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詞典 2分類詞匯 17
《漢語大詞典》:銅聲響器(銅聲響器)
形容說話聲音響亮。 梁斌 《紅旗譜》二:“﹝ 朱老忠 ﹞放開銅嗓子,銅聲響器的喊出來?!?/div>
《國語辭典》:響器(響器)  拼音:xiǎng qì
鐃鈸鑼鼓等打擊樂器?!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阜愿雷×艘魳讽懫?。下了車輦,引著多官,拜佛拈香?!?/div>
《漢語大詞典》:鈴鐸(鈴鐸)
(1).金屬響器名。大者為鈴,小者為鐸。作為警戒、教化、齋醮、奏樂之用。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猶鈴鐸警耳,鐘鼓駭心。” 宋 洪邁 《夷堅丁志·沅州秀才》:“俄聞鈴鐸音,若數(shù)壯夫負巨水,欲上復下?!?br />(2).掛于殿、閣、塔、觀檐角的風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中門當涂,有三精舍,上置輪相,鈴鐸虛懸。” 清 曹寅 《十六日登虎丘作》詩:“葳蕤寒不鎖,鈴鐸夜微鳴?!?清 唐孫華 《東林寺》詩:“我行山足下,了不聞鈴鐸?!?br />(3).鈴鐺。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手搖鈴鐸,唪誦不輟?!?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一點比喻》:“山羊……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小鈴鐸,作為智識階級的徽章?!?/div>
《漢語大詞典》:鐃鼓(鐃鼓)
(1).樂器中鼓的一種。 唐 時大駕出行,鹵簿鼓吹,有前后兩部,皆有鐃鼓十二。又凱旋入京都,行獻俘儀,奏凱樂所有鐃吹二部樂中。亦有鐃鼓。見新唐書·儀衛(wèi)志下。文獻通考·樂九唐六典:“凡軍鼓之制有三:一曰銅鼓,二曰戰(zhàn)鼓,三曰鐃鼓。” 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東蠻》:“歌詩鐃鼓間,以壯我之戎?!?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四:“﹝ 鄭戩 ﹞置酒高會,旗幟絳野,鐃鼓聒天,虜眾十萬不敢動?!?br />(2).鐃和鼓。泛指打擊的響器。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鐃鼓嘲轟,高管噭詠。”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金和尚:“生平不奉一經(jīng),持一咒,跡不履寺院,室中亦未嘗蓄鐃鼓。”
《漢語大詞典》:鈴柝(鈴柝)
(1).巡邏、報警用的銅鈴、木梆等響器。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季氏之富:“其居繞墻數(shù)里,中有復道週巡,健兒執(zhí)鈴柝者共六十人?!?br />(2).借指巡邏、警衛(wèi)。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慮有盜,夜遣家奴數(shù)人,更番司鈴柝?!?br />(3).搖鈴擊柝。明史·郭正域傳:“方獄急時,邏卒圍 鯉舍 及 正域 舟,鈴柝達旦?!?br />(4).猶號令、紀律。《東周列國志》第三回:“三軍用命,鈴柝嚴明?!?/div>
《國語辭典》:鐵牌(鐵牌)  拼音:tiě pái
鐵制的牌,舊時常用以報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天曉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亦各分地方,日間求化?!?/div>
《漢語大詞典》:鼓魚(鼓魚)
鼓和木魚。僧尼敲打的響器。 明 宋濂 《廣利禪寺碑銘》:“禪師起繼芳躅,益殫志慮,當鼓魚寂寥之時,熾然建立。”
《國語辭典》:梆鼓  拼音:bāng gǔ
板鼓的別名。參見「板鼓」條。
《漢語大詞典》:鈴杵(鈴杵)
僧、道游方時手持的響器。宋史·外國傳六·天竺:“ 至道 二年八月,有 天竺 僧隨舶至海岸,持帝鐘、鈴杵、銅鈴各一?!?span id="rpfdjhp" class="book">《水滸傳》第六一回:“ 吳用 手中搖著鈴杵,口里念四句口號?!?/div>
《漢語大詞典》:喚鐵(喚鐵)
敲擊以招喚鳥獸的一種響器。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喚鐵:“ 太白山 有隱士 郭休 ……每于 白云亭 與賓客看山禽野獸,即以槌擊一鐵片子,其聲清嚮,山中鳥獸聞之,集于亭下,呼為‘喚鐵’。” 元 艾性 《題友人歸隱圖詩》:“早晚相從弄明月,細聽喚鐵響蒼筠。”
《國語辭典》:云版(雲(yún)版)  拼音:yún bǎn
1.樂器名。參見「云板」條。
2.畫有云形用來裝飾輦車的版。《宋史。卷一四九。輿服志一》:「逍遙輦,以棕櫚為屋,赤質(zhì),金涂銀裝,朱漆扶版二,云版一,長竿二,飾以金涂銀龍頭?!?/div>
《國語辭典》:梆子  拼音:bāng zi
1.古代用竹子或木頭制成的響器,敲擊時發(fā)出聲響,用來召集群眾、報警或巡夜打更?!端疂G傳》第二回:「找莊上打起梆子,你眾人可各執(zhí)鎗棒,前來救應。」《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梆子響處,箭如驟雨射將來?!?br />2.樂器名。由兩根硬木棒組成。音響脆而堅實,為梆子戲的主要擊節(jié)樂器。
3.梆子腔的簡稱。參見「梆子腔」條。如:「陜西梆子」、「河南梆子」。
《國語辭典》:串鈴(串鈴)  拼音:chuàn líng
1.在江湖中行醫(yī)或算命的人用來招呼顧客的器具。多用銅或鐵制成,搖動時可以發(fā)出聲音?!督鹌棵贰返谝痪呕兀骸赶胫惝敵醪坏玫貢r,串鈴兒賣膏藥,也虧了這位魯大哥扶持你?!埂独蠚堄斡洝返谝痪呕兀骸岗s忙仍舊制了一個串鈴,買了一個舊藥箱,配好了許多藥材?!?br />2.聯(lián)貫成串的鈴鐺。多系在騾馬的頸項上,行走時搖動發(fā)出聲音。
3.樂器名,打擊樂器。流行于蒙古族、藏族。在環(huán)繞成圈的皮環(huán)上系有十幾個小銅鈴,手持圓環(huán)搖鈴發(fā)聲。也有將小鈴系于長方形木拍上,持拍柄搖鈴發(fā)聲的。用于民間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
《國語辭典》:驚閨(驚閨)  拼音:jīng guī
舊時販賣針線脂粉的人手持的小鼓。持柄搖鼓,用以喚引婦女出來購物?!缎咽篮阊浴>硪蝗???逼ぱ巫C二郎神》:「冉貴卻裝了一條雜貨擔兒,手執(zhí)著一個玲瓏珰瑯的東西,叫做個驚閨?!挂沧鳌阁@繡」。
《漢語大詞典》:梆鑼(梆鑼)
梆子和銅鑼。報更的響器。 清 黃六鴻 《?;萑珪け<住な赜仍?/span>:“每晚各街撥派戶丁五人,持梆鑼器械,往來巡邏,按更次鳴鑼敲梆,直至天明?!?span id="y7aigen"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可奈墻外是梆鑼聒噪,堂上是人語喧嘩,再也莫想睡得穩(wě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