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教父哲學(教父哲學)  拼音:jiào fù zhé xué
西元2~5世紀早期基督教為其教義辯護的一種思想體系。它是由既宣講又著作的護教者,即所謂的教父,根據(jù)《圣經》,并與古希臘、古羅馬哲學融合建立起來的。
《國語辭典》:圣索菲亞大教堂(圣索菲亞大教堂)  拼音:shèng suǒ fēi yà dà jiào táng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舊基督教教堂?,F(xiàn)為美術館,開放供民眾參觀。
《國語辭典》:基督教青年會(基督教青年會)  拼音:jī dū jiào qīng nián huì
為發(fā)揚基督教教義的跨教派、非政治性的國際青年組織(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西元一八四四年由威廉斯(George Williams)創(chuàng)始于倫敦,后再逐漸擴展至世界各地,現(xiàn)在總部設于瑞士日內瓦。該會培養(yǎng)青少年的發(fā)展與交流、倡導和推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推展各項社會、教育事業(yè)。簡稱為「青年會」、YMCA。
《國語辭典》:花蓮善牧中心(花蓮善牧中心)  拼音:huā lián shàn mù zhōng xīn
花蓮地區(qū)的公益團體,全名為「財團法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花蓮縣私立善牧中心」,隸屬于基督教門諾會(the Mennonite Church)。西元1987年,數(shù)名教會婦女為救援遭人口販運的不幸少女而成立「花蓮善牧協(xié)會」;1990年,更名為「花蓮善牧中心」,隔年納入基督教門諾會聯(lián)會運作;1994年,正式向內政部立案。該中心的服務項目主要包括:保護與收容受虐婦女、設立不幸少女中途之家、提供原住民社區(qū)服務與就業(yè)技能輔導、舉辦青少年成長班及婦女教育等各類活動。
《國語辭典》:希臘教會(希臘教會)  拼音:xī là jiào huì
基督教的一派。西元一○五四年與羅馬教會分裂,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盛行于希臘、俄國等地。也稱為「東正教」、「希臘正教」。
《國語辭典》:新約全書(新約全書)  拼音:xīn yuē quán shū
書名?;浇痰浼呔?,分為四福音、使徒行傳、弟子書信等。為信徒對耶穌生前的言行,所作的紀錄和討論。簡稱為「新約」。
《國語辭典》:提摩太書(提摩太書)  拼音:tí mó tài shū
書名?;浇痰浼?。《新約圣經》中的書簡。十章。分為前書、后書。相傳為保羅寫給得意門生提摩太的書信。前書在明示正確教義,確立監(jiān)督及執(zhí)事的資格;后書是指導提摩太的話,勉勵其不畏艱難,始終忠心見證基督。也稱為《牧函書簡》。
《國語辭典》:約翰福音(約翰福音)  拼音:yuē hàn fú yīn
書名?;浇痰浼缎录s圣經》中四福音書之一,二十一章,以基督的教誨與神跡故事所記述的歷史,強調基督與神同在。
《國語辭典》:伯多祿(伯多祿)  拼音:bó duō lù
Petrus
人名?;浇讨兴Q的彼得,為耶穌十二使徒中最優(yōu)秀的一位。祖籍伯賽大,住在加利利海西北端的迦百農,為約拿的兒子,待人寬厚大度。西元六十四至六十七年間,為羅馬王尼祿所殺。
《國語辭典》:團契(團契)  拼音:tuán qì
一種基督教會中的社團。多以青年為對象。如:「校園團契」。
《國語辭典》:黃金律(黃金律)  拼音:huáng jīn lǜ
1.不變的法則規(guī)律。
2.常指基督教新約圣經中的「自己要人怎樣對待,也要怎樣對待別人」一語為黃金律,現(xiàn)泛指為各文化接受的人際互動規(guī)范基本準則。
3.一種比例結構的總規(guī)律。參見「黃金分割」條。
《國語辭典》:做禮拜(做禮拜)  拼音:zuò lǐ bài
一種基督教儀式?;酵絽⒓佣ㄆ诰蹠?,祈禱聽道。
《國語辭典》:按手  拼音:àn shǒu
一種宗教儀式。基督教中受職或受賜時,尊貴者按手于人頭頂上的儀式。
《國語辭典》:約拿書(約拿書)  拼音:yuē ná shū
書名。基督教典籍?!杜f約圣經》中的小先知書,全書共四章。描寫約拿的訓示故事,以顯示神的慈悲和拯救,不僅及于猶太民族,也及于一切贊美且相信耶和華的民族。
《國語辭典》:贊美歌(贊美歌)  拼音:zàn měi gē
基督教徒贊美上帝及耶穌的詩歌。也稱為「贊美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