zhuǎn)征西戶曹參軍,遷宜都太守,溫封南郡公,引為郎中令,尋徵正員郎,累遷散騎常侍侍中,轉(zhuǎn)廷尉長沙相,致仕,加中散大夫,卒年七十七,有集三卷。

人物簡介

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四
釋僧含。不知何許人。幼而好學(xué)篤志經(jīng)史及天文算術(shù)。長通佛義數(shù)論兼明。尤善大涅槃。常講說不輟。元嘉七年新興太守陶仲祖立靈味寺。欽含風(fēng)軌請以居之。含勖眾清謹(jǐn)三業(yè)無虧。后西游歷陽弘贊正法。江左道俗響附如林。時任城彭丞著無三世論。含乃作神不滅論以抗之。使夫見聞之者莫不將墜而更興矣。又著圣智圓鑒論無生論法身論業(yè)報論及法華宗論等。皆傳于世。頃之南游九江大闡經(jīng)法?,樼痤伨r為南中郎記室參軍。隨鎮(zhèn)潯陽。與含深相器重造必終日。含嘗密謂峻曰。如令讖緯不虛者。京師尋有禍亂。真人應(yīng)符屬在殿下。檀越善以緘之。俄而元兇構(gòu)逆。世祖龍飛。果如其言也。后平康無疾。忽告眾辭別。至乎明晨奄然已化。時人謂之知命。時又有釋道含者。亦學(xué)解有功。著釋異十論云。
多含不翻
【三藏法數(shù)】
謂如梵語薄伽梵,具含自在、熾盛、端嚴(yán)、名稱、吉祥、尊貴等六義,經(jīng)中但存梵語,是為多含義,故不翻也。
俱那含牟尼佛
【三藏法數(shù)】
梵語俱那含牟尼,華言金寂,謂金則明現(xiàn),寂則無礙也。大智度論,又名迦那迦牟尼,華言金仙人。謂身金色故也。人壽減至四萬歲時,于閻浮提出世成佛。(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
阿那含塔
【三藏法數(shù)】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謂斷欲界惑盡,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來。以其應(yīng)受人天供養(yǎng),為世福田,是故滅后,應(yīng)當(dāng)起塔供養(yǎng)。
斯陀含塔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謂欲界有九品思惑,前之六品已斷,后之三品尚在,更須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來。以其應(yīng)受人天供養(yǎng),為世福田,是故滅后,應(yīng)當(dāng)起塔供養(yǎng)。(思惑者,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而起貪愛也。)
五那含天為一有
【三藏法數(shù)】
那含,梵語具云阿那含,華言不還。謂四禪中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亦名五凈居天,此之五天,名位雖別,皆第三果圣人所居,故通為一有也。(第三果,即聲聞阿那含果也。)
照鏡三昧,破阿那含天有
【三藏法數(shù)】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還。即第三果,生于色界之天也。謂菩薩修戒定慧,證于照鏡三昧。以此天雖得無漏凈色,但是果報之凈,未獲究盡色空,故以此三昧,令其破彼報凈之色,究竟真空之理,亦得證此也。
內(nèi)含十二
【三藏法數(shù)】
含即含藏,謂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