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2
詞典
6
分類詞匯
26
詞典
國學
國學生
中國學
歸國學人
富國學
少年中國學會
《國語辭典》:
國學(國學)
拼音:
guó xué
1.本國固有的學術(shù)、文化。如:「一般中文系所說的國學,包括經(jīng)學、史學、子學、文學等?!?br />2.國家為全國設(shè)立的學校?!队讓W瓊林。卷三。宮室類》:「成均辟雍,皆國學之號?!?/div>
分類:
國學
國家
固有
設(shè)立
文化
學校
學術(shù)
《國語辭典》:
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
拼音:
guó zǐ jiàn
我國封建時代的教育管理機關(guān)和最高學府。隋、唐、宋、元、明、清稱國子監(jiān)。晉稱國子學,北齊稱國子寺。清末改革學制,自光緒三十二年起設(shè)學部,國子監(jiān)并入學部。
分類:
國子監(jiān)
封建
教育
管理
機關(guān)
高學
學府
《國語辭典》:
國故(國故)
拼音:
guó gù
1.國家所遭受的變故?!抖Y記。文王世子》:「凡釋奠者,必有合也,有國故則否?!?br />2.本國固有的文化與學術(shù)。如:「整理國故」、「他一心想保存國故,振興文化。」
分類:
國故
國家
家所
所遭
遭受
學術(shù)
文化
戰(zhàn)爭
重大
大變
變故
《漢語大詞典》:
國學生(國學生)
古代國學的學生。
《
文獻通考·學校二
》
:“﹝ 東晉 孝武 ﹞ 太元 九年……國子祭酒 殷茂 上言:‘臣聞舊制,國學生皆取冠族華胄,比列皇儲。而中混雜蘭艾,遂令人情恥之。詔雖褒納,竟不施行?!?span id="iv1cyri" class="book">《
清史稿·禮志十
》:“國學生見國子師儀,初見,具名柬,公服詣學,自東階升堂,北面三揖,師立受。”
《孽?;ā?/span>第三回:“含英社的社友,個個飛黃騰達,入鸞掖,占鰲頭,祇剩 曹公坊 一人向隅,至今還是個國學生?!?/div>
分類:
國學
學生
《漢語大詞典》:
中國學
也稱“中國研究”、“漢學”。國外對中國研究的統(tǒng)稱。有廣狹兩義。廣義指研究中國的哲學、宗教、歷史、政治、經(jīng)濟、藝術(shù)、語言等各門社會科學和部分自然科學;狹義指研究中國的文獻、語言和文學。在現(xiàn)階段,中國學的研究重心是當代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
分類:
中國
國外
《國語辭典》:
歸國學人(歸國學人)
拼音:
guī guó xué rén
在國外深造,學成后返國服務(wù)的學者。如:「每年有許多歸國學人投入建設(shè)國家的行列?!?/div>
分類:
國外
深造
學成
服務(wù)
學者
《漢語大詞典》:
富國學(富國學)
經(jīng)濟學的舊譯名。我國最早的經(jīng)濟學中文譯名為“富國策”。后經(jīng) 清 學部審定,譯經(jīng)濟學為“富國學”。1901年 嚴復 又譯為“計學”,次年 梁啟超 改計學為“生計學”。同時 日本 譯名“經(jīng)濟學”亦傳入 中國 。辛亥革命后經(jīng) 孫中山 肯定,統(tǒng)一譯為“經(jīng)濟學”。
分類:
經(jīng)濟學
譯名
中文
《漢語大詞典》:
少年中國學會
1919年7月由李大釗、王光祈等在北京發(fā)起成立。宗旨是: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chuàng)造“少年中國”??倳O(shè)北京(1924年遷往南京),南京、成都和法國巴黎設(shè)分會。會務(wù)活動有出版刊物、講演、學術(shù)討論等。1925年底,因會員嚴重分化而停止活動。
分類:
北京
發(fā)起
成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