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民事  拼音:mín shì
1.農(nóng)事?!睹献?。滕文公上》:「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弧?br />2.民政、政事?!蹲髠?。莊公二十七年》:「諸侯非民事不舉,卿非君命不越竟?!埂段倪x。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節(jié)理人情,恤隱民事。」
3.徭役。《書經(jīng)。太甲》:「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
4.有關(guān)民法的各項事務(wù),如財產(chǎn)、婚姻、雇傭等。
《漢語大詞典》:樞鈞(樞鈞)
喻國政。 宋 歐陽修 《忠武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銘》:“帝曰:休哉!汝予舊臣,亟其強起,秉我樞鈞?!?/div>
分類:國政
《國語辭典》:幕府  拼音:mù fǔ
1.古代軍中將帥治事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幕府董統(tǒng)鷹揚,掃除兇逆?!挂沧鳌改?。
2.舊時軍中或官署聘用的文書人員。
《國語辭典》:莫府  拼音:mù fǔ
古代軍中將帥治事的地方?!妒酚?。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也作「幕府」。
分類:幕府
《國語辭典》:為政(為政)  拼音:wéi zhèng
1.治理國家,執(zhí)掌國政。《詩經(jīng)。小雅。節(jié)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埂蹲髠鳌P辍罚骸赣谑菚x侯侈,趙宣子為政,驟諫而不入,故不競于楚。」
2.指執(zhí)政者?!秲x禮。大射》:「自阼階前曰:『為政請射。』」?jié)h。鄭玄。注:「為政謂司馬也。司馬,政官,主射禮?!?br />3.處理政事。唐。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當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br />4.做主。《左傳。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br />5.從政為官。如:「奉公守法,克盡職守,是為政第一要務(wù)。」《論語。為政》:「子奚不為政?」
《國語辭典》:國朝(國朝)  拼音:guó cháo
舊時稱本朝為「國朝」?!都t樓夢》第五回:「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
《國語辭典》:五經(jīng)(五經(jīng))  拼音:wǔ jīng
《易》、《書》、《詩》、《禮》、《春秋》五部經(jīng)典,漢時訂為五經(jīng)。為儒家講學(xué)的重要典籍。
《漢語大詞典》:臨御(臨御)
(1).謂君臨天下,治理國政。晉書·后妃傳下·康獻褚皇后:“當陽親覽,臨御萬國。”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折衝四表,臨御八荒?!?span id="rtriask" class="book">《舊唐書·憲宗紀論》:“及上自藩邸監(jiān)國,以至臨御,訖于 元和 ,軍國樞機,盡歸之於宰相?!?span id="xqiqdvh" class="book">《宋史·外國傳五·注輦》:“廓明明之德以臨御下民,懷翼翼之心以昭事上帝。至仁不傷於行韋,大信爰及於淵魚?!?span id="sloaoa0"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卻説我大 清 圣祖 康熙 佛爺在位,臨御六十一年,厚澤深仁,普被寰宇。”
(2).謂皇帝坐朝或臨幸至某地。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朝班:“朝班自有定式,今上久不臨御,班行遂無定序?!?span id="s6pxawj"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四》:“帝臨御園中,遇列圣誕辰,忌辰,令節(jié),朔、望、并拈香行禮?!?/div>
《國語辭典》:照會(照會)  拼音:zhào huì
1.通知、知會?!度辶滞馐贰返谝痪呕兀骸缚锍诉f個眼色與他,那童生是照會定了的,使不歸號,悄悄站在黑影里?!?br />2.核對審察?!端问?。卷九三。河渠志三》:「訪聞先朝水官孫民先,元祐六年水官賈種民各有河議,乞取索照會?!?br />3.執(zhí)照、憑證。《恨?!返谄呋兀骸改氵@里有甚么貴重東西?要到那里去?你說了,兵頭給你照會,送你出境?!?br />4.察照知會。指外交部對外國使節(jié),或是各省長官對外國領(lǐng)事所遞交的一種外交文書。亦即一國政府將彼此相關(guān)的某一事件的意見通知另一國政府。也稱為「通牒」、「外交照會」。
《國語辭典》:資政(資政)  拼音:zī zhèng
1.古代官名。如宋代所設(shè)的資政殿大學(xué)士、金代所設(shè)的資政大夫。
2.總統(tǒng)府專設(shè)的顧問。由總統(tǒng)遴聘勛高望重的人士擔任,聘期不得逾越總統(tǒng)任期。資政對國家大計,得向總統(tǒng)提供意見,并備資詢。依法有給職者不得逾十五人,無給職者不得逾十五人。
《漢語大詞典》:立極(立極)
(1).樹立最高準則。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賦》:“所以報本反始,所以慶長立極?!?明 唐順之 《廷試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極?!?br />(2).登帝位;秉國政。 宋 文天祥 《逐鹿》詩:“ 軒轅 此立極,玉帛朝諸侯。”《四游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上帝傳下玉旨云:‘朕立極以來,未會卿等,今立此會,名曰三界通明會?!?清 李振裕 《祠闕里雅》詩:“於皇時 清 ,繼天立極?!?/div>
《國語辭典》:百揆  拼音:bǎi kuí
1.總握國政的官員?!稌?jīng)。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從。納于百揆,百揆時敘?!?br />2.百官?!段倪x。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五倫以教,百揆時序?!埂段倪x。史岑。出師頌》:「憲章百揆,為世作楷。」
3.所有的政事。《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傳》:「百揆允當,庶績咸熙?!?/div>
《國語辭典》:信使  拼音:xìn shǐ
奉命傳遞訊息、信函的使者。《南史。卷六四。徐文盛傳》:「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無戰(zhàn)心,眾咸憤怨?!埂段倪x。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fā)卒之事?!?/div>
《國語辭典》:內(nèi)治(內(nèi)治)  拼音:nèi zhì
1.國內(nèi)的政治。漢。劉向《說苑。卷一五。指武》:「內(nèi)治未得,不可以正外。」
2.治理國政?!痘茨献?。詮言訓(xùn)》:「外交而為援,事大而為安,不若內(nèi)治而待時?!?br />3.對婦女的教育?!抖Y記?;枇x》:「以聽天下之內(nèi)治,以明章婦順。」
4.家務(wù)。宋。王安石仙游縣太君羅氏墓志銘〉:「經(jīng)紀內(nèi)治,能勤不懈。」
5.修身,約束自己。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是故內(nèi)治反理以正身,據(jù)禮以勸福,外治推恩以廣施,寬制以容眾。」
《國語辭典》:秉國(秉國)  拼音:bǐng guó
執(zhí)掌國政。漢。潘勖〈冊魏公九錫文〉:「君秉國之均正色處中,纖毫之惡靡不抑退?!鼓铣R。王儉褚淵碑文〉:「秉國之均,四方是維?!?/div>
《國語辭典》:端揆  拼音:duān kuí
宰相。《南史。卷五七。沈約傳》:「初,約久處端揆,有志臺司,論者咸謂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