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中國動物地理區(qū)劃
中國陸地動物分屬于世界陸棲動物區(qū)系的古北界和東洋界。下分七個區(qū):東北區(qū)、華北區(qū)、蒙新區(qū)、青藏區(qū)、西南區(qū)、華中區(qū)、華南區(qū)。中國海洋動物可分為黃渤海區(qū)、東海區(qū)和南海區(qū),它們分屬于世界海洋動物區(qū)系的北溫帶海動物區(qū)和熱帶海動物區(qū)。
《漢語大詞典》:噏動(噏動)
嘴唇、鼻翼等一張一合地動。 草明 《乘風破浪》五:“十幾張嘴沒有一張噏動,只有室外的第二遍鐘響和鑼鼓聲音一下一下地敲打在這十幾個人的心坎上?!?茹志鵑 《剪輯錯了的故事》五:“他那矇眬的兩眼,一動不動地望著一個地方……只是偶而噏動著嘴,象是在跟人說話?!?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七章:“挺立面前垂手而站的 小志勇 ,兩個厚墩墩的鼻翅膨脹著,噏動著,宛如一匹剛剛在沙湯上馳騁過的戰(zhàn)馬。”
《國語辭典》:兩棲類動物(兩棲類動物)  拼音:liǎng qī lèi dòng wù
能夠同時生活在水中和陸地動物的統(tǒng)稱。屬脊椎動物,通常為變溫動物。卵多產于水中,幼體用鰓呼吸,長成以后,可生活在陸地上,用肺和皮膚呼吸。通常沒有鱗片及爪,皮膚光滑、潮濕??煞譃闊o尾類、有尾類、無足類三類。如青蛙、蟾蜍、蠑螈等。
《國語辭典》:天震地駭(天震地駭)  拼音:tiān zhèn dì hài
形容事態(tài)嚴重,使天地動容?!度龂尽>矶?。魏書。文帝紀》「皆以終制從事」句下裴松之注引〈鄄城侯植為誄〉曰:「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崩山隕霜,陽精薄景,五緯錯行,百姓呼嗟,萬國悲傷,若喪考妣?!挂沧鳌刚鹛靹拥亍?、「震天駭?shù)亍埂?/div>
地動因緣
【佛學大辭典】
(雜語)智度論八曰:「佛何以故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答曰:欲令眾生知一切皆空無常故。復次如人欲染衣先去塵土,佛亦如是。先令三千世界眾生見佛神力,敬心柔軟,然后說法是故六種動地?!狗ㄈA玄贊二曰:「勝思惟梵天經(jīng)說有七因:一驚怖諸魔,二令時眾不起散心,三令放逸者而自覺悟,四令念法相,五令觀說處,六令成就者得解脫,七令隨順回正義。」(勝思惟梵天所問經(jīng)論一取意之文)。
地動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大地震動也。
地動三因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般泥洹經(jīng)謂:「一者地依水,水依風,風依空,大風起時,水擾地動。二者得道之沙門及神妙之天現(xiàn)感應,故動。三佛成道時動。」
【佛學常見辭匯】
大地震動的三種原因。般泥洹經(jīng)謂:「一者地依水,水依風,風依空,大風起時,水擾地動;二者得道之沙門,反神妙之天現(xiàn)感應,故動;三佛成道時動。」
地動七因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佛將說法,而現(xiàn)地動,有七因。華嚴經(jīng)疏六謂:「一為使諸魔怖,二為使眾生心不散亂,三為使放逸者生覺知,四為使眾生警悟,覺了微妙法相,五為使眾生觀佛之說法遍一切智,六為使根熟之眾生得解脫,七為使隨順而問正義。」
【佛學常見辭匯】
佛欲說法時地動的七種原因,即為使諸魔怖、為使眾生心不散亂、為使放逸者生覺知、為使眾生覺悟微妙法相、為使眾生觀佛之說法遍一切智、為使根熟之眾生得解脫、為使隨順而問正義。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
〔一、令諸魔生怖〕,魔有多種,故曰諸魔。令生怖者,謂佛成道時,必須地動,令邪魔恐怖,而回正念也。
〔二、令眾生心不散亂〕,令眾生心不散亂者,謂佛欲說法時,必先地動,令諸眾生恭敬嚴謹,心不散亂,而能信受也。
〔三、令放逸者生覺知〕,令放逸生覺知者,謂佛說法時,或有放逸之人,不能畢集,必須地動,令其覺知,皆來諦聽也。
〔四、令眾生知法相〕,令眾生知法相者,謂佛說法,微妙難知,必先地動,普令一切眾生,心生警悟,覺了諸法之相也。
〔五、令眾生觀說法處〕,令眾生觀說法處者,謂佛說法時,欲令十方世界統(tǒng)為一佛國土,必須地動,令諸眾生得見說法殊勝之處也。
〔六、令成熟者得解脫〕,令成熟得解脫者,謂佛說法時,若有根緣成熟眾生來聞正法,必須地動,令其覺悟而得解脫也。
〔七、令隨順問正義〕,令隨順問正義者,謂佛說法時,為諸眾生不解正義,必須地動,令其警覺,隨順請問,各得開解也。
地動八緣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增一阿含經(jīng)三十七謂:「一、風水輪動時。二、菩薩處母胎時。三、菩薩出母胎時。四、菩薩成道時。五、佛涅槃時。六、比丘現(xiàn)神通時。七、諸天來佛所現(xiàn)梵王或帝釋形時。八、饑饉刀兵之災將起時。」
【佛學常見辭匯】
大地震動的八種因緣,即風水輪動時、菩薩處母胎時、菩薩成道時、佛涅槃時、比丘現(xiàn)神通時、諸天來佛所現(xiàn)梵王或帝釋形時,饑饉刀兵之災將起時。
地動瑞
【佛學大辭典】
(術語)法華經(jīng)六瑞之一。佛將說法華經(jīng),地神感之,震動大地。二序品曰:「普佛世界,六種震動?!?br />【三藏法數(shù)】
謂佛將說法華,故地六種震動,以表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六番破無明惑也。為無明盤鰩,未曾侵毀,方將破壞,故先動地以表之,故名地動瑞。經(jīng)云:普佛世界六種震動也。(六種震動者,一動、二起、三涌、四震、五吼、六擊也。等覺者,去后妙覺佛位猶有一等,勝前諸位,得稱為覺也。妙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也。)
八緣──地動八緣
【三藏法數(shù)】
(出增一阿含經(jīng))
〔一、因水火風動故地動〕,經(jīng)云:此閻浮提地,南北闊二萬一千由旬,東西闊七千由旬,厚六萬八千由旬。地下有水,厚八萬四千由旬。水下有火,厚八萬四千由旬。火下有風,厚六萬八千由旬。風下有金剛輪,過去諸佛舍利,咸在其中。或有時大風忽動,火亦隨動?;鸺葎右?,水復隨動。水既動已,地即隨動。故云因水火風動故地動。(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由旬,華言限量,或四十里,或六十、八十里也。)
〔二、菩薩處母胎故地動〕,經(jīng)云:菩薩從兜率天降神來處母胎,是時地亦大動。(梵語兜率,華言知足。佛在兜率天時,稱為菩薩。)
〔三、菩薩出母胎故地動〕,經(jīng)云:菩薩出母胎時,是時地亦大動。
〔四、菩薩成道故地動〕,經(jīng)云:菩薩出家學道,成無上正覺,即名為佛,是時地亦大動。
〔五、佛入涅槃故地動〕,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是時地亦大動。
〔六、比丘欲現(xiàn)神通故地動〕,梵語比丘,華言乞士。經(jīng)云:有大神通比丘,欲現(xiàn)多種變化,或分一身為千百身,還復為一。飛行虛空,山石無礙,涌沒自由,是時地亦大動。
〔七、諸天舍本形位得作天主故地動〕,經(jīng)云:諸天有大神通,神德無量,從彼命終,還生彼處,由佛德力,舍本天形,得作帝釋,或作梵主,是時地亦大動。(帝釋,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梵主,即梵天主也。)
〔八、饑饉刀兵將起故地動〕,經(jīng)云:若眾生命終福盡,或互相攻伐,或值饑饉,或遇刀兵,是時地亦大動。
因水火風動故地動
【三藏法數(shù)】
經(jīng)云:此閻浮提地,南北闊二萬一千由旬,東西闊七千由旬,厚六萬八千由旬。地下有水,厚八萬四千由旬。水下有火,厚八萬四千由旬?;鹣掠酗L,厚六萬八千由旬。風下有金剛輪,過去諸佛舍利,咸在其中。或有時大風忽動,火亦隨動?;鸺葎右?,水復隨動。水既動已,地即隨動。故云因水火風動故地動。(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由旬,華言限量,或四十里,或六十、八十里也。)
菩薩處母胎故地動
【三藏法數(shù)】
經(jīng)云:菩薩從兜率天降神來處母胎,是時地亦大動。(梵語兜率,華言知足。佛在兜率天時,稱為菩薩。)
菩薩出母胎故地動
【三藏法數(shù)】
經(jīng)云:菩薩出母胎時,是時地亦大動。
菩薩成道故地動
【三藏法數(shù)】
經(jīng)云:菩薩出家學道,成無上正覺,即名為佛,是時地亦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