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春秋  拼音:chūn qiū
1.泛指四時?!对娊?jīng)。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漢。鄭玄。箋:「春秋猶言四時也?!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于是春秋改節(jié),四時迭代?!?br />2.年齡。如:「春秋正富」?!稘h書。卷五四。蘇建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br />3.書名??鬃訐?jù)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稱為「十二經(jīng)」。公羊、谷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4.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春秋」。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吳越春秋》、《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之類。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76)為春秋時代。
《國語辭典》:四運(yùn)(四運(yùn))  拼音:sì yùn
春、夏、秋、冬四時。晉。陶淵明〈酬劉柴桑〉詩:「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yùn)周?!?/div>
分類:四時四季
《漢語大詞典》:四辰
(1).猶四時。 晉 陸云 《晉故豫章內(nèi)史夏府君誄》:“寒暑窮化,四辰交錯?!眳⒁姟?四時 ”。
(2).指四個時辰。新唐書·呂才傳:“ 漢武帝 以乙酉歲七月七日平旦生,當(dāng)?shù)摽胀?,於法無官,雖向驛馬,乃隔四辰,法少無官,老而吉?!?/div>
《國語辭典》:四時(四時)  拼音:sì shí
1.春、夏、秋、冬四季。《論語。陽貨》:「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282' target='_blank'>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br />2.一天中的朝、夕、晝、夜?!蹲髠鳌U压辍罚骸妇佑兴臅r,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div>
《國語辭典》:時節(jié)(時節(jié))  拼音:shí jié
1.季節(jié)、節(jié)令?!段倪x。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4' target='_blank'>杜牧 清明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br />2.節(jié)日?!度龂尽>砣?。蜀書。諸葛亮傳》:「詔為亮立廟于沔陽」句下裴松之注引〈襄陽記〉:「百始遂因時節(jié),私祭之于道陌上?!骨濉?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谖宄觯骸该坑鰰r節(jié),便做盛會。」
3.合時、適時?!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下》:「風(fēng)雨時節(jié),谷糴常賤。」
4.時刻、時候。唐。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詩:「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埂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改菚r節(jié)正是少年氣盛,不曉得什么世路高低?!?/div>
《漢語大詞典》:盛德
(1).指四時之盛氣。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穎達(dá) 疏:“四時各有盛時,春則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故云盛德在木?!?br />(2).指盛美之事。左傳·僖公七年:“夫諸侯之會,非德刑禮義無國不記,記姦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記,非盛德也?!?br />(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易·繫辭上》:“日新之謂盛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唐 岑參 《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資邦杰,嘉謨作世程?!?span id="cev9bon"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后來我家岳選了典史, 安慶 的鄉(xiāng)紳人家,因他老人家為人盛德,所以同他來往起來?!?br />(4).敬稱有高尚品德的人。左傳·文公十八年:“ 少皥氏 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 杜預(yù) 注:“盛德,賢人也?!?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企羨:“后取 殷浩 為長史,始到, 庾公 欲遣 王 使下都, 王 自啟求住,曰:‘下官希見盛德, 淵源 始至,猶貪與少日周旋。’”
《國語辭典》:時事(時事)  拼音:shí shì
1.當(dāng)時的急事?!吨芏Y。地官。逐師》:「巡其稼穡,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時事?!?br />2.四時的貢職?!蹲髠?。襄公二十六年》:「晉士起將歸時事于宰旅,無他事矣?!?br />3.當(dāng)時的事情或事物?!都t樓夢》第六二回:「這用時事,卻使不得,兩個人都該罰。」
4.最近發(fā)生的國內(nèi)外事件。如:「時事報導(dǎo)」、「時事分析」?!段拿餍∈贰返谒摹鸹兀骸改赣H天天在家里,沒有曉得外面的時事,如今外國人在那里要中國的地方,想出各種的法子來欺負(fù)中國?!?/div>
《漢語大詞典》:得天
(1).得天道。謂遵守永恒的運(yùn)行規(guī)律。易·恒:“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2).謂得四時之正。逸周書·周月:“ 夏 數(shù)得天,百王所同。”漢書·律歷志上:“﹝春秋《經(jīng)》曰‘春王正月’,《傳》曰 周 正月‘火出,於 夏 為三月, 商 為四月, 周 為五月。 夏 數(shù)得天’,得四時之正也。”
(3).謂得天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夢與 楚子 搏, 楚子 伏己而盬其腦,是以懼。 子犯 曰:‘吉。我得天, 楚 伏其罪,吾且柔之矣?!?杜預(yù) 注:“ 晉侯 上向,故得天; 楚子 下向地,故伏其罪?!?br />(4).指具有的自然條件。 清 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二章:“ 中國 文明,起於北方,其氣候嚴(yán)寒,地味確瘠,得天較薄?!?/div>
《國語辭典》:青黃(青黃)  拼音:qīng huáng
1.四時之樂。《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靈安留,吟青黃?!固?。顏師古。注:「青黃,謂四時之樂也?!?br />2.綠色的新秧與黃熟的舊谷。宋。范成大 晚步東郊詩:「水墨依林寺,青黃負(fù)郭田?!?br />3.青色與黃色。比喻人的賢奸。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谄叱觯骸钙娇迪铮軐⒚?jié)講;偏是咱學(xué)校朝堂,偏是咱學(xué)校朝堂,混賢奸不問青黃?!?/div>
《國語辭典》:時行(時行)  拼音:shí xíng
1.待時而行?!兑捉?jīng)。坤卦。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br />2.時下流行的。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宣德樓前省府宮宇》:「馀皆賣時行紙畫花果鋪席?!?br />3.及時而作?!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大火昏正,桑梓繁廡,大雨時行。」
4.時病中帶有傳染性與流行性者,古代稱為「時行」。
《漢語大詞典》:時若(時若)
四時和順。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雨表》:“臣聞圣明在上,刑政葉中,則天地氣和,風(fēng)雨時若?!?宋 蘇軾 《春祈諸廟祝文》:“愿疾沴之不興,庶風(fēng)雨之時若?!?/div>
《國語辭典》:大田  拼音:dà tián
《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大田〉,刺幽王也?!够蛞嘀笧樵伡诜w之詩。首章二句為:「大田多稼,既種既戒?!?/div>
《國語辭典》:時變(時變)  拼音:shí biàn
1.時序的遷移。《史記。卷二七。天官書》:「終始古今,深觀時變,察其精粗,則天官備矣?!埂段倪x。郭璞。游仙詩七首之四》:「時變感人思,已秋復(fù)愿夏?!?br />2.時局的變遷?!妒酚?。卷九九。叔孫通傳》:「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遭遇時變,以獲爵位?!?/div>
《漢語大詞典》:五季
(1).即 后梁 、 后唐 、 后晉 、 后漢 、 后周 五代。 宋 葉紹翁 《南屏興教磨崖》:“ 錢塘 自 五季 以來,無干戈之禍?!?清 惲敬 《西楚都彭城論》:“后世如 六朝 之割裂,如 五季 之紊亂,草澤英雄,崛起一時。” 陳天華 《猛回頭》:“到 五季 ,又是個,外強(qiáng)中弱,俺同胞,遭殺戮,好不心傷?!?br />(2).中醫(yī)以四時配五行而為五季,即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
《國語辭典》:中節(jié)(中節(jié))  拼音:zhòng jié
1.通常古人用于指音樂合于適當(dāng)?shù)姆ǘ取⒁?guī)范及道德要求,比喻為適中節(jié)度?!抖Y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br />2.中的、確著?!督鹌棵贰返诙兀骸咐夏镆膊幌俏宀?,只一智,便猜個中節(jié)。」
《漢語大詞典》:時月(時月)
(1).四時和月分。書·舜典:“協(xié)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孔 傳:“合四時之氣節(jié),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學(xué)者不以時月考之,每語屯田,必為稱首,可笑。”
(2).時間;時候。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稽廢時月?!?宋 曾鞏 《請西北擇將東南益兵札子》:“至於 廖恩 之鼠竊,而能稽誅於時月者,蓋由追討之兵不足, 恩 已自歸,而所遣北兵,猶在道路。則東南之寡弱,蓋可知也。” 明 唐順之 《條陳海防經(jīng)略事疏》:“緊急時月, 蘇 松 兵備暫駐 崇明 , 寧 紹 兵備或海道內(nèi)推擇一人暫駐 舟山 ?!?br />(3).指節(jié)令。 晉 張華 《上巳篇》:“姑洗應(yīng)時月,元巳啟良辰?!?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明帝紀(jì)》:“自今鱗介羽毛,肴核眾品,非時月可採,器味所須,可一皆禁斷,嚴(yán)為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