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蟹泉
泉名。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境內(nèi)。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二:“ 蒲陽 壺公山 有 蟹泉 ,在 嵌嵓 之側。一杖大可容臂,其源常竭,求涓滴不可得?!?/div>
《漢語大詞典》:跋提河
古代 拘尸那揭羅國 境內(nèi) 阿利羅跋提河 (大唐西域記作“阿恃多伐底河”)的省稱。后亦借指 印度 。 唐 顧況 《如意輪畫贊序》:“茲山純白,厥草肥膩,高六十由旬,周二千二百。 跋堤河 在左, 長仙園 在右?!?明 王鏊 震澤長語·音韻:“ 瞿曇 之書,能入諸夏,而 宣尼 之書,不能至 跋提河 者,以聲音之道障閡耳。”
《漢語大詞典》:大荊
(1).植物名,即牡荊。資治通鑒·齊和帝中興元年:“ 東昏侯 自為市録事,小有得失,妃則予杖;乃敕虎賁不得進大荊、實中荻?!?胡三省 注:“大荊,牡荊也,俗謂之黃荊,以為箠杖?!?br />(2).指今 陜西 富平縣 境內(nèi)的 荊山 。在 甘泉山 (今 陜西 淳化 境)之南。 漢 王褒 《甘泉宮頌》:“ 甘泉山 ,天下顯敞之名處也,前接 大荊 ,后臨北極?!?/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邑
諸侯國境內(nèi)的城邑。《公羊傳·莊公八年》“夏,師及 齊 師圍 成 , 成 降于 齊 師” 唐 徐彥 疏:“ 成 為內(nèi)邑, 孟氏 所有而與 齊 圍之?!?/div>
《漢語大詞典》:胭脂山
亦作“臙脂山”。
(1).即 燕支山 。古在 匈奴 境內(nèi),以產(chǎn)燕支(胭脂)草而得名。 匈奴 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 燕支山 ,使我婦女無顏色。”因水草豐美,宜于畜牧,向為塞外值得懷念的地方。 清 納蘭性德 《滿江紅》詞:“ 代 北 燕 南,應不隔月明千里,誰想念 臙脂山 下,悲哉秋氣?!?br />(2).古代 閩中郡 北 蓮花峰 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紅如胭脂而得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 閩中郡 北 蓮花峯 下有小阜,土色殷紅,俗謂之 胭脂山 ,相傳 閩 越王 女棄脂水處也。”
《國語辭典》:引渡  拼音:yǐn dù
一國將在其領域外犯罪或受科刑而現(xiàn)居于境內(nèi)的人,應有關國家的請求,交由該國追訴或處罰。惟政治犯,在國際法上以不引渡為原則。
《國語辭典》:大戎  拼音:dà róng
1.大的兵車。《史記。卷六○。三王世家》「虛御府之藏以賞元戎」句下南朝宋。裴骃。集解:「元戎,大戎,謂兵車也?!挂卜Q為「元戎」。
2.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戎人的一支。春秋時,分布于今大約山西太原附近。晉文公重耳的母親即來自該族。
《漢語大詞典》:豳谷
谷名。其地在故 邠州 境內(nèi)。 唐 李白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 豳谷 稍稍振庭柯, 涇水 浩浩揚湍波?!?王琦 注引 何大復 《雍大記》:“ 豳谷 ,在 邠州 東北三十里故 三水縣 , 公劉 立國處?!?/div>
《國語辭典》:五指山  拼音:wǔ zhǐ shān
山名。位于廣東省海南島中部的瓊中縣境內(nèi)。舊名黎母山,因五峰矗立,狀似五指,故稱為「五指山」。也稱為「黎山」。
《國語辭典》:鄢水  拼音:yān shuǐ
河川名。位于湖北省境內(nèi),源出南漳縣西的康狼山,東流至宜城縣南,后分為二支,各入漢水。
《國語辭典》:虎渡江  拼音:hǔ dù jiāng
漢宋均、劉昆為政有方,仁化大行,使境內(nèi)惡虎皆渡江而去,不再害人。見《后漢書。卷四一。宋均傳》、《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劉昆傳》。后比喻地方官政績卓著,沒有災禍、災難。
《漢語大詞典》:楚蠻(楚蠻)
古代指 楚國 境內(nèi)的民族。史記·楚世家:“ 熊渠 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肆⑵溟L子 康 為 句亶王 ,中子 紅 為 鄂王 ,少子 執(zhí)疵 為 越章王 ,皆在 江 上 楚 蠻之地。”
《漢語大詞典》:十九路
金 沿襲 宋 制,分境內(nèi)為若干路。 大定 末共分 中都 、 上京 、 咸平 、 東京 、 北京 、 臨潢 、 西京 、 南京 、 河北東 、 河北西 、 山東東 、 山東西 、 大名府 、 河東北 、 河東南 、 京兆府 、 鳳翔 、 鄜延 、 慶原 、 臨洮 二十路。 章宗 時并 臨潢路 于 北京路 ,是為十九路。參閱金史·地理志上。
《漢語大詞典》:十八路
宋 代行政區(qū)劃。 宋 太宗 至道 三年分境內(nèi)為十五路,到 仁宗 時,又增三路,共為十八路: 京東 、 京西 、 河北 、 河東 、 陜西 、 淮南 、 江南東 、 江南西 、 荊湖南 、 荊湖北 、 兩浙 、 福建 、 益州 、 梓州 、 利州 、 夔州 、 廣南東 、 廣南西 。到 神宗 元豐 末,又分為二十三路。參閱文獻通考·輿地、宋史·藝文志三、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二。
《漢語大詞典》:白銅堤(白銅堤)
古代 襄陽 境內(nèi) 漢水 堤名。 唐 劉禹錫 《故相國燕國公于司空挽歌》之二:“ 漢水 青山郭, 襄陽 白銅堤 ?!币槐咀鳌?白銅鞮 ”。《全唐詩》卷七八五載《春》之一:“ 白銅堤 下煙蒼蒼,林端細蕊參差香?!?前蜀 韋莊 《浣溪沙》詞之四:“緑樹藏鶯鶯正啼,柳絲斜拂 白銅堤 。”一本作“ 白銅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