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70詞典 2分類詞匯 268
共270,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營房
萬雉
禪枝
玉照
香海
胡子
環(huán)顧
都畿
陪敦
地面
營度
四近
五將
頭皮
城墻
《國語辭典》:營房(營房)  拼音:yíng fáng
軍隊官兵的住所。
《漢語大詞典》:萬雉(萬雉)
(1).極言城墻周圍之廣。雉,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漢 班固 《西都賦》:“建金城而萬雉,呀周池而成淵?!?晉 潘岳 《西征賦》:“金墉鬱其萬雉,峻嵃峭以繩直?!?span id="zlm2mhs" class="book">《宋書·隱逸傳論》:“雖復(fù)崇門八襲,高城萬雉,莫不蓄壤開泉,髣髴林澤?!?br />(2).借指王城。 南朝 梁 沈約 《大赦詔》:“今茲狂煽,兵連萬雉?!?/div>
《漢語大詞典》:禪枝(禪枝)
寺廟禪堂周圍的樹木。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藥樹永繁稠,禪枝詎凋槭。” 唐 孟浩然 《夜泊廬江聞故人在東寺以詩寄之》:“石鏡山精怯,禪枝怖鴿棲?!?唐 杜甫 《游修覺寺》詩:“禪枝宿眾鳥,漂轉(zhuǎn)暮歸愁?!?/div>
《國語辭典》:玉照  拼音:yù zhào
1.如玉一般晶瑩耀眼。南朝梁。簡文帝〈玄圃園講頌序〉:「搦管摛章,既便娟錦縟,清談?wù)撧q,亦參差玉照。」
2.尊稱別人的照片。
《漢語大詞典》:香海
(1).佛經(jīng)指 須彌山 周圍的海。 唐 劉禹錫 《毗盧遮那佛華藏世界圖贊》:“清凈不染花中蓮,捧持世界百億千。涌出香海浩無邊,風(fēng)輪負(fù)之晝夜旋?!?br />(2).借指佛門。 清 姚鼐 《惠照寺或言古木蘭院也見禹卿于此寫〈維摩詰經(jīng)〉》詩:“出世了無香海界,置身休在碧紗籠?!?br />(3).指 香港 。 清 王韜 《送日本八戶宏光游金陵序》:“﹝ 八戶宏光 ﹞乘槎東還,始識余于 香海 ?!?/div>
《國語辭典》:胡子  拼音:hú zi
舊時東北各省對土匪的稱呼。如:「村子里最近胡子鬧得很厲害!」也稱為「紅胡子」。
《國語辭典》:胡子(鬍子)  拼音:hú zi
1.須的俗稱。如:「他蓄著八字形的胡子?!?br />2.舊時對土匪的稱呼。如:「那群胡子個個殺人不眨眼,令人聞之喪膽!」也稱為「紅胡子」。
《國語辭典》:胡匪  拼音:hú fěi
舊時東北各省對土匪的稱呼。也稱為「紅胡子」。
《國語辭典》:胡匪(鬍匪)  拼音:hú fěi
舊時東北各省對土匪的稱呼。也稱為「紅胡子」。
《國語辭典》:環(huán)顧(環(huán)顧)  拼音:huán gù
觀察周遭的動靜?!洞笏涡瓦z事。貞集》:「康王豁然環(huán)顧,果有疋馬立于傍?!?/div>
《漢語大詞典》:都畿
(1).京都及其周圍地區(qū)。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而卻為 魏 主述其都畿弘敞豐麗,奄有諸華之意?!?唐 白居易 《議罷漕運可否策》:“然都畿所理征賦不充,故歲漕 山 東穀四百萬斛,用給京師。”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唐 室多故,東方諸鎮(zhèn),兵接都畿,公當(dāng)歸相天子,靜中原以固根本。”
(2). 唐 道名。轄今 河南省 西部。新唐書·地理志一:“ 開元 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 山南 、 江南 為東西道,增置 黔中道 及 京畿 、 都畿 ,置十五採訪使?!?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歷代州域形勢·唐》:“ 明皇 增飾舊章,分十五道,曰 京畿 ,曰 都畿 ……曰 嶺南 ?!痹ⅲ骸?都畿 ,治 東都 , 河南 陜 、 汝 、 鄭 、 懷 等州屬焉,分 河南 道置?!?/div>
《國語辭典》:陪敦  拼音:péi dūn
古代封建制度下,增封諸侯的土地稱為「陪敦」。引申有裨補的意思?!蹲髠?。定公四年》:「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備物、典策……?!?jié)h。毛亨。傳:「陪,增也;敦,厚也?!固???追f達(dá)。正義:「言既封為大國,地方五百里,又分以土田更增彼寬厚為七百里也。」也作「培敦」。
《國語辭典》:地面  拼音:dì miàn
1.土地的表面。《元史。卷四八。天文志一》:「其制以銅為之,平設(shè)單環(huán),刻周天度,畫十二辰位,以準(zhǔn)地面?!?br />2.泛稱土地?!度龂萘x》第三三回:「曹操吞并疆土,今欲犯王子地面,萬乞救援,同力克復(fù),以保北方?!?br />3.地區(qū)、地方。《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行到西河縣管下地面孟石村,遇見日晚?!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肝耶?dāng)是誰!原來是少卿!你怎么走到這荒江地面來?」
4.地板。如:「現(xiàn)在蓋房子大多使用地磚,幾乎看不到水泥磨石子地面了。」
《漢語大詞典》:營度(營度)
營造的尺度。清史稿·禮志一:“ 光緒 十五年, 祈年殿 災(zāi),營度仍循往制云。”
(1).周圍量度。《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游國恩 纂義:“營有周匝之義。孰營度之者,問何人周圍量度,而知此九重之圜也。”
(2).量度營造。周書·王思政傳:“ 思政 以 玉壁 地在險要,請筑城。即自營度,移鎮(zhèn)之?!?br />(3).謀劃;規(guī)劃。 明 宋濂 《毛公神道碑》:“小大庶政,咸出公營度?!?章炳麟 《訄書·明農(nóng)》:“昔者北方之沙礫, 薊丘 之左,自 虞集 始營度之?!?br />(4).構(gòu)思。 唐 韓愈 《石鼎聯(lián)句詩》序:“ 喜 思益苦,務(wù)欲壓道士,每營度欲出口吻,聲鳴益悲?!?宋 蘇軾 《書蒲永昇畫后》:“始 知微 欲於 大慈寺 壽寧院 壁,作湖灘水石四堵,營度經(jīng)歲,終不肯下筆。”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蓋二書乃圣人一心所營度,故其條理精密如此也?!?/div>
《國語辭典》:四近  拼音:sì jìn
1.四周附近。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七。與江東尤提舉劄子》:「然四近米價皆高,恐不及元科之?dāng)?shù)?!?br />2.國君身旁的近臣?!稌?jīng)。益稷》:「欽四鄰」句下漢??装矅?。注:「四近,前后左右之臣?!?/div>
《漢語大詞典》:四輔(四輔)
(1).官名。相傳古代天子身邊的四個輔佐。書·洛誥有“四輔”之稱。《益稷》有四鄰,史記·夏本紀(jì)作“四輔”。至尚書大傳、 賈誼 新書始有疑、承、輔、弼(新書作道、弼、輔、承)為“四輔”之說,皆出于 秦 漢 間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輔以配三公,又為其子置師疑、傅承、阿輔、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輔”。參閱 清 全祖望 《經(jīng)史問答·三禮問目答全藻問》。
(2).國都附近的州郡。 唐 開元 中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即 同 、 華 、 岐 、 蒲 四州。見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地理類·四輔。 宋 崇寧 間所置四輔郡,以 潁昌府 為南輔, 襄邑縣 為東輔, 鄭州 為西輔, 澶州 為北輔。見宋史·徽宗紀(jì)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記·天官書:“犯四輔,輔臣誅。” 司馬貞 索隱:“四輔,房四星也。房以輔心,故曰四輔?!?br />(4).星名。指東蕃四星。晉書·天文志上:“東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陰門也;第四星曰上將:亦曰四輔也?!?br />(5).星名。指極星旁的四星,亦稱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輔四星,又名四弼,在極星側(cè),是曰帝之四鄰,所以輔佐北極,而出度授政也。去極星各四度。”
《漢語大詞典》:五將(五將)
古代稱北極星周圍五個星座為五將。后漢書·文苑傳下·高彪:“天有太一,五將三門?!?李賢 注:“《太一式》:‘凡舉事皆欲發(fā)三門,順五將?!l(fā)三門者,開門、休門、生門。五將者,天目、文昌等?!?/div>
《國語辭典》:頭皮(頭皮)  拼音:tóu pí
1.頭部的皮膚?!都t樓夢》第六三回:「又命將周圍的短發(fā)剃了去,露出碧青頭皮來,當(dāng)中分大頂?!?br />2.頭皮表面脫落下來的屑。
3.頭?!段宕菲皆?。漢史。卷上》:「您將三十貫與他去,便從斷送了他頭皮,使他無歸路也!」
《漢語大詞典》:老頭皮(老頭皮)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六:“ 真宗 東封,訪天下隱者,得 杞 人 楊樸 ,能為詩。召對,自言不能。上問:‘臨行有人作詩送卿否?’ 樸 言:‘獨臣妻有詩一首云;更休落魄貪杯酒,亦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上大笑,放還?!焙笠浴袄项^皮”為年老男子的戲稱。 宋 辛棄疾 《添字浣溪沙·三山戲作》詞:“記得 瓢泉 快活時,長年耽酒更吟詩。驀地捉將來斷送,老頭皮?!?清 林則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詩之一:“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國語辭典》:城墻(城牆)  拼音:chéng qiáng
城池的圍墻,既高且厚,多筑于城市四周,供防禦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