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七
超遠,字心壁,云南人。
清詩別裁集
字心壁,云南人?!鹦谋诔黾椅鹘畯]山,商丘宋公巡撫西江,與酬接唱和,后移節(jié)江蘇,心壁復(fù)來吳中,又有唱和詩,時人以東坡得佛印比之。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四十一
字楚白,慈溪人。有《息賢堂前后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82—1755 【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中林,號東壁??滴跷迨昱e人。由內(nèi)閣中書出為興化通判。乾隆初與修《三禮》,在館十年,詳審?fù)?,多所訂正。有?a target='_blank'>儀禮章句》、《三禮疑義》、《東壁書莊集》等。
全臺詩
吳廷華(?~?),字中林,號東壁,浙江錢塘人。清康熙年間(1662~1723)舉人,雍正三年(1725)任福建海防同治,嘗奉檄查臺灣倉庫,并協(xié)同諸羅縣平亂。著有《三體疑義》、《曲臺小錄》、《東壁書莊集》。(廖振富撰)
清詩別裁集
字中林,浙江仁和人??滴跫孜缗e人,官福建海防同知。著有《東壁詩鈔》。○東壁穿穴經(jīng)學(xué),尤究心《三禮》,所為詩征引典實,雖風(fēng)雅不足,不礙為方家也。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真寶人。字而靜、希顏。號青壁、后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25—1792 【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大紳,號愛廬。諸生。為學(xué)通儒釋,作《無名先生傳》,謂先生講學(xué)不朱不王。又作《撞庵先生記》,自稱學(xué)無墻壁,行無轍跡。工詩文,受袁枚稱道。有《二耕草堂集》、《汪子文錄》。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七
汪縉,字太紳,號愛廬,吳縣人。諸生。有《二耕草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40—1816 【介紹】: 清直隸大名人,字武承,號東壁。乾隆二十七年舉人。嘉慶間曾任福建羅源、上杭等縣知縣。學(xué)術(shù)以辨?zhèn)?、考信為主。有《補上古考信錄》、《唐虞考信錄》、《三代考信錄》、《豐鎬考信錄》、《洙泗考信錄》、《無聞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
崔述,字武承,號東壁,大名人。乾隆壬午舉人,官羅源知縣。有《知非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4 【介紹】: 清蒙古鑲黃旗人,額勒德特氏,字東垣,一字星泉。自筆帖式歷知縣、知府等官。道光七年,從那彥成赴回疆辦理善后,以有吏才,諳邊情,事多倚辦。累擢葉爾羌辦事大臣。擊退浩罕寇邊。擢參贊大臣,?;亟?。官至福建將軍、署兩江總督。卒謚勤襄。有《兵武聞見錄》、《葉爾羌守城紀(jì)要》等。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許廷璧(?~?),清道光年間(1821~1850)人士,生平不詳。以下詩作收錄于徐宗干編,海東書院刊印之《瀛州校士錄》。(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5—1876 【介紹】: 清廣西馬平人,初名錫振,以服膺宋包拯,改名拯,字定甫,號少鶴。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官至通政使。同治時屢疏論軍事形勢及善后之難。工古文,常與梅曾亮相切磋,所作淵雅古茂,為世所重。有《龍壁山房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四
王拯,原名錫振,字定甫,一字少鶴,馬平人。道光辛丑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官通政副使。有《龍壁山房詩集》。
龍壁山房詞·序
余與王子定甫為同年生,一星終矣,初聞馨逸,未數(shù)晨夕,中更別離,益感邈曠。歲在壬子,君旋自戎幕,鍵戶掃軌,沉鱗羈羽,影響斯合,僦居相望,還往梭織,蔬飧檗酒,率窮歡妍。所為詩歌,獲飫汁瀝,爰出倚聲,授余掎摭,芳意悅魄,古愁蕩魂,銖黍不忒,情旨畢鬯,方諸兩宋,洵可高揖清真,平視圣與。牧之序昌谷詩曰:「云煙綿聯(lián),不足為態(tài)。」又曰:「春之盎盎,水之迢迢?!挂哉Z君詞,詎云多讓。定甫復(fù)言詞雖小技,壯夫所嗤,而當(dāng)指物索神,造意搜狀,劌肝鉥腎,其傷實多,自苦何為,將矢不作。余曰:唯唯。鄙生亦云,不惟君子,百年躄躄,生也有涯,而以感怨刺懟,劖刻造化,既違和平,更促年壽,屏置弗事,亦延命之一訣也。雖然,余與定甫解后相依,跡若蛩駏,幽室華燭,殘杯冷炙,當(dāng)其落木擊牖,斜月移幌,結(jié)心沉冥,時或嘆詫,悲愉顛倒,拉雜無端。他日者,雨絕云乖,故人入夢,追維此樂,窈窈在目,發(fā)之聲音,必有不自禁者。定甫之詞,其能已于是耶。平湖張金鏞序于宣武城南寓廬。
茂陵秋雨詞·自序
《茂陵秋雨詞》者,大都山人病馀之所作也,始自潘岳悼亡之歲,洎乎王粲從軍之年,往往床空竹簟,藥裹金瘡,哀動長言,感存微旨,其間中年惡疾,遠道沉痾,皋橋賃廡,伯鸞則永噫而歌,樵涇負薪,翁子乃同聲以唱,其創(chuàng)益甚,所作實多。夫詞雖小文,道由依永,情文繚繞,家風(fēng)既愧碧山,聲譜荒唐,工匠大慚紅友。爰事刪夷,都為斯集,寓香草美人之旨,敢冀騷人,聆鈞天廣樂之音,猶疑夢囈。嗚虖。倦游老矣,依然渴疾難消,薄宦無憀,惟是幽憂長抱,則相如自比,原非有托于其他,使去病當(dāng)年,敢望何如之借問乎。咸豐己未新秋,龍壁山人自序。
茂陵秋雨詞·自跋
庚申之秋,曾刻《龍壁山房詞草》二卷,自維倚聲一事,本強作解人,聊以宣幽導(dǎo)郁,不自愛重,遂亦不甚檢點,聲譜荒唐,而音韻尤非素習(xí)也。中年以往,精力漸疲,文辭潦倒,亦頗知自悔艾。乃以濼陽再役,比辛酉秋,重有悼亡之戚,往往情不自禁,獨弦哀歌,雖聲文窈眇之間,依然鹵莽從事,而用律用韻,時較前刻稍知謹(jǐn)慎,抑不知果能免咎戾否。情冉冉老矣,即此文章最小技,而戒棄一再,不能屏絕,迄又靡所成就。為憶向所酬和,若夢玉海門,死喪離別,罔可就正,爰自蒐檢,復(fù)為兩卷,付之手民,仍附庚申所刻之后,聊志年來不憀心跡云爾。同治三年甲子秋八月,茂陵秋雨詞人自記。
維基
王拯(1815年—1876年),原名王錫振,字定甫,一字少鶴,號懺甫、懺庵,別署龍壁山人,清朝詩人、書畫家、官員、學(xué)者,廣西(今屬柳州市)馬平人,是“桐城派”在廣西的重要代表人物,“嶺西五大家”之一。王拯七歲喪母,依附于其姐。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考中辛丑恩科三甲34名進士。因敬佩包拯,故改名王拯。授戶部主事,充軍機章京,遷大理寺少卿。同治三年(1864年)升太常寺卿,署左副都御史,官至通政使。王拯長期在京任職,因直言遭降職。同治四年(1865年)夏末告老還鄉(xiāng),于桂林榕湖經(jīng)舍、秀峰講舍講學(xué)。同治十五年(1876年)病逝,終年六十一。
奎福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奎福(1817年—?),字子壁,號星耦,一號聚五,薩爾圖克氏,內(nèi)務(wù)府蒙古正白旗人。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舉人,二十四年甲辰科進士。官至刑部主事,庚戌科會試同考官。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李清琦(1856~?),字璧生,號石鶴。籍晉江。光緒初寓居茄冬腳,遂隸籍彰化。光緒八年(1882)以臺灣彰化籍身份取中舉人,光緒二十年(1894)中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與曾維楨、黃彥鴻稱臺灣三翰林〖參考賴子清《臺海詩珠》,臺北:賴子清自印,1982年;汪毅夫《臺灣近代詩人在福建》,臺北:幼獅出版社,1998年。編者按:「琦」,《臺海詩珠》誤作「奇」。〗。散館后改刑部主事,復(fù)改知縣。曾任福建清源書院山長。李清琦學(xué)問淵博,書法瘦勁,名重一方。曾于友人處見洪棄生所作詩文策論,驚為「海外奇士」,曾有句贈云:「前身共作龍華客,他日愿為驥尾人」,其詩則見于洪棄生《謔蹻集》〈遇李石鶴孝廉賦贈二首〉附錄,今據(jù)以移錄。(吳福助撰)
維基
李清琦(1856年—?),字壁生,號石鶴,福建晉江人,清朝進士、官員。明朝思想家李贄族裔。光緒八年(1882年)冒福建臺灣省彰化籍中壬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光緒二十年(1894年)登甲午恩科進士,列二甲第10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清朝因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與日本簽訂《馬關(guān)條約》,割讓臺灣,李清琦與戶部主事葉題雁,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等人聯(lián)合上書都察院代奏光緒帝反對割臺。散館授刑部主事,不久改任知縣,但未按期到任所報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離開北京回泉州,此后在泉州一直到逝世,曾任泉州清源書院山長。
董必武 朝代:清末至現(xiàn)當(dāng)代

人物簡介

簡介
董必武(1886年-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號壁伍,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模范的領(lǐng)導(dǎo)者,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家和法學(xué)家,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代領(lǐng)導(dǎo)集體的成員和國家的重要領(lǐng)導(dǎo)人。

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劉東父(1902-1980) 名恒壁,以字行,號樂無居士、曠翁。四川雙流人。1954年被聘為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有《曠翁詩鈔》,內(nèi)有《憶劍樓詞》。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盧青山,字未老,網(wǎng)名碰壁齋主。生于1968年。湖南岳陽人。后流寓嶺表。
安歸集·序
予少不量力,強自操觚,說部之馀,亦涉吟詠。迨今而立,頹然才盡,乃理董舊稿,編為二集。年光水逝,往事舟沉,影響之存,亦聊慰鴻爪之思耳。 昔項蓮生序其詞曰:“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鄙汕玻滤旆菬o益矣。茍能沉酣楮墨,雕篆龍蟲,心有所歸,老不知至,不大佳事乎。雖然,人生事大,文字禪終非畢竟歸。予自志學(xué)以來,未嘗不左右以顧,上下而求,然黃黑其絲,南北其途,畢竟之歸,終竟縹緲無所。此心飄搖,將安所托。畢竟無歸,文字遂真無益矣;況今并文字亦不復(fù)能為乎。淵明詩云:“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每常誦此,灼然有錐心之痛;又誦采薇詩:“黃唐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復(fù)不能無同聲之嘆。故予稿雖分二集,總冒一名,曰“安歸集?!? 謂予之詩,安歸之心也,凡一切言,無益之事也;猶將歸為詩集,始安其心,甚且益以序言,鄭重其事。斯不亦大可笑乎。人生百端,自內(nèi)而感之,靡不可悲,自外而觀之,又復(fù)可笑,固不止詩之一事、予之一身為然也。因書數(shù)語,聊以自悲、自嘲。或有見者,亦將興悲而助嘲乎。 碰壁齋主書于一九九九年 按:一九九九年予集舊作為《壁下詩》、《壁下詞》,是當(dāng)時所為序也。時序雖遷,予心未改,雖續(xù)有所作,不出其外。故徑挪舊日之文,聊為新刊之弁。又,此刊所收,起自八六年,止于零八年,都為六種。凡舊稿猶存者,雖病梅惡竹,概不芟夷。騰笑遺譏,知所不免。蓋欲存鴻爪于雪泥,遂不能不忘文章之工拙耳。碰壁齋主記于零九年。
安歸集·篇首
予雖作詩甚眾,實非當(dāng)行之家。才本粗拙,性尤疏闊,律失意乖,已懶于推究;況煉字琢句,難于吹毛捉虱者乎。以故所作大悉粗率,恒自謂順口一溜而已。用韻尤湊雜,大體本于詞韻,其方言不別、今音可用者,亦從其葫蘆泛濫;外物如流,中懷如炙,急就成章,殆等于拉郎作配,猝不遑問其家世來歷矣。百病叢生,政不止此。且予學(xué)養(yǎng)至荒陋,循古以入,步趨有節(jié),不能守某大家之壘;心境又多變,沿情而往,散漫無端,復(fù)未足自成偏裨之隊。所謂蹩躠而行,進退失據(jù)者。雖然,予于效古創(chuàng)新二論,實亦竊有微詞。其說雖背道而馳,實殊途同歸,皆與人為奴,置阱自陷,徒閹割其性靈,束縛其筆墨,使不能直指其在我者;欲其切實如分,模心寫跡,則杳乎遠矣。無已,其惟忘乎。古乎今乎,人乎我乎,一切忘之。搦管臨紙之際,直赴當(dāng)下所感,則其于本我初心,不中不遠乎。又當(dāng)代諸公,率多以愛國詩史為專職;予自顧胸襟塵下,愛國之詩,慚不敢染指焉。 碰壁齋主書于一九九九年
死亡集·序
莼鱸兄見拙作多用墳字,曰不祥。憶予弱冠嘗作小文,略謂:凡人悅生而惡死,哲人不悅生不惡死;凡人之感,雖樸實而不免卑庸,哲人之見,極高明而進乎誇誕;反躬自省,謂予何求,悅生而不惡死而已已。韓子曰:“浮生雖多涂,趨死唯一軌?!鄙∫步K焉有限,死之趨也必然有至。予雖不能聞死心喜,亦何至談死色變邪。學(xué)儉兄見予近作《蝶戀花 秋夜》,斥之曰:“死生等閒事爾,安值如許張致”。雖受其教,竊亦有辭焉。哲人張靜安所謂“天眼、自然之眼”,超其外而俯視之,死生固等閒事。然哲人雖哲,其人猶人,哲學(xué)雖可通觀于死外,人身尚固執(zhí)于生內(nèi);是故處其中而感受之,則死生猶然死生也。茍?zhí)幩郎H,其心其感,果爾等閒,此已大非等閒事矣。禪宗尚矣,而屢曰:“死生事大。”淵明達觀矣,其語云:“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多慮。”此言高超,然為其識見與夫向往也。迨至盡時,既以文自祭,復(fù)為詩自挽,考其事、味其語、審其心,猶惘惘依依,如不勝其去后之思者。果欲等閒之,則必以超其外之識見,涵化處其中之感受,積而愈往,始可言成,豈惟識見之可了邪??埔杂柚軐W(xué),則必曰,持彼超乎因果之認(rèn)識,以浸蝕此制乎因果之心性。然畢其全功者,予陋于聞,不知古今有此幾人,復(fù)不知人間有無其人;淵明之境,予已仰之彌高矣。死固無可避趨,求其差能涵化爾。思考、冥想、觀照乃至?xí)鴮懼?,是即涵化之一法也。自惟幼與死鄰,少遭死別,巨痛舂胸,欲安其心,勢不能不亦稍事乎此。至其效若何,則未臨死所,不必預(yù)言,否則空話而已。 慚予才盡,歲暮理稿,所作既少且劣,而與死相涉者三居其一,乃因二兄之言,即以死亡名集。茍有馀暇,或可翻搜舊制,剔出相類之作,以為此集之副。諺云:“言鬼招鬼,”果有死神,聞予之詩與序,或?qū)Ⅳ骠娑鴣斫敌?。果其來也,予將與之把臂把盞,共披此卷,更相論討,斯不亦人生之大快事乎,抑亦人死之大快事也。 碰壁齋主記于二零零一年
死亡集·附錄
二零零零年予幾于擱筆。理稿時檢得斷紙三張,有詩數(shù)首,或標(biāo)二零零零年,或則不知甚時殘物,又憶得岳飛一首,并存于此。碰壁齋記。
退萬集·序
網(wǎng)詩日盛,諸君日進,唯碰壁日退。老子曰:不敢進一而退萬,碰壁其庶幾乎。即以名集,用自賞焉。碰壁齋主記。
異鄉(xiāng)集·序
異鄉(xiāng)者何,不在其本鄉(xiāng)也。其人不在,其心亦不在也。茍心之在也,異地盡可為故國。茍心之不在也,故土亦何以異乎他方。今我人則已,我心果不在也。我心之終不在也,則宙宇之茫茫,亦何莫非其異鄉(xiāng)。斯以名集乎,名吾心爾。碰壁齋醉書于零九年三月二十