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四旁
(1).四門之旁。《周禮·考工記·匠人》:“四旁兩夾窗?!?賈公彥 疏:“四旁者,五室室有四戶,四戶之旁皆有兩夾窗,則五室二十戶,四十窗也?!?br />(2).四近,四周。荀子·大略:“欲近四旁,莫如中央?!?郭沫若 《楊柳贊》詩:“楊呵柳!柳呵楊!把你劈成尺五長,插進四旁兩頭長?!?br />(3).指村旁、宅旁、道旁、水旁。《中國諺語資料·農(nóng)諺》:“四旁種樹,綠化處處?!?br />(4).四極,四境。周髀算經(jīng)卷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萬里。” 趙爽 注:“四旁,猶四極也。隨地穹窿而高,如蓋笠?!?/div>
《國語辭典》:門堂(門堂)  拼音:mén táng
門旁的堂屋。如:「站在門堂前,欣賞著庭園的花草,令人心曠神怡。」
《漢語大詞典》:國子學(xué)(國子學(xué))
即國子監(jiān)。晉書·職官志:“及 咸寧 四年, 武帝 初立國子學(xué),定置國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唐 宋 以國子監(jiān)總轄國子、太學(xué)、四門等學(xué)。 元 代設(shè)國子學(xué)、 蒙古 國子學(xué)、回回國子學(xué),亦稱國子監(jiān)。參見“ 國子監(jiān) ”、“ 國子 ”。
《漢語大詞典》:廊房
(1).廳堂周圍的房舍。《再生緣》第七回:“清幽庭院飛春燕,寂靜廊房掛綉簾。”
(2). 明 自 永樂 十八年建都 北京 ,于皇城四門、鐘鼓樓等處,修建幾千間民房和鋪房,召民、商居住或居貨,謂之廊房。 明 高明 《琵琶記·兩賢相遘》:“小人管許多廊房,并沒有這個人?!眳㈤?明 沈榜 《宛署雜記·河》。
《漢語大詞典》:四門學(xué)(四門學(xué))
古代學(xué)校名。 北魏 正始 四年創(chuàng)立四門小學(xué),初設(shè)于京師四門,后與太學(xué)同在一處。 唐 代四門學(xué)為大學(xué),隸國子監(jiān),傳授儒家經(jīng)典,性質(zhì)與國子學(xué)、太學(xué)同,惟學(xué)生家庭出身品級較低。 隋 代及 北宋 亦設(shè)四門學(xué),存在時間很短。 元 以后廢。參閱新唐書·選舉志上
《國語辭典》:房車(房車)  拼音:fáng chē
專供人乘坐的汽車,多以三廂四門為主,故稱房車。如:「本公司推出新款房車,造型美觀大方?!?/div>
《國語辭典》:不舍晝夜(不舍晝夜)  拼音:bù shě zhòu yè
日夜不停,持續(xù)不斷?!墩撜Z。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弧固?。張說〈四門助教尹先生墓志銘〉:「故每外和內(nèi)厲,元元本本,學(xué)者如斯,不舍晝夜?!挂沧鳌覆簧釙円埂?。
《國語辭典》:旅行車(旅行車)  拼音:lǚ xíng chē
一種汽車車型。有兩門、四門二種,后座的后面擁有寬大空間,可以放置行李或貨物。必要時可以將后座放下,以增大行李室的空間。因便于外出旅行,故稱為「旅行車」。
小乘四門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天臺所判。一小乘有門,發(fā)智六足論等之所說。二小乘空門,成實論之所說,三小乘亦有亦空門,毗勒論之所說,四非有非空門,迦旃延經(jīng)之所說。
四門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有門,二空門,三亦有亦空門,四非有非空門也。門者能通之義,依此四者,得入真性實相之記,故曰門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真言于曼陀羅之方位以東南西北次第,配于發(fā)心修行菩提涅槃之四法,故東門云發(fā)心門,乃至北門云涅槃門。今葬場四門之額,銘此四法,即由此出也。又四門者,為常樂我凈之四德,大圓鏡智等之四智也。世親攝論十五曰:「蓮華有四德:一香二凈三柔軟四可愛。譬法界真如總有四德,謂常樂我凈,于眾華中最大最勝,故名為王?!钩闁|方大圓鏡智,又名金剛智,金剛常住不壞,故比之以蓮華之香,香主遍至之德,橫遍十方,豎遍三世,是為常住之義,外四供中以香為東方,即此意也。樂為南方平等性智,南方自寶部,寶珠雨種種之財,人得而樂之,故比之以蓮華可愛之德。我為西方妙觀察智,阿彌陀名觀自在王如來,我即自在之義,故比之以蓮華柔軟之德,凈為北方成所作智,釋迦乘無住涅槃之理,出于五濁惡世之中,曾不染生死之妄法,故比之以蓮華清凈之德。見秘藏記鈔六。此四門有胎藏金剛之別,胎藏界之壇門稱曰金剛門,頂間畫金剛,金剛界之壇門,稱曰蓮華門,畫蓮華,是金剛為智,以理為能入,胎藏為理,以智為能入之標(biāo)幟也。
四教四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臺家之四教配于四門也。四教儀四曰:「四教各明四門,雖俱得入道,然隨教立義,必應(yīng)逐便。若三藏教之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jīng)論多用有門。通教之四門中雖俱得入道,而諸經(jīng)論多用空門。別教之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jīng)論多用亦有亦空門。圓教之四門,雖俱得入道,而諸經(jīng)論多用非有非空門?!?/div>
藏教四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藏教俱修析空觀而證偏真之理,此有四門:一有門,有部宗(舊曰毗曇宗)是也,以立三世實有法體恒有故也。二空門,成實宗是也,以立三假而空我法之二者故也。三亦有亦空門,毗勒論是也,以雙照實有與空理故也。四非有非空門,那陀迦旃延經(jīng)是也,以雙非有空故也。毗勒論迦旃延經(jīng)不來此土,依智度論而知之。見止觀六等。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四門)附錄。
通教四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此教雖同學(xué)如幻即空之旨,然四人之觀法四門不同:一有門,又云實門,如幻即空,故有即空,空即有,今即以此中即空之有而入道也。二空門,又云不實門,謂以即有之空而入道也。三亦有亦空門,又云亦實亦不實門,雙照空有而入道也。四非有非空門,又云非實非不實門,幻有不可得,幻空不可得,雙遮空有而入道也。四教儀三曰:「通教四門者,即是智度論明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佛于此四句廣說第一義悉檀?!?/div>
別教四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別教緣但中之理,而修位位之行業(yè),此有四門不同:一有門,觀虛妄之色盡,別有妙色,名為佛性也。二空門,觀如來藏亦空大涅槃亦空也。三亦有亦空門,雙觀真空妙有也,四非有非空門,觀但中法性之理,離四句絕百非言語道斷也,見止觀六等。
圓教四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圓教以萬法圓融之故,門門各立之義不可有。然于一法之上非無四門入理之異:一有門,觀見思之假即是法界,具足一切佛法,是三諦相即之假也。二空門。觀一切之法不在因,不屬緣,我及涅槃亦皆空,是三諦相即之空也。三亦有亦空門,空假相即,故為亦有亦空,是空假相雙之中也。四非有非空門,見思即法性故見思非有,法性即見思故法性非空,是雙非空假之中道也,見止觀六。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天臺宗說圓教有四門,即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