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詞典 1分類詞匯 15
《漢語大詞典》:和謀(和謀)
謂求其溫和。 三國 魏 曹植 《潛志賦》:“且摧剛而和謀,接處肅以靜恭?!?/div>
分類:和謀溫和
《國語辭典》:才略  拼音:cái lüè
才能謀略?!稌x書。卷六。明帝紀》:「有文武才略,欽賢愛客,雅好文辭?!?/div>
《漢語大詞典》:術(shù)數(shù)(術(shù)數(shù))
猶言以隧道計數(shù)。墨子·非儒下:“三年之內(nèi), 齊 吳 破國之難,伏尸以言術(shù)數(shù)?!?孫詒讓 間詁:“術(shù)當為遂。為隧之假字,以隧計數(shù),猶言以澤量也。”
《國語辭典》:勇略  拼音:yǒng lüè
英勇剛健有智謀。《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楊、韓之徒?」
《漢語大詞典》:才謀(才謀)
才能和謀略。 宋 范仲淹 《依韻酬益利鈐轄馬端左藏》:“濫登清顯遇公朝,豈有才謀可致 堯 。”
《漢語大詞典》:知謀(知謀)
智慧和謀略。莊子·盜跖:“俠人之勇力而以為威強,秉人之知謀以為明察?!?span id="3ljrfs8" class="book">《史記·陳丞相世家論》:“及 呂后 時,事多故矣,然 平 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宋 蘇洵 《權(quán)書下·孫武》:“﹝ 勾踐 田單 ﹞知謀與 武 遠矣?!?/div>
《漢語大詞典》:識略(識略)
識見和謀略。《隋書·韋沖傳》:“以開府器干堪濟,識略英遠,軍旅事重,故以相任。”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其識略德望,動人主也如此?!?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邵謁:“識略精微,堪裨教化?!?/div>
《漢語大詞典》:知慮(知慮)
智慧和謀略。孟子·告子下:“ 公孫丑 問曰:‘ 樂正子 強乎?’曰:‘否。’‘有知慮乎?’曰:‘否’?!?span id="popf0t3" class="book">《戰(zhàn)國策·趙策二》:“故寡人以子之知慮,為辨足以道人,危足以持難,忠可以寫意,信可以遠期。” 金 王若虛 《五經(jīng)辨惑上》:“使其言果當,而知慮果及于此,則可謂之賢而不可謂之妬。”
《漢語大詞典》:氣略(氣略)
氣魄和謀略。 南朝 梁 沈約 《常僧景等封侯詔》:“或氣略強果,或志識貞濟?!?宋 歐陽修 《送薛水部通判并州》詩:“胸懷磊落逢知己,氣略縱橫負壯心。” 清 馮桂芬 《養(yǎng)間草堂記》卷三:“君少舉進士,慷慨有氣略,天下奇男子?!?/div>
《漢語大詞典》:才策
才智和謀略。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太祖 既慮終始之變,以 楊修 頗有才策,而又 袁氏 之甥也,於是以罪誅 修 。”北史·郭祚邢巒等傳論:“ 邢巒 以文武才策,當軍國之任,內(nèi)參機揆,外寄折衝,其緯世之器歟?!?/div>
《漢語大詞典》:詢議(詢議)
咨詢和謀議。 唐 溫大雅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卷一:“公等國之爪牙,心如鐵石。欲同戮力,以除國難。公家之利,見則須為,俾其無猜,期于報効,所以詢議,擇善行之?!?/div>
《漢語大詞典》:資猷(資猷)
才能和謀略。 宋 文同 《謝運使司封》:“伏惟運使司封,學問深博,資猷敏明。”
《國語辭典》:過人才略(過人才略)  拼音:guò rén cái lüè
超越他人的才能和謀略。如:「蕭何不愧為名相,能從落魄的韓信身上發(fā)現(xiàn)其過人才略,真是難得!」
《國語辭典》:雄材偉略(雄材偉略)  拼音:xióng cái wěi lüè
杰出的才能和謀略。明。沈鯨《雙珠記》第三一出:「王兄,你是雄材偉略,真不忝提戈戡亂?!挂沧鳌感鄄糯舐浴?。
《漢語大詞典》:宏才大略
亦作“ 宏材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謀略。 宋 蘇洵 《上皇帝書》:“若其宏才大略,不樂於小官而無聞焉者,使兩制得以非常舉之。” 明 唐順之 《與王稚川少卿》:“縉紳及同志皆言翰苑中惟公宏才大略,素抱經(jīng)濟之長,內(nèi)外重寄,無所不宜?!?span id="uayekh2" class="book">《老殘游記》第六回:“閣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來做點事情,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