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7詞典 5分類詞匯 122
《國語辭典》:畫十字(畫十字)  拼音:huà shí zì
1.基督教徒祈禱的儀式。以右手從額頭畫至胸前,從一肩頭畫至另一肩頭,形如十字,以紀(jì)念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的耶穌。
2.古時不識字者在契約文書上畫十字,以代替簽名。
《國語辭典》:阿門(阿門)  拼音:ā mén
基督教祈禱完畢時的用語。為英語amen的音譯,源自希伯來語。意近于心愿如此。也譯作「阿們」、「亞們」。
《漢語大詞典》:阿們(阿們)
希伯來語的音譯。意為“真誠”?;浇掏狡矶\的結(jié)束語,為“心愿如此”的意思。 瞿秋白 《亂彈·菲洲鬼話》:“基督教的上帝多么仁愛呵,阿們!” 冰心 《寄小讀者》二五:“櫻唇眼波,終是夢痕,溫柔智慧中,愿你永存,阿們!”
《漢語大詞典》:阿們(阿們)
希伯來語的音譯。意為“真誠”?;浇掏狡矶\的結(jié)束語,為“心愿如此”的意思。 瞿秋白 《亂彈·菲洲鬼話》:“基督教的上帝多么仁愛呵,阿們!” 冰心 《寄小讀者》二五:“櫻唇眼波,終是夢痕,溫柔智慧中,愿你永存,阿們!”
《漢語大詞典》: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唐 代基督教碑刻。 唐 德宗 建中 二年(公元781年)立。高2.36米,寬0.86米,厚0.25米。上刻十字架,碑文為景教士 景凈 撰, 呂秀巖 書,概述 大秦 景教于 唐 貞觀 九年(公元635年)從 波斯 傳入 中國 后的活動和基督教教義。碑底和兩側(cè)有古 敘利亞 文教士題名。為研究基督教在 中國 的傳布和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貴資料。
《國語辭典》:吃教  拼音:chī jiào
天主教或基督教在中國傳播之時,以饋贈食物或其他贈品達(dá)到傳教目的,指有些信教者亦借為這些贈品入教或仗賴教會勢力圖利謀生,故稱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為「吃教」。
《國語辭典》:傳教士(傳教士)  拼音:chuán jiào shì
傳布宗教教義的人。如:「滿清末年,有許多傳教士來到中國?!?/div>
《漢語大詞典》:傳道會(傳道會)
指各派基督教教會。 孫中山 《化敦被難記》一:“當(dāng)一千八百八十六年時,予學(xué)醫(yī)于 廣州 之 英 、 美 傳道會?!?/div>
《國語辭典》:清教徒  拼音:qīng jiào tú
1.英國新教徒的一派。十六世紀(jì)后半,因反對英國國教而起,主張澈底改革。被禁后,轉(zhuǎn)往荷蘭、美洲,并協(xié)助美國獨立運(yùn)動成功。
2.比喻生活儉樸嚴(yán)肅的人。如:「他過著清教徒式的生活?!?/div>
《漢語大詞典》:聶斯脫利派(聶斯脫利派)
基督教的一個派別。信奉 君士坦丁堡 主教 聶斯脫利 所倡導(dǎo)的教義,故名。曾于 唐 代傳入我國,稱景教。
《國語辭典》:圣餐(聖餐)  拼音:shèng cān
一種基督教的儀式。用面包和葡萄酒象徵耶穌的肉與血,在儀式中,教徒領(lǐng)受并食用,以紀(jì)念耶穌為救贖世人而受難。天主教則認(rèn)為經(jīng)過儀式,面包和酒化為基督的身體和血,不僅是象徵而已。
《國語辭典》:圣誕節(jié)(聖誕節(jié))  拼音:shèng dàn jié
紀(jì)念耶穌誕生的節(jié)日。古代經(jīng)典對耶穌誕生日期并無定論,西元四世紀(jì)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會始定十二月二十五日為耶穌誕辰,不過東正教與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不同日期。雖然宗教的意義可能不復(fù)以往,圣誕節(jié)仍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jié)慶之一。也稱為「耶誕節(jié)」。
《國語辭典》:圣誕(聖誕)  拼音:shèng dàn
孔子、佛、菩薩、耶穌或所信奉之神的誕辰?!都t樓夢》第二九回:「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誕。」
《國語辭典》:圣誕老人(聖誕老人)  拼音:shèng dàn lǎo rén
西方傳說中會在圣誕夜降臨,并送禮物給兒童的老人。古羅馬時,每到元旦即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并向兒童與窮人贈送禮物。西元四世紀(jì)左右,基督圣徒尼古拉曾多次拯救兒童脫離災(zāi)難,而后,在德意志境內(nèi)首先出現(xiàn)把尼古拉當(dāng)作圣誕老人或新年老人的風(fēng)俗。隨后傳到以基督教歸正宗為主的國家,信奉歸正宗的荷蘭人到達(dá)新阿姆斯特丹(今紐約)后,用圣克勞斯代替尼古拉為圣誕老人。也稱為「耶誕老人」。
《漢語大詞典》:圣洗(聖洗)
即洗禮。基督教認(rèn)為是 耶穌 認(rèn)定的圣事之一,因稱。參見“ 洗禮 ”。
《國語辭典》:洗禮(洗禮)  拼音:xǐ lǐ
1.基督教及天主教的入教禮。各教派的洗禮儀式和禮儀不盡相同,有的將受洗者的全身或半身浸入水中,有的在受洗者的額上灑水或滴水。行禮時,施洗禮者必須口誦規(guī)定的禮文,并奉三位一體真神之名宣告:「我奉圣父、圣子和圣靈的名為你施洗。」
2.比喻重大的鍛鍊或考驗。如:「經(jīng)過炮火的洗禮,她變得更成熟、更能勇敢的面對各種逆境與挑戰(zhàn)。」
《國語辭典》:三位一體(三位一體)  拼音:sān wèi yī tǐ
基督教教義中,以為上帝唯一,但有三位格,即圣父、圣子、圣靈;三位無大無小,無先無后,都是一個上帝。
《國語辭典》:救世軍(救世軍)  拼音:jiù shì jūn
泛世界基督教教會的一支。西元一八六五年,由英國牧師威廉。布斯(William Booth)在倫敦東區(qū)創(chuàng)立,以傳教及救濟(jì)貧窮為宗旨。一八七八年起,仿軍事化的組織管理教會,教徒稱為「軍兵」,教士稱為「軍官」,而于一八八○年正式定名為「救世軍」。以后又發(fā)展至歐美各國,并于二十世紀(jì)初傳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