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和習(和習)
謂跟隨著歌聲學習。史記·高祖本紀:“酒酣, 高祖 擊筑,自為歌詩……令兒皆和習之?!?/div>
《漢語大詞典》:氣習(氣習)
(1).風氣和習俗。 宋 曾鞏 《黃莘職方員外郎制》:“四海九州之疆域,山川風土之氣習,載於圖籍,典以郎曹?!?元 杜本 《古意》詩:“但恐氣習移,古今不同才?!?清 黃宗羲 《汪氏三子詩序》:“ 休陽 汪周士 、 晉賢 、 季青 三子皆天下才,而愛風雅,喜讀書……聞其風者,多操舟到門,結交而后去,顧非今世坊社之氣習比也?!?br />(2).氣質;習性。朱子語類卷一一九:“如此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氣習不期變而變矣?!?宋 葉適 《將仕郎嵇君墓記》:“事親純孝,處己儉約,有乃父風,無子弟氣習?!?明 劉東星 《史閣款語》:“余雖曰仕宦,而清素未脫寒酸氣習?!?span id="84zrnfb" class="book">《紅樓夢》第四回:“誰知自此間住了不上一月, 賈 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認熟了一半,都是那些紈褲氣習,莫不喜與他來往?!?梁啟超 《法理學大家孟德斯鳩之學說》:“蓋以一種矯偽之氣習,銘刻臣僚之腦髓,牢不可破,即以人爵為莫大之榮是也?!?br />(3).指詩文風格。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蘇氏作〈辨奸論〉憾荊公:“予聞 老蘇 初來京,以所著《權書》、《衡論》投 歐陽公 ,一時推其文章。 王荊公 時已為知制誥,獨不善之,以其文縱橫,有 戰(zhàn)國 氣習,屢詆於眾?!?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 束晳 《補亡詩》,對偶精切,辭語流麗,不脫六朝氣習?!?span id="iwt61iu" class="book">《明詩紀事辛籤·王若之》引 清 王士禛 居易錄:“﹝ 若之 ﹞所與游者皆一代偉人,詩清真,無 啟 禎 氣習。”
《漢語大詞典》:襟尚
亦作“ 襟上 ”。 襟懷和習尚。上,通“ 尚 ”。 宋 蘇舜欽 《和子履雍家園》:“君之襟尚我同好,作詩閎放莫可攀?!?宋 蘇舜欽 《王子野行狀》:“公襟上高爽,有仙風道格?!?/div>
《漢語大詞典》:酸餡氣(酸餡氣)
僧家素食,常食酸餡,因以“酸餡氣”譏稱僧人言詞詩文的特有腔調和習氣。 宋 蘇軾 《贈詩僧道通》“語帶煙霞從古少,氣含蔬筍到公無”自注:“謂無酸餡氣也?!?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近世僧學詩者極多,皆無超然自得之氣,往往反拾掇摹傚士大夫所殘棄。又自作一種僧體,格律尤凡俗,世謂之酸餡氣?!?明 楊慎 升庵詩話·僧皎然:“無酸餡氣,甚佳?!?/div>
《國語辭典》:癖氣(癖氣)  拼音:pǐ qì
與眾不同的習性。如:「癖氣不好的人,總是難與人處得融洽?!?/div>
《漢語大詞典》:舊洿(舊洿)
亦作“ 舊污 ”。 陳垢。引申為舊時不良的政治和習俗。左傳·文公六年:“ 宣子 於是乎始為國政,制事典……治舊洿?!?杜預 注:“治理洿穢。” 孔穎達 疏:“法有不便於民,事有不利於國,是為政之洿穢也?!?陸德明 釋文:“洿,本又作污,同?!?唐 裴度 《黃目樽賦》:“動明酌而曼醁騰光,澄舊污而圓規(guī)納照?!?元 郝經 《開平新宮》詩:“雷雨施龐澤,乾坤洗舊污?!?/div>
《國語辭典》:官宦氣息(官宦氣息)  拼音:guān huàn qì xí
做官的作風和習性。如:「他進政界不久,就沾染了一身官宦氣息?!?/div>
《漢語大詞典》:革風易俗(革風易俗)
改變風氣和習俗。 明 方孝孺 《丙吉》:“ 吉 不能佐其主以仁義使革風易俗,陷斯民於禽獸?!眳⒁姟?移風易俗 ”。
《國語辭典》:移風易俗(移風易俗)  拼音:yí fēng yì sú
轉移風氣,改良習俗?!缎⒔洝V要道章〉:「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荀子。樂論》:「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挂沧鳌革L移俗變」、「風移俗改」、「風移俗易」、「易俗移風」。
《漢語大詞典》:恒矢(恆矢)
周禮八矢之一。禮射和習射時所用的箭。周禮·夏官·司弓矢:“恆矢,庳矢,用諸散射?!?鄭玄 注:“恆矢,安居之矢也,庳矢,象也。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謂禮射及習射也?!?/div>
《國語辭典》:變風易俗(變風易俗)  拼音:biàn fēng yì sú
改變舊風俗?!妒酚?。卷一一二。主父偃傳》:「向使秦緩其刑罰,薄賦斂,省繇役,貴仁義,賤權利,上篤厚,下智巧,變風易俗,化于海內,則世世必安矣?!挂沧鳌缸冿L改俗」。
《漢語大詞典》:變古易常(變古易常)
改變過去的法制和習俗。語本韓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無變古,毋易常?!?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秋之法,上變古易常,應是而有天災者,謂幸國。”
《國語辭典》:潛移默化(潛移默化)  拼音:qián yí mò huà
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環(huán)境或別人的影響,于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肚迨犯?。卷三八一。陳鑾傳》:「請敕儒臣闡明圣諭廣訓,黜異端之旨,撰為韻言,布之鄉(xiāng)塾,俾士民童年誦習,以收潛移默化之效。」《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挂沧鳌笣撘瓢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