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258,分84頁顯示  上一頁  56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自在義
令標(biāo)心有在
在內(nèi)
在外
在闇內(nèi)
在中間
在迦毗羅城龍彌你園
在摩伽陀園泥連河邊
在波羅奈城
在舍衛(wèi)國祇陀園
在曲女城
在王舍城
在廣嚴(yán)城
在拘尸那城
自在圓滿
自在義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永不屬諸煩惱之所系縛,故曰自在。
令標(biāo)心有在
【三藏法數(shù)】
謂建造佛塔,蓋令一切眾生,心有所向,而敬慕歸依也。
在內(nèi)
【三藏法數(shù)】
在內(nèi)者,謂阿難因佛徵問心目所在,阿難答云:心居身內(nèi),目在于外。佛遂問云:汝心若在身內(nèi),則應(yīng)先見身中心肝脾胃等物,然后能見外境。若不先見身中之物,汝心豈在身內(nèi)。故云: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nèi),無有是處。
在外
【三藏法數(shù)】
在外者,謂阿難被佛徵心非內(nèi),則又計之于外,故以燈光譬之。謂眾生心在身外,不見身中。如燈光在室外不能照于室內(nèi)也。佛又問云:汝心若在身外,則身心兩異,各不相知。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故云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在闇內(nèi)
【三藏法數(shù)】
在闇內(nèi)者,謂阿難被佛徵詰心不在根里。則又計云:諸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如我今者,開眼見明,為見外。閉眼見暗,為見內(nèi)。佛乃問其汝當(dāng)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與眼對否?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nèi)。若不對者,云何成見。故云:汝言見暗,名見內(nèi)者,無有是處。
在中間
【三藏法數(shù)】
在中間者,謂阿難被佛徵詰,心非隨所合處而有。則又計心在于根塵中間。佛又問云: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fù)兼于根塵,為不兼于根塵,若兼于根塵,則根有知而塵無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若不兼者,不屬根塵,即無體性,中何有相。故云當(dāng)在中間,無有是處。(成敵兩立者,謂根與塵而成敵對,有知與無知而成兩立也。)
在迦毗羅城龍彌你園
【三藏法數(shù)】
梵語迦毗羅,華言黃色。梵語龍彌你,又云嵐毗尼,華言解脫處。佛之降生,即此園也。乃造寶塔以表靈跡焉。
在摩伽陀園泥連河邊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摩伽陀,華言善勝。梵語泥連,未見翻譯。佛于此河邊菩提樹下而成正覺,故建塔于此,以供養(yǎng)焉。(梵語菩提,華言道。)
在波羅奈城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波羅奈,華言鹿苑。佛于此處為聲聞緣覺說四諦法,故建塔以供養(yǎng)焉。(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在舍衛(wèi)國祇陀園
【三藏法數(shù)】
梵語舍衛(wèi),華言豐德。梵語祇陀或云祇洹,華言戰(zhàn)勝。佛于此園說法度生,故建塔以供養(yǎng)焉。
在曲女城
【三藏法數(shù)】
此城由往昔大樹仙人,咒九十九女一時腰曲,故名曲女。佛從忉利天說法,下降于此,故建塔以供養(yǎng)焉。(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
在王舍城
【三藏法數(shù)】
此城往昔由千王共居,故名王舍。佛于此處說法度生,故建塔以供養(yǎng)焉。
在廣嚴(yán)城
【三藏法數(shù)】
其城廣博、嚴(yán)凈,故名廣嚴(yán)。佛于此處思念籌量,故建塔以供養(yǎng)焉。
在拘尸那城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拘尸那,華言角城,其城三角故也。佛于此城娑羅雙樹間入般涅槃,故建塔以供養(yǎng)焉。(梵語娑羅,華言堅固。梵語般涅槃,華言滅度。)
自在圓滿
【三藏法數(shù)】
謂菩薩修行,于貧乏之人,隨其所欲而行給施,以此為因,異生感果,得大財位及大眷屬,所作隨心,無不自在,是名自在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