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土地  拼音:tǔ dì
1.土壤?!稘h書。卷四九。晁錯傳》:「審其土地之宜。」
2.封疆?!豆茏?。權(quán)修》:「土地博大,野不以無吏?!?br />3.社神。《通俗常言疏證。鬼神。土地》引《孝經(jīng)緯》:「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埂都t樓夢》第二九回:「賈母在轎內(nèi)因看見有守門大師并千里眼、順風(fēng)耳、當(dāng)方土地、本境城隍各泥胎圣像,便命住轎?!?br />4.有泥土的地面皆稱為「土地」。如:「土地肥沃」、「土地改革」。
《國語辭典》:泥土  拼音:ní tǔ
1.土壤、泥地。唐。白居易長恨歌〉:「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br />2.黏土。
《漢語大詞典》:地土
(1).猶土地;土壤。新唐書·賈耽傳:“ 耽 嗜觀書……故天下地土、區(qū)產(chǎn)、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三:“﹝ 海陵 ﹞ 后土祠 前后地土膏腴,尤宜芍藥?!?明 沈德符 野獲編·戶部·西北水利:“ 世德 言 天津 瀕?;氖彽赝?,俱可屯糧,宜設(shè)法招集開墾?!?br />(2).國土;領(lǐng)土。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本朝地土狹於 漢 唐 ,而戶口如此,豈不為太平之極也。”《七國春秋平話后集》卷中:“ 樂毅 以 齊 略 宋 地土,分與 魏國 畢昌 ,還 魏 去了。”《東周列國志》第五八回:“三卿滅 智氏 ,地土寬饒,百姓悅服。”
(3).地方;地區(qū)。紅樓夢第四八回:“地土風(fēng)俗,遠(yuǎn)近道路,又不知道?!?span id="igdq0me"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到了地土,不可露盤兒,趕緊的回山要緊?!?span id="51jwnfx"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四回:“大約 廣東 地土熱?!?/div>
《漢語大詞典》:草土
(1).指居親喪。資治通鑒·唐昭宗天復(fù)二年:“六月,丙子,以中書舍人 蘇檢 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時 韋貽范 在草土,薦 檢 及 姚洎 於 李茂貞 ?!?胡三省 注:“居喪者寢苫枕塊,故曰草土?!?span id="nqdaxzb"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 浚 身在草土,名繫罪籍,要譽而論邊事,不恭而違詔書?!?br />(2).指宜栽某些特定作物的土壤。管子·地員:“凡草土之道,各有穀造?;蚋呋蛳拢饔胁萃??!?尹知章 注:“謂此地生某草,宜某穀。造,成也?!?/div>
分類:親喪土壤
《國語辭典》:客土  拼音:kè tǔ
1.從其他地方挖來的泥土。《漢書。卷一○。成帝紀(jì)》:「客土疏惡,終不可成?!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樹中草詩:「客土植危根,逢春猶不死?!?br />2.異鄉(xiāng)、家鄉(xiāng)以外的地方。如:「旅居客土,分外思親?!?/div>
《國語辭典》:堿地(鹼地)  拼音:jiǎn dì
含大量堿質(zhì)的土地,不利于植物生長。
《漢語大詞典》:鹵瀉(鹵瀉)
指含鹽堿的土壤。 明 李東陽 《深澤縣重建廟學(xué)記》:“ 成化 己亥 梁侯驥 來知縣事,顧其地勢鹵瀉,嘆曰:‘茲不再徙,卒無以崇祀興教,實惟我責(zé)?!?/div>
分類:鹽堿土壤
《漢語大詞典》:茬口
(1).在同一塊土地上輪栽作物的種類和次序。《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紅星集體農(nóng)莊的遠(yuǎn)景規(guī)劃》:“由于農(nóng)莊內(nèi)村莊分散,道路彎曲,地塊零亂、不規(guī)則,不但影響了拖拉機的耕種效率,而且茬口很難實行合理輪換,影響作物的產(chǎn)量。”
(2).當(dāng)口;機會。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二章:“ 齊大夯 見是個茬口,也接著溫聲細(xì)語地說:‘什么工作也是一樣?!?br />(3).指某種作物收割以后的土壤。如:西紅柿茬口壯,種白菜很合適。
《國語辭典》:黃土(黃土)  拼音:huáng tǔ
一種疏松、粉砂質(zhì)的黃色土狀沉積物。礦物成分多為石英、長石和碳酸鹽類。多孔隙,乾燥時堅實,遇水易散,抗蝕性弱。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緯度乾旱、半乾旱地區(qū)。
《國語辭典》:重泉  拼音:chóng quán
1.水深的地方?!痘茨献印}R俗》:「積水重泉,黿鼉之所便也?!?br />2.地下,死人所住?!段倪x。江淹。雜體詩。潘黃門》:「美人歸重泉,悽愴無終畢?!?/div>
《漢語大詞典》:得地
(1).得到土地。左傳·成公二年:“子得其國寶,我亦得地,而紓于難,其榮多矣?!?span id="rowoltl" class="book">《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是彊 秦 而弱 趙 也。”
(2).得到適宜生長的土壤。藝文類聚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沈約 《高松賦》:“鬱彼高松,棲根得地。” 唐 杜甫 《病柏》詩:“出非不得地,蟠據(jù)亦高大?!?宋 曹組 《好事近·梅》詞:“ 江 南得地故先開,不待有飛雪。”
(3).謂發(fā)跡。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我父親其時便説,有一子是個村廝憨郎,久以后你須得地,略把眼照覻休忘?!?元 無名氏 《馬陵道》楔子:“ 龐涓 久后得地呵,此人是個短見薄識,絶恩絶義的人?!?/div>
《國語辭典》:中土  拼音:zhōng tǔ
1.中原地區(qū)。《淮南子。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埂稘h書。卷七七。毋將隆傳》:「哀帝崩,莽秉政,使大司徒孔光奏隆前為冀州牧治中山馮太后獄冤陷無辜,不宜處位在中土。」
2.中國?!逗鬂h書。卷八八。西域傳。論曰》:「余聞之后說也,其國則殷乎中土?!埂赌鲜?。卷三三。范泰傳》:「并被珍于外國,無取于中土。」
《國語辭典》:黃壤(黃壤)  拼音:huáng rǎng
1.黃土。晉。潘岳 西征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br />2.黃泉。唐。白居易故京兆元少尹文集序〉:「黃壤詎知我,白頭獨念君?!?br />3.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濕熱地區(qū)的黃色土壤。鐵氧化物含量極高,而缺乏磷分,帶黏性及強酸性。分類上屬弱育土或淋溶土。
《國語辭典》:黃土(黃土)  拼音:huáng tǔ
一種疏松、粉砂質(zhì)的黃色土狀沉積物。礦物成分多為石英、長石和碳酸鹽類。多孔隙,乾燥時堅實,遇水易散,抗蝕性弱。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緯度乾旱、半乾旱地區(qū)。
《國語辭典》:黃泉(黃泉)  拼音:huáng quán
稱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一說為古代認(rèn)為天地玄黃,而泉在地下,所以稱為「黃泉」;一說為我國以黃河流域為中心,泉水因黃土而變黃,故稱為「黃泉」。《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漢語大詞典》:沾足
謂雨水充足。 宋 江休復(fù) 《江鄰幾雜志》卷一:“ 同州 民謂沾足為爛雨?!?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水災(zāi):“十八日,大雨沾足,乃種豆?!?/div>
分類:雨水充足
《國語辭典》:土脈(土脈)  拼音:tǔ mài
泥土。唐。韓愈〈苦寒〉詩:「霜雪頓消釋,土脈膏且黏?!乖?。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墳頭上土脈猶濕,架兒上又換新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