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黃德和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七九
黃德和(?——一○四○),仁宗寶元中為東染院副使、鄜延路兵馬都監(jiān)。康定元年初,西夏主李元昊攻延州,執(zhí)鄜延環(huán)慶兩路副都總管劉平、鄜延副都總管石元孫。德和棄軍先遁,誣奏劉、石降敵,朝廷遣文彥博等鞫之得白,論腰斬于河中府。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二五至一二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0—1041 【介紹】: 宋陜州夏縣人,字和中。登進士第。授永寧主簿。歷建德、郫縣尉。蜀人傳言戍兵叛,蠻將入寇,邑民爭相出逃。池攝縣事,會上元張燈,縱民游觀三夕,民心遂安。知數(shù)州縣,所至皆有政聲。累擢天章閣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又徙杭州。因不知吳中習(xí)俗,決事不當(dāng),被劾降知虢州,徙晉州。
全宋詩
司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光父。真宗景德二年(一○○五)進士,授永寧主簿。兼侍御史知雜事,更三司副使。知河中府,歷同州、杭州、虢州、晉州。仁宗康定二年卒,年六十二(《東都事略》卷六○作卒年五十三)。事見《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八有傳。
全宋文·卷三二六
司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司馬光父。第進士,授永寧主簿,歷建德、郫縣尉。調(diào)鄭州防禦判官、知光山縣。監(jiān)安豐酒稅,徙知小溪縣,改河南府司錄參軍,通判留守司,除群牧判官,出知耀州,擢利州路轉(zhuǎn)運使、知鳳翔府,累遷尚書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擢天章閣待制,歷知河中府、同州、杭州、虢州、晉州。卒,年六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八有傳。
寇用和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興元年(1022)任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5—1049 【介紹】: 宋益州華陽人,字利建。真宗大中祥符間進士。以親老乞歸侍養(yǎng)。天禧初,以寇準(zhǔn)薦,授館閣??保奶炱杰姽?jié)度推官。預(yù)校《南北史》、《隋書》。遷集賢校理。知普州,興學(xué)教士。歷州軍長官及監(jiān)司。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誥,為翰林學(xué)士,領(lǐng)吏部流內(nèi)銓、三班院,充群牧使。性質(zhì)重寡言,聚書萬余卷,皆手自刊校。晚年典贊命,而文辭欠工。
全宋詩
彭乘(九八五~一○四九),字利建,益州華陽(今四川成都)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進士,授漢陽軍判官(《隆平集》卷一四)。仁宗天圣八年(一○三○)以集賢校理知普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寶元元年(一○三八)同判刑部(同上書卷一二二),出知安州。后擢知制誥,累遷工部郎中、翰林學(xué)士。慶歷間為群牧使?;实v元年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二九八有傳。
全宋文·卷三三二
彭乘(九八五——一○四九),字利建,一字和建,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少以好學(xué)稱州里,第進士。授漢陽軍判官,得請以歸侍養(yǎng)。天禧初,以寇準(zhǔn)薦,為館閣??保奶杰姽?jié)度推官,秘書省著作郎,遷本省丞、集賢校理。懇求便親,得知普州,蜀人得守鄉(xiāng)郡自乘始。后知荊門軍,改太常博士。召還,同判尚書刑部,出知安州,徙提點京西刑獄,改夔州路轉(zhuǎn)運使。仁宗召修起居注,擢知制誥,累遷工部郎中,入為翰林學(xué)士,領(lǐng)吏部流內(nèi)銓、三班院,為群牧使?;实v元年卒,年六十五。乘聚書萬馀卷,皆手自刊校,蜀中傳書,多出于乘。《宋史》卷二九八有傳。
單和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
單和,天圣中海州懷仁縣(今江蘇贛榆西)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8—1050 【介紹】: 宋杭州人,寓居開封,字審禮。真宗李宸妃弟。少窮困,訪得于民間,歷官至賀州刺史。所獲賜公使錢,悉作軍費。仁宗時官至彰信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慶歷八年,進侍中。位列將相,能小心靜默,推遠權(quán)勢。卒謚恭僖。
全宋文·卷三六二
李用和(九八八——一○五○),字審禮,先世杭州人,后徙開封(今河南開封)。仁宗生母李宸妃之弟。少窮困,居京師鑿紙錢為業(yè),章獻太后使求得于民間,以為三班奉職。累遷殿前副都指揮使、改彰信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靈宮使。列位將相,小心靜默,推遠權(quán)勢,論者稱之。皇祐二年卒,年六十三。謚恭禧,贈隴西郡王。見宋祁《景文集》卷六一《李郡王行狀》,又《宋史》卷四六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8—1038 【介紹】: 宋潞州上黨人,初名勖,真宗賜改今名,字公武。李崇矩孫。舉進士。大中祥符間,娶真宗妹萬壽長公主,授左龍武將軍、駙馬都尉。歷任團練使、防御使、觀察使。出知澶州,會黃河水漲,督工筑堤,七日而成。后為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知許州,在任整治水軍。仁宗天圣中,曾諫請劉太后還政于帝,于時政亦多所補益。為文師楊億,通佛學(xué)。卒謚和文。有《問宴集》等。
全宋詩
李遵勖(九八八~一○三八),字公武,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舉進士。真宗大中祥符間尚太宗女萬壽長公主,授駙馬都尉。累遷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知許州。仁宗寶元元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二二),年五十一(《隆平集》卷九)。有《閑宴集》二十卷、《外館官題》七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四有傳。
全宋文·卷三六二
李遵勖(九八八——一○三八),字公武,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繼昌子。舉進士,大中祥符中尚太宗女萬壽長公主,初名勖,帝益「遵」字。授左龍武將軍、駙馬都尉,歷諸州團、防、察、節(jié),官至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知許州,于時政多所補助。寶元元年卒,年五十一。遵勖好文詞,師楊億,通釋氏學(xué)。有《問宴集》二十卷、《外管芳題》七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四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二○
張永和,天禧二年為并代走馬承受。天圣初任入內(nèi)供奉官,八年為永定陵副使、禮賓副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明道時為西京作坊副使、園陵按行使。景祐二年,任內(nèi)侍省內(nèi)侍副都知,寶元元年八月遷入內(nèi)都知。卒,謚良恪。見《宋會要輯稿》方域一七之五、禮三七之五七、禮五八之一○七,《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九一、一二二、一五五等及張觀《大宋新修凈惠羅漢院碑》。
唐忠和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一二
唐忠和,景祐中為左班殿直、代州茹越寨兵馬監(jiān)押。見民國《重修滑縣志》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8—1051 【介紹】: 宋歙州黟縣人,字和叔。仁宗天圣五年得同學(xué)究出身,復(fù)登進士第。歷來安主簿、洪州司理。遷知潯州,改廟作學(xué)堂,講說文藝。未幾,旁州之士亦來從學(xué)。慶歷二年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累除廣西轉(zhuǎn)運使。會遣將征儂智高,因督吏輸餉、治城修械有功,官至尚書司封員外郎。有文集。
全宋詩
孫抗(九九八~一○五一),字和叔,黟縣(今屬安徽)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以同學(xué)究出身補滁州來安縣主簿,洪州右司理。再舉進士。遷大理寺丞、知常州晉陵縣,后以選通判耀州。慶歷二年(一○四二),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又出知復(fù)州。遷提點江南西路刑獄,廣西轉(zhuǎn)運使。皇祐三年卒,年五十四。事見《臨川先生文集》卷八九《廣西轉(zhuǎn)運使孫君墓碑》。孫抗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映雪齋集》一卷為底本,參?!豆鹆指尽罚ㄇ迩〕荆S謴摹逗蓖ㄖ尽分休嫷眉庠娨皇?。
楊中和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七七
楊中和,仁宗時以九經(jīng)第一名及第。景祐元年為殿中丞,充國子監(jiān)說書,又為睦親宅講書、諸王府翊善記室侍講。累遷太常博士、都官員外郎。見《宋會要輯稿》崇儒五之四三,《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九,《元憲集》卷二二《楊中和可太常博士制》,《文恭集》卷一五《楊中和可都官員外郎制》,《玉海》卷一三○。
鄧中和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長垣人,字祖德。仁宗時舉《三禮》。雙親喪,定省往來如事生者二十年,以孝聞。
汪湜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自號和靜。好佛,里人稱為汪長老。仁宗時,曾糾合眾力,于安巖山建華巖禪院。
耶律和尚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遼皇族,字特抹。善滑稽。興宗時,補祗候郎君。累官御史大夫。嗜酒不事事,以故不獲柄用,晚年沉湎尤甚,人稱為酒仙。官至中京路按問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4—1083 【介紹】: 宋濮州鄄城人,字勝之。初為德順軍指揮使,數(shù)御敵,身被創(chuàng)十余處。從狄青南征,以功擢權(quán)廣西鈐轄。大敗撫水羅世念并收降之。歷知宜、邕州,為高陽關(guān)、永興軍路副總管。為將以恩信得邊民心,嶺南珍貨,一無所取,嚴(yán)禁邊吏希功啟釁。官終步軍都虞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