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詞典 2分類詞匯 19
《國語辭典》:齒發(fā)(齒髮)  拼音:chǐ fǎ
牙齒與頭發(fā)。三國魏。繆襲挽歌〉詩:「形容稍歇滅,齒發(fā)行當(dāng)墮?!固?。白居易 聞行簡恩賜章服喜成長句寄之詩:「齒發(fā)恰同知命歲,官銜俱是客曹郎?!?/div>
《國語辭典》:衣巾  拼音:yī jīn
衣服與頭巾。南朝梁。沈約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紛吾隔囂滓,寧假濯衣巾?!?/div>
《國語辭典》:衣衾  拼音:yī qīn
死人入棺時所用的衣服與大被。《孝經(jīng)。喪親》:「為之棺槨衣衾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儒林外史》第五回:「拿一搭麻替他披著,那時衣衾棺槨,都是現(xiàn)成的?!?/div>
《國語辭典》:須發(fā)(鬚髮)  拼音:xū fǎ
胡子和頭發(fā)?!度龂萘x》第七七回:「言未訖,只見關(guān)公口開目動,須發(fā)皆張,操驚倒。」
《漢語大詞典》:甲胄
(1).鎧甲和頭盔。易·說卦:“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為戈兵。”書·說命中:“唯口起羞,惟甲胄起戎?!?孔 傳:“甲,鎧;胄,兜鍪也。”漢書·王莽傳上:“甲胄一具,秬鬯二卣。”《西游記》第二回:“那魔王穿了甲胄,綽刀在手。”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上二:“字的兩旁,上下排列一些泥塑的歷史上的名人,文戴紗帽,武披甲胄?!?br />(2).泛指兵器。 宋 范仲淹 《鑄劍戟為農(nóng)器賦》:“任甲胄於忠信,施干櫓於禮義。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勞;小往大來,變東作西成之器。”
(3).披甲戴盔。禮記·表記:“是故君子衰絰則有哀色……甲胄則有不可辱之色?!?span id="a1tadfm" class="book">《國語·晉語三》:“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span id="em1oa2n" class="book">《舊唐書·劉玄佐傳》:“明晨,衙兵皆甲胄,擁 士寧 登重榻。”
(4).指戰(zhàn)爭。 清 趙翼 《偶書所見》詩:“小則興訟獄,大則興甲胄?!?/div>
《國語辭典》:伯勞(伯勞)  拼音:bó láo
動物名。鳥綱燕雀目伯勞科。種類多,以臺灣常見的紅尾伯勞為例,體型較雀稍大,頭、頸、背部呈珠灰色,至腰部漸轉(zhuǎn)為紅褐色。常在草坡、疏樹林或農(nóng)田村舍附近活動,常立于枝柱上。性兇猛,喜食昆蟲、蛙類、蜥蜴。成語中的「勞燕分飛」,勞指的就是伯勞鳥。如:「屏東恒春一帶每年九月后,都有伯勞來訪,我們應(yīng)當(dāng)好好保護這批大自然的訪客?!?/div>
《漢語大詞典》:介胄
(1).鎧甲和頭盔。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介胄生蟣蝨,民無所告愬?!?宋 周密 齊東野語·二張援襄:“有浮尸遡流而上,被介胄,執(zhí)弓矢。”《水滸傳》第八十回:“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br />(2).披甲戴盔。管子·小匡:“介胄執(zhí)枹,立於軍門?!?漢 賈誼 新書·解縣:“將吏戍者或介胄而睡?!?span id="pc0spge" class="book">《新唐書·來濟傳》:“遂不介胄而馳賊,沒焉?!?清 孔尚任 《桃花扇·爭位》:“副凈扮 高杰 ,末扮 黃得功 ……俱介胄上。”
(3).甲冑之士。指武士。陳書·魯廣達傳:“爪牙背義,介胄無良?!?明 何景明 《點兵行》:“富豪輸錢脫籍伍,貧者驅(qū)之充介胄?!?清 黃鷟來 《甲戌夏至武威晤張蔚生先生喜而有賦》:“登堂來萬民,下及介胄屬?!?/div>
《漢語大詞典》:身首
(1).軀干和頭顱。 漢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晉 潘岳 《西征賦》:“分身首於鋒刃,洞胸腋以流矢。”
(2).指身體。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元來昨夜那婦人身首,已斫做三段,鮮血橫流,熱腥撲鼻?!?br />(3).借指生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郭淮 ﹞乃命左右追夫人還,於是文武奔馳,如徇身首之急?!?br />(4).指魁梧高大的身材。 宋 王溥 五代會要·京城諸軍:“選武藝超絶及有身首者,分署為殿前諸班。”
《漢語大詞典》:豪發(fā)(豪髮)
(1).毫毛和頭發(fā)。比喻細微之物。豪,通“ 毫 ”。新唐書·藩鎮(zhèn)傳·程日華:“既治裝,悉帑以行,軍中怒曰:‘馬瘠,士飢死,刺史不棄豪髮卹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宋史·儒林傳二·王向》:“先生聰明才能,過人遠甚,而刺口論世事,立是立非,其間不容豪髮。” 章炳麟 《訄書·別錄甲》:“至如重器授受,適在同胤,無益損於中夏豪髮,然卒不能持其怨慕,此亦情之至也?!?br />(2).喻極細微。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變之我》:“又整列步歸公司,無豪髮喧雜?!?/div>
《國語辭典》:甲冑  拼音:jiǎ zhòu
鎧甲和頭盔?!稌?jīng)。說命中》:「唯口起羞,惟甲冑起戎?!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改悄醮┝思變?,綽刀在手,與眾妖出得門來。」
《國語辭典》:介冑  拼音:jiè zhòu
1.被甲和頭盔。為古代的軍服?!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被介冑而睡?!埂端疂G傳》第八○回:「不知詔意若何,未敢去其介冑。」
2.披甲戴盔。《管子。小匡》:「介冑執(zhí)枹,立于軍門?!埂缎绿茣?。卷一○五。來濟傳》:「遂不介冑而馳賊,沒焉?!?br />3.身穿盔甲的武士?!蛾悤?。卷三一。魯廣達傳》:「爪牙背義,介冑無良。」
《漢語大詞典》:髭發(fā)(髭髮)
須發(fā)。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黨事之興, 馥 名在捕中, 馥 乃髠髭髮,易姓名,匿跡遠竄,為人傭賃?!?span id="npx1egy"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獄主報言:‘門外有一三寶,剃除髭髮,身披法服,稱言是兒,故來訪看。’” 宋 林逋 《送史殿省典封州》詩:“髭髮柂分白,旌旗瘴減紅。”
分類:須發(fā)
《漢語大詞典》:骨體(骨體)
(1).骨架軀體。荀子·榮辱:“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yǎng)?!?span id="16o1k6n"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形貌奇?zhèn)?,骨體不恒。”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美而艷,豐而柔,骨體皆媚,天生尤物也?!?br />(2).比喻字的骨架。 宋 姜夔 續(xù)書譜·真:“橫直畫者,字之骨體,欲其堅正勻浄,有起有止,所貴長短合宜,結(jié)束堅實?!?br />(3).比喻文章的雄健風(fēng)格。 章炳麟 《校文士》:“若其( 龔自珍 )文詞側(cè)媚,自以取法晚 周 諸子,而佻達無骨體?!?br />(4).有骨氣。 明 王世貞 《贈石給事拱辰》詩:“余本骨體人,為君重踟躕。”
(5).古代供祭祀、宴饗用的牛羊的肢體和頭之外的其它部分。禮記·曲禮上“左殽右胾” 漢 鄭玄 注:“殽,骨體也?!币徽f指帶骨的熟肉。 孔穎達 疏:“熟肉帶骨而臠曰殽。”資治通鑒·陳武帝永定元年:“戊子, 太祖 神主祔太廟。七廟始共用一太牢,始祖薦首,餘皆骨體。”
《漢語大詞典》:鎧胄
鎧甲和頭盔。
《漢語大詞典》:癘痟(癘痟)
疫病和頭痛病。文選·左思〈蜀都賦〉:“芳追氣邪,味蠲癘痟。” 劉逵 注:“癘氣,不和之氣也;痟,亦頭病也?!?/div>
《國語辭典》:體虱(體蝨)  拼音:tǐ shī
一種虱子。為寄生在人的衣物,被褥上來吸取人體血液的體外寄生蟲。特徵為無體翅、橢圓形、六對腳、腹部肥大、口突出適于吸收,繁殖力強,為斑疹傷寒的主要傳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